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45161200000189

第189章 学会质疑,思想更锋利

要解决任何一件事情,首先就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解绝不了问题,而是发现不了问题。

“质疑”是什么?是人类头脑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当然需要一个行为的主体。从“质疑”这种行为的存在,便能够推断出“正在质疑的我”这种主体的存在;而“质疑”就是思考、思索。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有句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做学问要有一点儿质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哥白尼之所以在科学史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创立地动学说,就是从质疑托勒密的天动学说开始的。王志刚先生在《质疑与学问》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治学要有质疑精神这一论断。因质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因辨别而创新。没有质疑精神就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也就谈不上创新能力。人们不会相信一个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会有创新能力。

可是要质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哥白尼就是一个敢于质疑的天才,以严肃的态度去思考当时天文学的问题。套用他自己的话,他总觉得当时盛行的“天体运行”理论不太对劲。他写道:“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天文学传统中的困惑。造物主这个最有系统的绝佳‘艺术家’,为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但我对于哲学家至今仍无法找出世界的运转方式感到无奈。”

这其中让他特别不能释怀的,就是推算地球本身不动而被其他星球环绕的复杂几何问题,其实有多处矛盾。他凭直觉认为,用来解释“地心论”世界观的蹩脚数学推算不可能是正确的,因此他开始推敲地球也会动的可能性,即使这个想法乍听之下非常荒谬,也违反了教会的教义。

哥白尼热切地希望能为这大胆的新观点找到支持的论点。他博览群书,希望能“重读他手上的所有哲学家的作品,从中找出任何曾经质疑过天体的运行并不同于数学理论派观点的看法,以供援引”。哥白尼的研究终于获得成功。他从少数几位哲学家的作品中,找到地球会动的论点,但这些前辈并没有对地球的运行提出正确的解释。

哥白尼了解,徒有如此具有革命性的理论却没有证据,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他着手进行支持这理论的论证,他利用当时手边可得到的最佳技术,以最新发展出来的透视法,将观察星球运行的结果,制成当时叹为观止的观测图表。经过28年的漫长研究,他的质疑终于成立了。

古人云:“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鼓励自己和他人大胆提出疑问,敢于否定以前的权威性的观点,敢于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人们的创新思维将会得到有效的激发。

敢于质疑,是培育和开发质疑思维的前提。质疑是创新思维的现实起点和开端。质疑,就是对现有事物持科学的质疑态度,以促使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分析、研究、改进和创新。质疑思维,是一种以审视的目光、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的科学思维方法。

质疑,是人类创新的出发点,创新常常从“问号”起步。一个个不平凡的问号,为人们画出一条条创新成功的起跑线。因此,质疑思维中孕育着创新和突破。

世上少不了权威,因为人们需要导师、顾问与教练。尊重各个领域的权威是理所当然的,但迷信权威则不可取,因为这种心态会扼杀人的创新精神。

有一次,大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台下多数是研究部门的学者。罗素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问题:“2 2=?”接着向听众征求答案。

会场上静静无声,台下的学者们暗暗琢磨:这绝不是简单的算术题……

尽管罗素一再希望有人将答案告诉他,但仍无人敢贸然作答。当罗素请前台一位先生谈谈自己的答案时,这位先生支支吾吾地声称自己尚未考虑成熟。

罗素见状笑着说:“二加二就等于四嘛!”

这一轶闻,幽默地告诫人们:过于崇拜权威会使人思想僵化。在权威面前连简单的事实也不敢承认,哪里还谈得上质疑权威,开拓创新?

许多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敢于质疑权威的某些观点或理论,实乃难能可贵的品质。想与做的智慧

看似习以为常的事情难道就真的没有问题么?那可不一定。要突破、要创新,就要对前人的想法加以质疑,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才能够产生自己的新东西。要创新,就要对前人的想法加以质疑,从前人的定论中,提出自己的疑问,才能够发现他的不足之处,才能产生自己的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