书城管理每天学点销售学全集
45167300000177

第177章 不要原地踏步

哲人说,通向成功的路其实很短,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推销人员,尤其年轻的推销人员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重视销售业绩,而不注意工作中其他方面的修养,结果在销售队伍混迹多年仍只是一位普通的销售人员,职业生涯原地踏步。以下叙述的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职业生涯轨迹。而你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呢?

(1)原地踏步:灰暗的人生

他刚参加工作时是位销售高手,业绩骄人,拿得业绩奖励在同级别的销售员中是领先的。但他不久发现其他业绩不如自己的甚至是业绩二流的销售人员却晋升到领导自己的管理岗位上,而自己无论业绩如何好,拿的奖励如何高,就是不如居于这些管理岗位上的上司拿的综合奖励高。于是他开始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并产生种种揣测,他们和某某领导有关系,他们会拍领导的马屁。他们凭什么管理自己?他不服气,甚至开始发难,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与自己的直接上司作对上,接下来他的销售业绩开始下降。这样一来,他这位销售高手的命运可想而知。他愤愤然辞职,怀着新的希望加盟到另一个企业组织,又从零开始干起销售,自己原先的积累,除了销售经验打了一个大折扣后留存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包裹里,其余的统统化为乌有。于是他在新的销售岗位上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征程。他没有悟出自己在原单位失败的主观原因,在原有的思想观念支配下开始新的工作,结果他重蹈覆辙。

他这样反复折腾了几个单位后,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了,甚至找个工作都很困难,因为这世界圈子很小,尤其同一行当的圈子更小,当他先后到几家新的单位应聘时,发现新的单位销售主管有些甚至比他应聘的岗位高出许多级别的主管都是他原来的同事或曾经接触过,有的还是他带过的小徒弟。正是这些主管对他有所了解,所以他的面试一次次失败。他开始抱怨这些人不念旧情,但这些抱怨对他自己找工作又有何益处?

他也曾经到了几家没有认识自己的人的单位去应聘,那些坐在掌握着他饭碗的岗位上的主管们,尽管比起他属于“嘴上没毛”者,但依旧傲慢地把他上下打量一番后,开始了疑惑的甚至是挑剔的下意识中就不想录用他,因为坐在这些主管岗位上的人与他素不相识,只能按一般常理去推测:“您老这么大年龄还在寻找这么基础的具体工作,而且还跳槽N次,每次都是做重复的最基层的销售员工作?”

此时,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人生的失意、失落、失败,灰暗的前景时刻袭染着他的心灵,逐渐染就了自己灰暗的人生。此时,他回首早期骄傲于同事的业绩,仿佛只是遥远的蜃楼,或者那时心中的希望好像是发生在他人身上。

他至今也许还不明白,最初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处于同一人生起跑线上开始人生跋涉,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为什么那些还不如自己的人会超过自己呢?甚至成为年薪丰厚的总裁级人物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只若有所悟——命运如此。

(2)主宰命运,青云直上

程辉刚参加工作时也是做销售工作,业绩虽不算特别突出,但一直在单位算中上等水平,一做就是3年。但程辉在做好销售工作的时候,经常积极地做客户访问笔记,每天把客户的意见记录下来,并在后面附上自己的意见看法,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把这些问题和意见形成书面的报告,呈给自己的直接上司。每次集会发言程辉不仅见解与众不同,而且有理有据,在做好销售工作的同时,还主动帮助上司和周围的同事干活,尤其经常做自己团队中的事务性工作,上司有时也很自然地把这些活派给他做。有些好心的同事就劝他。这又不是你分内的工作,做了不仅没有收益,还影响你的销售收入。

可程辉并不太介意,继续学他的雷锋,做他的好事,而且在交流销售心得时还主动把自己的经验招数拿出来与大家共享,这在别人看来是傻子举动。期间公司业绩虽有一定波动,但他一直坚持下来,后来他的上司因外部机遇调走了,而他因资格老而且原上司的极力推荐和大家的良好的口碑自然接替了原上司的工作。当然后来程辉也遇到过一位脾气不好、毛病比较突出的上司,而他没有抱怨,从来不在人前议论上司的不是,而是积极默默地配合上司的工作。这位上司后来因群众意见大、队伍不稳定、业绩上不去被企业辞退,程辉自然晋升接替这个位子。

程辉在工作中也有过外部的机遇,也曾经调动过工作,但他的调动不是简单的因挣钱多而跳槽,更多是看重发展机遇,是职务上晋升。就这样程辉在大学毕业工作8年后的刚刚而立之年便升任某一颇具规模的公司的副总裁,主管业务市场工作,年薪也以数十万计。在猎头公司的眼里程辉更是一位价值不菲“奇货”,而当年那些认为他比较傻的“精明”之人大多还都在第一线做“资深”销售代表,原地踏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资深”销售代表作为基层员工,其竞争优势正逐渐让位于更年轻的员工。

(3)如何“干上去”,避免原地踏步

上述的故事告诉我们,销售人员的业绩是一步步干上去的。作为销售人员要想“干上去”,成长到职场的高端,应做到以下七要七不要:

第一,要为事业发展而跳槽,而不要轻易为暂时的高收入诱惑而跳槽。销售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其原因就是冲着销售提成高而流动,殊不知,销售提成高后面隐藏着许多风险。因为任何公司组织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或听到的感觉中的那么好。一旦感觉不好就想着要逃避,频繁地开始自己职场生涯中的平移工作,走马灯似的几番跳槽后,自己除了年龄成了职场中的老人外,其他一切的积累与年轻人无异,甚至同年轻人的零数相比自己是负数,当然在与年轻人的同台竞技中也就没有优势了。而成功的跳槽应是为事业发展而跳槽,包括职务的升迁、视野的开阔、难得的锻炼机遇、学习机会以及成长的空间等等。

第二,要为组织奉献才智和力量,主动做一些与自己销售无关的组织事务工作,不要因为与自己业务无关而袖手旁观。许多年轻销售人员,只盯着自己的销售业绩,组织中的许多事务性工作视而不见,甚至有时上司安排自己做都向后撤,有时也做了,但向上司讨价还价,舍不得多余的点滴付出,这样的员工只对钱有感情,而对工作,对所在的集体组织没有感情。试想自己对企业组织都没有感情和付出,企业组织能给你什么回报呢?

第三,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与同事们一块分享,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藏着掩着。不少这样的一线销售人员,尤其年轻的销售人员,业绩做得很好,一旦上司要他们介绍经验,立即就三缄其口,要么就是轻描淡写应付一番,搞得上司好不尴尬,其实有时上司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整个组织的业务能力,也是想树立其在组织中的威信与影响力,可他这样做的结果岂不是自弃行为。

第四,要把问题和建议积极地善意地提交上司,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而不要喋喋不休的消极抱怨。任何公司和公司的产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即使世界最知名的品牌公司和其产品也不例外,而这些知名的商号就是在持续性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中产品日益精美,公司日益成长,而解决问题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则是靠公司里的许多员工积极的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抱怨,抱怨只有负面作用。

第五,要拿自己该拿的钱,不明不白的钱一分不要。有些销售人员在业务往来中禁不住利益的诱惑,往往私拿回扣,甚至重要岗位的销售人员,拿组织的资源做交换。这样的员工哪家老板敢用?有时,市场上的朋友一起闲聊,有的还后悔当初在某某公司做销售员没有捞一把,而某某都捞了不少,因此某某从此发达了等等;也有的朋友聊到有人因做业务员时捞钱失手,被除名等等。这些只是从事件的结果看问题,没有认识到这些行为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没有从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高度去认识,没有想到健康的职业生涯本身就是自己生活和生命的重要色彩。

第六,要心态放平稳、屁股坐正,不要偏向任何一方,包括偏向自己的公司。因销售人员,直接接触客户和合作的各方,这些都是与公司组织利益密切相关的,当然也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联,如果销售人员的职业意识不强和职业道德欠锤炼的话,面对利益的诱惑会做出损害某一方利益的事情,包括损害自己的企业、损害客户、损害合作方的利益,当然最终自己的利益也会受损。所以作为销售人员必须屁股坐正了,心态放平稳了,然后方能做好事情。

第七,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合理的特殊需求敢于打破常规、先斩后奏,而不要一味墨守陈规,这是最难做到的一条。任何销售制度在它制订出来的同时就意味着是过去时,而现实中的客户需求变化却是随时进行的,一线销售人员只会拿死的制度套丰富多彩的现实肯定有被动的时候。

有这样的一则故事: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年轻时代曾做过铁路公司的电报员,一次假日里轮到他值班,突然来了一封紧急电报,其内容是附近铁路上有一列火车车头出轨,要求调度各班列车改换轨道,以免发生撞车事故。由于是假日,卡耐基怎么也寻找不到可以下达命令的上司,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而一班载满乘客的列车正急速驶向出事地点。卡耐基不得已,只好冒充上司的名义下达命令给列车司机,调度他立即改换轨道,从而避开了一场伤亡惨剧。按规定,电报员擅自冒用上级名义发报,唯一的处分就是立即撤职。第二天,上司当着卡耐基的面,将他递过来的辞呈撕碎,拍拍卡耐基的肩头说:“记住,这世界上有两种人永远原地踏步:一种是不肯听命行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只听命行事的人。幸好你不是这两种人的其中一种。”

作为一线的销售人员在一线销售时经常会遇到像卡耐基遇到的上述问题一样,有些员工明知销售制度不合常理,但面对客户合理的正当需求能够满足,却害怕制度处罚到自己而不敢去满足,这是害怕担责任的怯懦的表现,是对客户、对企业组织不负责任的表现。像这种害怕担责任的销售人员就是那种“只听命行事的人”,这样的销售人员只能“永远在原地踏步”。

销售金言

原地踏步的人是可悲的,原地踏步的态度更是可耻的。作为一个销售人员,绝对不能原地踏步,销售人员不可能让自己马上变成优秀的,但是他至少可以做到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那么这样的销售人员迟早会成为优秀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