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45161200000167

第167章 高瞻远瞩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翁和他的儿子以捕鱼为生,他们经常摇着船一起在湖中撒网捕鱼。每一次老翁捕到了一条鱼总是将它们放回湖中,经常一天也捕不了多少鱼。而他的儿子看到老翁把捕到的鱼又放走了,很是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老翁笑着说:“我放走的都是小鱼,让它们在那里更好地生长繁殖,如果不放它们,以后鱼就会越来越少,这是为了我们将来能捕到更多的鱼呀,希望你以后捕鱼时也能这么做。”

他的儿子却认为老翁很傻,对他的话不以为然,他想:湖中的鱼要多少有多少,从来也没听说过鱼会被捕光。他根本就不按老翁的话去做,所以每天都能捕到很多鱼,并为自己的收获很是自得。老翁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最后他叹息着说:“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后果的。”

老翁死后,他的儿子继续以捕鱼为生,由于他每次撒网总是大鱼小鱼一起都捕,使得湖中的鱼越来越少,几年后老翁的话应验了,他果然无鱼可捕,生活不下去,只得背井离乡。这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只图眼前利益,或许会取得一时的成功,但终究还是会失败。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写道:“成功者一定要能够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眼前利害以外的事情。需要有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的眼力。”柳传志是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他一开始就瞄准了电脑行业,电脑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很短。20世纪70年代,电脑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依然是陌生的。计算机进入中国,到现在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联想集团的历史也不长,1985年之前,它的名字叫中科院计算所公司,由11名科技人员以20万元人民币投资创办成立,对于电脑业而言,20万人民币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创业初期所面临的困难是不难想到的,资金的短缺使得公司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开发,而当时的国人对计算机更是非常陌生,这使得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业务可做。公司很多人对此忧心忡忡,有人建议改行去倒卖钢材,说这样能够挣到大钱;也有人说不如开发出售一些小商品,这样比较稳妥些。

但柳传志坚绝不同意改行,他以一个战略家的前瞻眼光认为,电脑行业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虽然眼下面临着很多困境,但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如何解决眼下的生存问题呢?柳传志又开始了短期的策划,他想到,当时的电脑还处于发达国家向中国进行简单的产品输出阶段,人们买了电脑,不见得会用,势必需要验收、安装、维修机等一系列的服务,需要专业人士,这不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吗?

于是他决定先从这里入手,这样,公司有了最早的一批业务,资金的不足并没有阻止公司前进的脚步,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简单辛苦的劳动,联想公司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几个月中他们就积攒了70万元的资金。

先搞起电脑售后服务业,柳传志的策划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他的超前意识正是成功的秘密武器。联想的故事还在继续。电脑无疑是神奇的东西,节省了不少人力和物力。但是,人们很快发现,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电脑对国人而言,根本就是中看不中用。全英文的版面一般人读不懂,也没法用,只能像木头家具一样摆在家里当摆设,真是让人头疼!这种尴尬的局面亟待解决,柳传志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前瞻眼光。

于是他很快就改变了公司过去简单的安装、维修计算机等业务,而是提出了以开发西文汉化产品为主攻方向的发展战略。这一年,公司正式将联想式汉卡的科研开发立项。将过去辛勤劳动积累的70万元资金全部投入汉卡的开发项目当中,没用多久,汉卡就开发成功,并很快投放市常汉卡的出现解决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电脑在中国的普及率大大提高。许多向中国出售电脑的外国公司纷纷要求与联想合作。就这样,柳传志以汉卡开发作为突破口的市场策略很快就取得了成果。

然而柳传志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开始了更长远的策划。到了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内地对电脑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已由当时的十几万台向百万台迈进。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市常然而,就市场形式而言,中国的电脑完全依靠国外的力量,国内市场上还没有一种先进的能适合中国国情的主导型电脑,更没有自己的品牌,这个市场的广阔前景是不言而喻的。

柳传志意识到创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脑,脱离对外国的依靠是一种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柳传志再次先发制人,他与美国AST公司合作,在国内市场推出联想品牌电脑,这一举动引起国际同行的瞩目,获得了巨大成功。接着,柳传志又成立了香港联想公司,充分利用港商对世界市场熟悉的优势,全力抢占市场份额,联想的分公司和办事处很快就遍布了发达国家。联想集团一路从辉煌中走来,只用了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年营业额高达30亿美元的大企业,逐步登上了世界舞台,这正是柳传志战略远见的体现。那种永远向前看的眼光,高瞻远瞩的睿智正是创业者成功的必要素质。

中国还有句话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要跳出一个事物,才可以看得远、看得透、看得清、看得破。想与做的智慧

在管理学上,判断一个管理者成功与否的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他的前瞻力。就是要比别人看得清、看得远。简单地说,前瞻力必须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趋势也好,危机也好,都要提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