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预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像是影视剧导演编写脚本一般,教师事前备课功夫的优劣会直接导致具体操作过程的成与败。不管教学如何改革,备课环节是不应该被弱化的。课堂需要即兴发挥,但同样也需要有效的预设,所以,教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努力提升备课的境界。
新的课程理念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生机,教师在这样的理念下,其扮演的角色以及教学方式也应发生改变,教师的备课内容也应有所变革。那么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呢?
(1)备学生的心智水平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应对学生进行研究,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以及认知的状况。要将“倘若我是学生”作为自己备课的警醒语。备学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备课要备到“点子”上。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智力状况和生活积累情况。二是备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备课,清楚学生的兴奋点在哪里,让教学更加亲切地走进学生。
(2)备教具的使用策略
教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教具的使用也存在一个怎么用、如何用好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由于对使用的教具不熟悉,上课时手忙脚乱,既影响了课堂气氛,又耽误了时间;有的教师由于教具摆放位置不当,使学生过早地看见,待使用时,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或用完随意一放,分散了学生继续学习其他内容的注意力。有些教师在使用教具演示的时候时间过短,还未等学生看清楚就将教具收起来了,会使学生感到不满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或演示时间过长,无意中占去了不少学习时间等。总之,教具应用得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则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需要认真地备好教具:一是熟练掌握所用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多媒体软件,对操作程序、使用方法要了然于心,做到操纵自如;二是需要对教具的使用目的进行明确,要考虑使用教具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任务,使之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三是制定好教具的使用时机和演示的时间,做到方式合情,时间合理,时机适当,用量适度;四是将教具的位置摆放好,使之该出现的时候再出现。
(3)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究竟怎样挖掘和利用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第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反复认识、全面领悟的基础之上,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把握,使教学的内容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体系,令知识的发现过程问题化。第二,教师还应该敢于超越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可以对教材里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大胆批判,可以对教材的顺序进行大胆调整,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一个台阶,一个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确立教学的目标、重点以及难点,要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
(4)备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堂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过去,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知识目标这一维度上,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这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强调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这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一个整体,如同立方体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关系一样,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正确的把握,重视目标的整合,在三维目标当中,过程和方法是主轴,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应该体现在这个过程当中,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应该去刻意和直接追求,它是隐含和糅合在前两个维度实现的过程当中的。
(5)备教学情景的创设
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以十分鲜明的形象对学生感知的真切性进行强化,以真切的情感将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以广远的意境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是多样的,如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教学意境的创设切忌故弄玄虚、牵强附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内容。
(6)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想令教学有序、有效地展开,必须要对教学过程的构建加以重视。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变程序式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构建,其次要遵循的是教材的实际和教学心理发展的特点,不同的教材内容,呈现的形式以及所采取的教学程序也是不同的。例如:“情境—活动—体验”“问题—讨论—总结”“自择—自悟—交流”等,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优越性。无论采取何种程序,都要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教学过程是个动态过程,它常常需要调整和变化。
(7)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提问、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对于学习方式的选择。我们说“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能将其理解成教学模式。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体考虑又要分开考虑,既要贯穿全篇,也要体现在某个环节上,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例如合作学习,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来合作,那些简单的,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合作的必要。又比如自主学习,这个自主是在老师主导的前提之下。教师要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备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自觉地生成、选择学习方式,因为在备课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预测到,但学生活动实质和展现的方式却不能预测到,这还要靠在实际教学中临场的监测和调控,及时调整策略。
(8)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课堂教学里没有问题就没有生命力。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虽然不赞成教师的串问,但也不能将教师的问一举否定。教师的问要问得关键,问得得法,问得有价值。教师要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来问,鼓励学生大胆地问,因此教师要尽量少问。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性、层次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艺术性。备学生的问题是现在教学中最难的,因为学生究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确定的。问题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进行预测是凭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凭教师的教学经验,凭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就是说要做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的问题和学生提问的问题往往不是一回事。教师除了必要的几个问题之外,不要把自己准备的其他问题强加给学生。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因此还需要由学生来自己解决,那些出乎意料的师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在课后再解决。
(9)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应该是教师、载体(文本、媒体、景观、实物)、学生的对话过程,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学习活动分为内隐的和外显的两种活动:像思维想象、自我对话、师生的情态对话等都属于内隐的;而谈话式、问答式、品读式、讨论式、合作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观察式等,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听、说、读、写、算、问、画、演、唱则包含在外显的范畴内。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呢?最主要的还是要根据教学的目标,针对教学的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巧妙地安排。教学活动要有设计但不拘泥于设计,教师要有应变的能力,这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建议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参与到自主活动的设计中,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条件以及资料等。
(10)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基本上都是将一本教材、一册参考书和一个课堂当成课堂教学里的唯一资源,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生生同书本、师师同教案、校校同结果。教学课堂中呈现出一种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的“惨状”。我们的教学严重地脱离了自然、社会以及学生的实际。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内容的选择、学习的方式等。教师应当充分地开发和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仅要备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还要备知识点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仅要备书本这些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即“超文本”材料;不仅要备书本知识,还要备教师经验性知识、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材上预设的结论性、事实性知识,更要重视复杂多变的课堂上师生积极探究而生成的新知识。教师应当擅长筛癣辨识、整合、汲取和优化资源,令课堂教学既有效度,同时也富有广度和深度。
(11)备教学语言的优化
所谓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开拓学生事业,指导学生探究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语言精心设计,使之富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教师要精心准备好五种课堂教学语言:其一,设计好激情诱趣的“入课语”;其二,设计好启发思维的“设问语”;其三,设计好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其四,设计好点拨解惑的“讲解语”;其五,设计好画龙点睛的“总结语”。教师课堂的语言也包括板书,板书是教案内容的浓缩,是将教师精心构思的教学思路直观地呈现在黑板之上。好的板书应具有符合“这一篇”的独特个性;具有符合学生思维、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的针对性;具有启发性功能,能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视觉上的美感。对于板书的设计,要求简洁、新颖、书写工整、布局美观。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设计自己的体态语言,使之成为辅助教学的力量。
(12)备学科作业的设计
学生的作业,是教学的重要反馈形式,教师备作业应当做到“三个清楚”“两个注重”“两个指导”“两个注意”“一个知道”。三个清楚:一弄清楚作业的训练意图,训练目的。二弄清楚作业在内容上的广度与深度。比如答题,需要回答出几个方面的内容,回答到什么程度。三弄清楚作业的格式要求。两个注重:注重布置“以少胜多”的作业,注重给学生留含金量高的作业。两个指导:备如何指导作业中的难点;备如何指导后进生。两个注意:注意将作业中的有关思考与练习题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以前的同类作业比较异同,使作业发挥巩固、发展学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一个知道:要知道学生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作业,注意分量适当,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当然,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从作业的载体看,有纸笔作业、口头作业、电声作业、音像作业、网络作业;从作业的内容看,有积累巩固性作业、实验操作性作业、演说交际性作业、品味鉴赏性作业、采集编创性作业、调研探究性作业、考察体验性作业、问题争辩性作业;从作业完成的方式上来看,分为独立作业和合作作业两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作业的设计有价值、有意义、有效果。
总之,要提高教师课堂效率就要好好备课,而备课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学习新的理念,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可行的教学策略,合理应对学生提出的各个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灵活贯通,更好地实施教学。
(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