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要能读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才不会陷入只背诵词章大句而不明书中真理的境地;一个最擅长观察事物的人,必须把全部精神都注入事物当中,跟事物结合成一体,才不至于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形迹而不明白真相。
应该说,《菜根谭》的这段话给我们揭示了一种读书求学的好方法。的确,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读的表面,还应当善于读,真正掌握书本的知识。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开风气之先而且成就卓著。即便在读书方法上也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在《又答王庠书》中答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从古到今,影响深远,这就是多遍读书法。
苏轼在信叶,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这种定向专一、反复整取的阅读模式,就是多遍阅读法。因为它是一个模式:带着A目标读第一遍,带着B目标读第二遍,带着C目标读第三遍,带着D目标读第四遍……苏轼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他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运用此法去读一篇文章,比读一本书就容易多了。
苏轼在信末说:“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意思是,远不是速成的方法,是十分可笑的。有人恐怕会把苏轼的谦虚当作浅陋,自以为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何必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呢?殊不知贪多求快乃生性浮躁,涉猎虽广却是过眼烟云。所以多遍阅读,则可以避免做这样的无用功。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一批知名作家都是经过长期的文学准备而后步入文坛的,他们从孩提时代起就逐步打下深厚的文学基础。鲁迅、郭沫若是这样,茅盾也是这样。
如何阅读文学名著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茅盾在《杂谈文学修养》中建议,读名著起码“读三遍”。第一遍是粗读,快读。“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主要引起“情感上受感动”;第二遍是慢读,细细咀嚼,注意篇章结构;第三遍是精读,要一段一段地读,注意炼句炼字。后两遍要让理智活动起来,不仅要分析技巧,而且要“想到作者的思想,要看到作者在这篇里写的是什么社会问题,写了哪几个典型人物,再想想他用怎样的形象表现出来”。同时,还应以社会科学书籍参照来读,比如“托尔斯泰善写俄国的农民,所以我们最好能找一本讲俄国农民的书来读。”
此外,茅盾还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
苏步青也是这样一种学习方法的提倡者。苏步青在中学时,用《左传》笔法写了一篇作文,老师起初不相信是他写的,可苏步青却说:“我能背诵《左传》。”于是,老师挑一篇让他背,他很快就背出来了。可见苏步青的古诗文写得好,是与他阅读背诵中国古典文学优秀作品分不开的。
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我过去念过一本书或阅读一篇论文,从来没有念过一遍就让它过去的。要么不念,要念就念个透……每次念的时候总觉得比前一次有新的体会。”他自述:“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的。我最喜欢《聊斋》,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了。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在边读边想中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习题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了,读精了。”
以613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谭曙光提倡一种“五遍读书法”。这“五遍”是:
第一遍,是指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本上的内容预习一遍。只需粗略地看一遍,了解一下大致讲些什么就行了,不必逐字逐句地细看,也不要求把内容全吃透。
第二遍,是指上课完了后,把老师讲过的书上的内容复习一遍。这时就需要认真仔细地看了。要边看边想,力求把内容吃透。看书过程中应不断向自己发问,多想想为什么,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万一有些地方一时不太明白,可暂时放下先看后面的,过一阵子再回过头来思索,往往就能明白了。
第三遍,是当书上的每一章讲完之后,从头到尾把它仔细看一遍。对定义概念加深记忆,对定理推论看看它们是怎样证明的。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讲完之后,把整本书再读一遍。不要求太仔细,主要是列个表,将各章知识整理一下,找出它们的脉络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对全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当考试前几天,花一些时间把书粗略地翻一遍,看看其中的概念性的东西,与笔记相配合,看一看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当然是一种泛指,强调书要多看,看熟,并非真的要看百遍。其实,不要说百遍,如果能够像谭曙光所言老老实实看上五遍,也一定会见些成效的。
经常温习旧的知识也是一种好方法,因为温习旧的知识,能从中得出新的体会和见解。“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温故即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使之不忘;而从这些旧的知识中获得新的知识或见解,则谓之知新。“温故”是“知新”的基础和前提,而“知新”则是“温故”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温故的重要目的之一。“温故”而能“知新”,是因为新知识的理解、接纳,取决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即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策略。而学习者的认识发展水平则是由于对已学习的内容及方法进行加工的程度。另外,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各种知识有着自己的架构体系和不同的层次水平,新知识必须建立在旧知识之上。
温故可以加深了解和掌握原有的知识,并提高到新的高度,扩大知识量,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此造成学习上的迁移,这样即可谓之“知新”。
温故知新中的迁移表现为思维通达,思路辐射广,触类旁通,利于学习者的思维品质的提高。一旦学习者离开原有的知识经验或方法,对原有知识不“温故”,而一味追求新知识新能力,就违背“温故知新”的学习基本原则,造成知识量的不足,学习不能深入,难于理解和认知水平局限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只温习旧的知识,没有创新的目的,则也只能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
在实际学习研究实践中,既要重视“知新”,也要重视“温故”,为“知新”而“温故”,在“温故”基础上“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