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45161200000222

第222章 自我暗示会改变人的一生

来自前苏联的报道,有一个在储存冷藏食物的冰库工作的人,有一晚他离开冰库的时间迟了,结果就被锁在冰库内。第二天早上,有人发现了这个人的尸体,他的死状和冻死的人没区别。但是,那晚冰库根本没开制冷,他是被自己“冷”的心理暗示杀死的。又如,一个美国电气工人,在一个周围布满高压电器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他虽然采取了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触电,但心里始终有一种恐惧,害怕遭高压电击而送命。有一天他在工作台上碰到了一根电线,立即倒地而死,身上表现出触电致死者的一切症状。但是法医在验尸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工人虽然表现出被电死的症状,但经检验,他的身体根本没受到任何电流的伤害。那根电线是封皮的,也不可能漏电,他是被自己害怕触电的自我暗示杀死的。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他的思想、行为与自己的意愿相符合。暗示分为他人暗示、自我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言语暗示等。从作用上讲,有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之分。如孩子上床睡觉前,母亲关照他:“玩了一天,当心尿床。”果然被母亲说中了。这属于消极的言语暗示。有个人特别怕下水井的盖子,生怕掉下去。后来心理指导者让他在接近井盖时用“男子汉区区井盖何以害怕!”的话语鼓励自己,然后站在井盖上讲10遍,跳10次,结果这种紧张消失了。这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对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二战前苏联一位天才的演员N。H。毕甫佐夫,平时老是口吃,但是当他演出时克服了这个缺陷。所用的办法就是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在舞台上讲话和做动作的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个人——剧中的角色,这个人是不口吃的。

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一个人可以突然变得耳聋眼瞎。这种视力的丧失不是因为视神经受损,而仅仅是由于大脑管理视觉的那个区域的机能受到扰乱。这种病人的治疗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

当我们要参加某种活动前或面临竞争之时,注意不要受到消极的环境暗示、言语暗示和他人的行为暗示,而应适当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产生勇气,产生自信,争取意想不到的效果。

《世说新语·假谲》篇有一个故事。曹操领兵出征,走错了路,找不到水。士兵们渴得似乎嗓子冒烟了,曹操看到这种情况,便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前面就是一片梅林。士兵们一听,想到梅子的酸味,顿时流出了口水,也不感到口渴了。于是队伍继续向前,一口气又走了几十里路,找到了水源。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望梅止渴”故事。曹操利用言语暗示的作用,收到了止渴的效果,这在心理学上属于“他人暗示”。炎夏季节,当你口渴得厉害,想到前面就能买到酸梅汤,也能起到缓解口渴的作用,这在心理学上属于“自我暗示”。

为什么通过言语的自我暗示,就能起到安定情绪等作用呢?这是因为,言语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一定的外界事物和生活现象的代表。例如“酸梅”这个词,代表着生长在树上的酸的梅子。吃酸梅会流口水,这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本能,巴甫洛夫称之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而听到、见到“酸梅”这个词也会流口水,则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这就是用言语自我暗示,影响生理功能而起到治疗作用的科学依据。

自我暗示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调整方法,具有下列心理效应:

第一,镇定作用。人的心理十分复杂,经常要受外界情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对抗、竞争的条件下,对手创造一个好成绩,或工作做到你前面去了,会造成你的内心紧张。本来你完全有实力超过他,因为心理上的紧张,反而束缚了你的潜在能力的发挥。自我暗示在这时就能起到排除杂念、稳定情绪的作用。

第二,集中作用。这同镇定作用密切相关。一件事情,尤其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的成功,总是离不开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缺乏心理训练的人,常常是到了注意力应该高度集中的时候,却出现心猿意马的情况。

第三,提醒作用。一位大文豪说,当你想和别人吵架,并准备好某些词语时,请你在嘴里默念:“我一定不要让这些词语出口!”只要这样做,大多是吵不起来的,这也是一种自我暗示的方法,它可以提醒人们不去做某种事情。另外,当你准备做某件事情,而出现心理障碍如胆怯、紧张时,自我暗示也能起到强化的作用。

想与做的智慧

自我暗示的用处很多,范围也很广,只是开始时,往往效果不明显,这不奇怪。人的心理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以途远而怯之,不以效微而废之,日久天长,自我暗示一定能成为我们进行心理调整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