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45161200000234

第234章 改变鸵鸟心态

当一只鸵鸟碰到一只狮子时,鸵鸟会本能地逃跑,但是当被追得难以逃脱时,就会将头埋进沙子里,最后这只鸵鸟的命运可想而知。鸵鸟的速度,可达时速70~80千米(逃命时更快),狮子的时速可达80千米,但是鸵鸟可以70~80千米之时速持续奔跑30分钟,但狮子却只能维持几分种就累了。鸵鸟的前爪强壮而锋利,必要时能把狮子杀死。可是鸵鸟往往忘了它自己的优点,选择了逃避,也选择了死亡。

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有许多人在碰到困难、碰到挫折、碰到棘手的问题,碰到不如意的事情,碰到环境改变时,往往如同鸵鸟一样习惯性地将头埋进沙子里,选择逃避,眼不见为净。结果呢?困难、挫折、问题、不如意的环境都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有任何改变,甚至会变得更糟,难以收拾。

职场上具有“鸵鸟心态”的人比比皆是。有“鸵鸟心态”的职场普通人往往表现为“拿不起来放不下”“患得患失”……而居领导职务的人则表现得更加不尽如人意,“得则猖狂,失则气馁”“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有“鸵鸟心态”的人,通常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担当责任,平常谈起什么总是头头是道,临到实际操作时往往前怕狼、后怕虎。有“鸵鸟心态”的职场中人稍遇挫折,就容易怨天尤人,与人交恶。

世界上很难有几件事情完全顺利,人生不如意的事时有发生。其过程中常有预料不到的困难、挫折必须要去克服,许多艰辛问题必须要去面对,反倒是常碰到勉强展开、草草收场的情形。大部分的人都会就此罢手,放弃让贤,事实上这种地方是胜负的关键处。“唉!不行啦1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运到来。

成功者敢于面对问题,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环境的改变,越挫越勇。失败者选择逃避,选择当鸵鸟,这些就是少数的成功者与多数的失败者在成就上为什么天差地远。

日本象棋第15代名人大山康晴曾说过:“当你认为已经必死无疑了,却经常有起死回生的情形出现。”因此一直到最后关头都不要轻言放弃,在黑暗之中力求寻觅一线曙光的机会。他曾说出一段亲身体验:

照相机闪光灯的闪烁和声响,使已经明白战败的我,重燃起一股奋战到底的勇气,究竟为什么我也已不曾记得了。我咬紧嘴唇,心想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时闻最后只剩下一个多小时,在专家看来此局胜负已成定势,休息室的观众大多也判定“大山败北”,只有我还在埋头苦干。我此时反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自己是否能战胜自己……我可以感觉到旁观者都认为我输定了。

观战者愈来愈多的窃窃私语都在谈论着:“大山这家伙怎么还不投降!”但是我的敌人是自己,高岛八段一轮猛烈无比的进攻我都咬紧牙关硬撑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高岛八段的一连串攻击似乎未见成效,而在强烈的攻击中也忽略了许多不起眼的要点,最后在疲劳的拖累下,他开始显得焦躁不安。

反正我是输定了,我想。在长时间的焦躁情绪中,高岛终于犯下大错。在残余的时间内两人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面。

最后,高岛终于弃子认输了。

本来是一面倒的局势,却因为采取哀兵之姿,坚持到了最后关头,终于反败为胜。当时的大山与其说是因赢得胜利而高兴,倒不如说是因为战胜自己而雀跃不已。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急进、求快的心理,否则容易变成欲速则不达。相反,坚持到了最后关头,就算不成功也是虽败犹荣。

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难免要面对一些改变,因为公司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大环境。如果公司也是“鸵鸟心态”,不做改变,只有走向被新环境淹没的命运。

昭和四年,日本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恐慌。工厂接二连三裁员倒闭,劳资纠纷不断发生。

松下电器自然也受到经济衰退的波及。原本因为国际牌电灯的快速畅销,在不断扩展事务所的情形下员工人数激增,已超过300人,但在不景气的狂风吹袭下,销售量锐减,库存已到了满山满谷的地步。这时松下又因病住院,公司交由义弟井植看管。井植等决策阶层在董事会议中都认为,要想渡过这个难关,除了大量裁员之外别无他策,既然销售量减少到以往的1/2,那么只有裁去现有员工的1/2以维持公司生存。

但是松下对此提议大加反对,在不服输的精神感召下,他毅然决定采取缩短工时数的策略。“如果每位员工的工作时数减半,则生产量自然只剩下以往生产额的1/2,但是每个人都还可以保有工作。希望每一位员工把剩下的半天时间用在推广产品销售的工作中,以解决存货的过度积压。”由于每个人都可以继续放心工作,并且收入还有保障,因此全体员工都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开始为了公司的前景而努力。结果在极短的时间内,库存商品销售一空,自然大家又重回岗位上致力生产,终使松下企业转危为安。之后还向合成树脂业进军,并开发收音机的生产,奠定了后来松下企业发展的基矗

如何克服“鸵鸟心态”呢?勇于面对现实、敢于承认不足、认真学习新事物、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社会交往面……都是不错的方法。

想与做的智慧

碰到困难,碰到挫折,碰到棘手的问题,碰到不如意的事情,碰到环境改变时,切勿心生怯意,意图逃脱,应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将逆境用来激发潜力,养成面对问题的习惯,就会有扭转乾坤、转危为安的情形,成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