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学习是教师或者校长专业成长的“保鲜剂”。
英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怡情也,最见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可见读书之诸多好处,尤其是读那些名人名著,就仿佛是和历史上最杰出的先贤智者相交。要想读好相关的有字之书和实践这本无字之书,我们就必须学会善于定向、定时地结合自身实际并切合本职工作去阅读、带着具体问题去阅读、以研究的态度去阅读,更应该把阅读与学习看成是自己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当成是自己发展的动力,自觉地从书中实现职业价值的积累与提升。
身为一名教师抑或校长如果没有自己的“书巢”,犹如没有了自己的家一样,就会心神无所安。而《教育文摘周报》的“书林风萃”恰恰给我们提供了“筑巢”所必需的根基之本。
这里不仅有具备历史眼光,鉴往知来的教育史书,更有教育大师的经典专著;不仅有教育专家的教学实录,还有中西方教育文化的比较和经典的介绍;不仅有阅读写作学等相关学科的著作,也有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本和注本的推介……真可谓林林总总、美不胜收。
黄山谷曾经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这些教书的人要在讲台上直挺挺地站着,肚子里却没有一点儿书撑着,是不行的。
故此,在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利用职务(校长)之便给每一位教师提供一本书,并提出相关的刚性要求,以促进教师不断地学习与成长。
我相继给教师推荐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和《陶行知教育名篇》、《和教师的谈话》(以上图书都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等书籍,使得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人性文化的感触力都大有提升,收效明显。
曾有名人描述过读书治学的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不可不读,任何人都应该尽力在书海中获得人生的最大快乐。试想,倘若世界上没有出版物,人类的思想得不到传播,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反正,我能说的都说了,读不读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汪振德)
教师这一职业并不是不可想象的“崇高”和“伟大”,其实它是最“简单”、最“朴实”的。对教师职业的价值,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体会。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的价值所在,以最真诚的、最朴实的心去爱自己的职业,在职业中感悟生命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