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山海经(第六卷)
45163400000014

第14章 燧人钻木取火带来光明

在上古洪荒时期,人们吃东西都是生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所以人们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天上有个大神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于是他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

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

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个东西一点也不可怕,它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这个发亮的东西的可贵,将它取名为“火”。并且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

有一天,值夜看管火种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大神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

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年轻人看到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感到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

这棵遂木树真是异常之大,它的树枝很高很长,仅仅树冠就遮天蔽日,伸展到了看不到的地方,而且整个大树看起来,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

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即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给他取名为“燧人”,尊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据战国思想家韩非子的《韩非子·五蠹》记载: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

燧人不仅发明了“钻木取火”,还发明了“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

结绳记事。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会被忘记了。燧人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

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燧人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

为禽兽命名。在燧人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做“虫”。燧人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

立传教之台。燧人为了向人们传授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他们聚集的地方筑了个土台,称作“传教台”。燧人时常站在台上为大家讲演,告诉人们在饥饿的时候如何用火来烧烤食物,寒冷的时候如何用火来取暖,打猎的时候如何用火来攻击猎物,遇见猛兽袭击时如何用火来把它吓跑。

后来,燧人为了让天下黎民百姓都能学会取火、用火,又派明由、必育、陨丘、成博四位精明能干的部下到边远地区传教。

燧人为治理天下,传火、用火,积劳成疾,不幸暴死在传教台上。他临死前说:“我生前在这里传教,死后将我埋在这里,让圣火一代代传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遵嘱将他葬在了那高高的传教台上。

燧人发明了人工取火,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开启了华夏文明,代表的是一种人类的智慧、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文明的发展,后世为了纪念燧人,称之为“火祖”,在《尚书大传》和汉代人班固的《白虎通义》等文献中奉他为“三皇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