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孙子兵法
45166100000050

第50章 黄天荡之战

南宋年间,金兵南下侵扰,赶到明州海边,一路上不断遭到百姓组织起来的义军的袭击。金将兀术考虑到长江沿岸还驻着宋军的大批人马,不敢久留,带领金兵抢掠了一阵以后,就向北方退兵。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兀术将宋高宗追上,率军焚烧了临安城(今浙江杭州)后向北退回。行前,纵兵大掠,因满载掳掠辎重不能陆行,于是选择了从秀州(今浙江嘉兴)、平江(今江苏苏州)、常州 (今江苏)沿运河而行。三月丁巳,金军至镇江(今江苏),被浙西制置使韩世忠阻挡。韩世忠原先驻军秀州青龙镇、江湾(今上海境内)一带,闻兀术已赴平江,于是移师镇江等候兀术。韩世忠是主张抗金的将领,他对金兵的侵略暴行十分气愤,决心趁金兵北撤的时候,狠狠阻击。

金兵到了以后,韩世忠率领兵士8000人驻扎在焦峙(今江苏镇江北焦山)。兀术到了江边,打听到韩世忠不放他们过江,就派使者到宋营下了战书,准备和宋军一决生死。韩世忠跟兀术约定了决战的日期。金兵有10万人,宋军总共才 8000人,双方兵力悬殊很大。韩世忠清楚,要打赢这场仗,只有依靠士气。决战的时刻到了,韩世忠和夫人披挂上阵,将士见主帅夫人上阵助战,士气顿时高涨。一场战斗下来,金兵被杀伤的数不胜数,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也被宋军活捉了。

兀术又派出使者到宋营,表示愿意把从江南抢来的财物全部还给宋军,只求让他们渡江,韩世忠不答应。兀术又提出把他带来的一匹名马献给韩世忠,也被韩拒绝。兀术不能过江,只好带着金兵乘船退到黄天荡(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哪里知道黄天荡是一条死港,船驶进那里,找不到出路。正在为难之际,有人献计说:“这里原来有一条河道,可以直达建康,只是现在堵塞不通,如果兵士能将它开凿出来,就可以逃过宋军的追击了。”兀术立刻命令金兵开挖河道。金兵人多,挖了整整一夜,就开凿了一条25公里长的水道。兀术赶忙指挥金兵沿水道逃到建康,不料半路上又遇到宋将岳飞的堵截,不得已又退回黄天荡。

金兵在黄天荡被宋军围困了48天,将士们叫苦连天。四月,福建人王某经不住兀术的悬赏,向他献计说:“舟中载土,上铺平板,穴船板以棹桨,待无风时出击。韩世忠的海船庞大,无风不能动,可以用火箭射击,将他打败。”兀术依计而行,宋军大败,韩世忠只好乘小船退回到镇江。

兀术摆脱韩世忠的阻击,带兵回到建康,又大肆抢掠了一番,准备撤回北方。到了静安镇(今江苏江宁西北),又遭到了岳飞军的袭击,被杀得一败涂地,狼狈逃窜。岳飞赶走金兵,收复了建康。金军吃了苦头,从此再也不敢轻易渡江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和半壁江山得以保全。

从黄天荡的战例上,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金兀术失败首先是因为他兵陷于《孙子兵法》所说的“绝地”之中,选择与宋军决战就是一个大错误。金兵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在镇江与江南士兵水战,实在是自不量力,镇江亦可以算是沼泽连绵的“圮地”。金军北撤因遭江南军民抗击,自然士气低迷,而韩世忠军队严阵以待,更有梁红玉击鼓助威,士气大振。孙子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这句话对金兵来说,是他们所不理解的,所以,金军在镇江大败,也是理所当然的。

黄天荡对金兀术来说是死地。照常理,宋军获胜是天经地义的。但韩世忠也没有考虑到“九变之术的不利”,所以当金军采取火攻之术时,战舰尽被焚烧,损失惨重,这是他始料不及的。由此可见,《孙子兵法》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则患可解也”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