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45161200000135

第135章 积极的想法面对失败

美国联邦快递的一名员工说过:“如果我试着做什么而没有成功,我不怕会有什么后果。并不是每件事都行得通,只要第二次不再这样做就行了。”

近年来,一些成功的企业在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时,提出了一些与传统观念相悖的思想。例如,对企业聘用的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如果在聘用一年内不犯“合理错误”将被解雇。这里所说的“合理错误”,是指受聘在企业中担任经营、管理的人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敢于开拓、创新勇于冒风险。如果受聘员工不犯这种“合理错误”,则说明这个人缺乏创造性,更没有竞争力。这样鼓励创新、不畏风险、允许失败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表现出企业领导敢于承担责任的胸怀,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员工的工作信心,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工作的热情。

在英特尔公司的企业文化中也有一项准则,就是鼓励尝试冒险。当然,这里指的是“深思熟虑”的冒险,而非盲目地一头扎入废弃的深渊之中。然而尝试风险,就难免会有失败。英特尔很难得的一点是,不会看轻“常败将军”。1975年,英特尔64K元组电子耦合存储器开发小组推出了可以上市的存储器产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作用受到了限制,只好半途而废。但是,英特尔公司却认为,高科技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有时总会出现失误,这种风险难以避免。更何况,研制的血汗也不会白流,部分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微处理器与只读存储器的发展上,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电子表开始盛行的时候,英特尔公司又有过一次失败的冒险经历。那时,正值电子表将要取代传统机械式手表之际,组成电子表的基本数字电路非常便宜,而英特尔是主要的供应商,无限的商机隐藏的风险似乎是有限的,因此英特尔决定尝试发展消费性电子表的事业。可是,由于英特尔一向以技术取胜,对消费性市场和流行风尚毫无了解,因此最后是彻底失败了。不过,为这次扩充业务而招募进来的员工却没有因此受到责备。如此一来,员工的冒险意愿没有受到影响,往后英特尔顺利发展存储器、微处理器事业,进而进入新的通讯事业。可见,许多重要的里程碑都是在风险中树立的。

事实上,在英特尔公司成立初期,原先想开发的产品也没有成功,但是却发展出了相关的产品或技术。如果没有这种鼓励尝试风险、允许经历失败的文化环境,就很难说能有今天这样成功的英特尔。

勇于尝试风险的另一个作用,在于有助于个人成长。

这同样也是企业成功或失败之道。许多成功的企业,潜在着的最大问题是因为过去的辉煌业绩而沉溺于现状,不思进取,停滞不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与数字电脑公司就曾经出现过这种状况,这是两家曾经显赫一时的公司,一度就因为过于安于现状而忽略外在环境的变化,以致出现经营危机。

企业发展是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的不断出新、管理的不断变革来完成的。现代企业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哪一个企业和企业家在每次享受成功的喜悦之前,没有品尝过失败的苦涩?失败多于成功,这是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就像跳高运动员需要经过千百次的失败才可能越过一个新的高度一样,科学家们也需要经历无数失败的痛苦,才能摘取成功的花环。

宽容失败,是对科学规律的深刻认识,是为科学发现、发明提供一个应有的宽松环境,是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鼓励更多的人去探索、去创造的前提条件。拥抱风险,宽容失败,是中国步入新世界经济的重要一课。

前几年,在教育中国足球迷时,有一个观点:我们要做一个赢得起也输得起的民族。能否宽容并理解失败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创新风险承受能力的考验。同样,在一个企业中,有无一种宽容并理解失败的文化氛围是一个企业能否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源泉。海尔的张瑞敏说自己从没有大的失望,但是,也是他自己亲口告诉媒体:“我们曾花数千万投资制药,结果,没有成功。”

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不应该讳言失败的。由于企业宣传和公关的原因,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跨国公司轻轻松松地成功,一帆风顺,也偶尔会目睹某个巨厦回天无力的坍塌。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苗头成趋势,最终变为不可逆转的事实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相比之下,动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使企业危机四伏,一不留神就会走上下行的坡道。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这个趋势而不是掩盖它呢?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策略,目的不仅仅是解一时之围,更要找出公司的病症并彻底消除隐患,让公司增强持久赢利的能力。

想与做的智慧

一个平庸保守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所建树的,然而最重要的是,一个不敢冒险的人,在竞争中丧失的机会要比捕捉到的机会多得多,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损失将无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