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45161200000170

第170章 选择不同的思维,获得不同的成功

有许多“造声势”的方法,除广告宣传外,故作神秘,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也是一种方法。可以说,产品的销量一般来说与造成的声势成正比,声势越大,买者越多,“造声势”本身是很具智谋的行动,要有具体的计划,巧做安排。

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叫巴斯特尔的小城,全城不足十万人口,但却有着几百年深厚的酒文化根基。全世界的酒业主都到这里推销他们的产品,而一种新酒要想在这座城市独领风骚谈何容易?

有一天,巴斯特尔最豪华的酒楼里来了一群客人,这些客人都显得很尊贵,他们叫了一桌澳大利亚最精致的菜肴,这桌菜肴大约是十个澳大利亚平民一生的花销。酒店老板想他们一定要享受本酒店最高级的美酒,于是搬出路易十三、葛特尔蒙等数十种名酒让客人们挑眩但客人们只粗看了一眼就问:“有索古尔干红吗?”酒店老板听得一头雾水。他从未听说过有这种酒啊!于是,他派手下人全城搜寻,最终也没有这种“索古尔干红”,更令老板没有想到的是,那桌客人见没有找到索古尔干红竟然连那桌已付费的菜肴都不吃了,扫兴而去。

这事儿一时闹得全城轰动,人们纷纷猜测“索古尔干红”是一种什么样的酒呢?要知道,客人们点的是一桌全澳大利亚最昂贵的菜肴啊!索古尔干红,一时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没多久,索古尔干红就在巴斯特尔出现了,立即被期盼已久的巴斯特尔人抢购一空。

有一天,索古尔干红酒的制造商来到了巴斯特尔城。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就是那位在酒楼上因没有索古尔干红而弃下一桌名贵菜肴的“客人”。

商场是这样,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最为关键的是,你的思路决定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决定你的成败。

某县一位农民看到当地人种棉花的积极性很高,棉花的价格达3元多一斤,长期以来,农民用的棉种早已退化,急需新棉种,而市场供应却不充足,充分了解情况后,此人决定靠卖棉花种子发财。

这位农民从外地买了一些优质棉种,谎称是托技术员从棉花研究所购买的“高级棉种”。他买的种子不多,只够种一亩地,他并不卖这些种子,而是自己种。他还向很亲近的邻居出示了一张发票,种子不是按斤买的,而是每粒5角,这个价格令邻居非常地吃惊,此人一再吩咐邻居不要外传,但不久就传得邻近的村庄都知道了。

种棉花时,他也没有采用一般的种法,而是很仔细地先下种,然后移栽,下种时还专门请了县里的一位技术员亲临指导,这时很多人来观看,“声势”就这样慢慢地造出来了。

棉花种了以后,他科学管理,勤浇水、勤施肥。由于水分充足、管理得当,他的棉花比别人的长得好。棉花还未开,四邻的村庄就有人去看,大家都称赞“不愧为5角一粒的好种子”,长得就是好。

秋天到了,棉花田里一片洁白。为了进一步“造声势”,他又雇了三个小伙子和自己一起,天天晚上睡在地里看护棉花,而且准备了两支猎枪。

一天夜里,村里的人听见棉田里吵吵闹闹,又听到两声枪响,果然有人“偷”棉花了,结果小偷被吓跑了,其实这人与他们是一伙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地“造声势”。

收获时,许多人想买他的种子,最后人们以40元一斤的高价将种子抢购一空,为了扩大效果,此人还编了种棉的小册子,发给买种子的人,要他们按科学的种田方法种棉,人们对他更佩服了。

他种的棉花是优质不假,但绝没有达到5角钱一粒的程度。他买的那年也只是2元多一斤,而他却卖了40元一斤的好价钱,只一年的时间,他就赚了3万多元。这个人的成功,在于他有周密的计划,造出了“神奇”的声势。想与做的智慧

当你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场地的情况下,要想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就必须标新立异,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虚张声势,用新颖独特的思维换取与别人不一样的成功,这样的成功会变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