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生活课
45157900000065

第65章 独轮车

独轮车,又叫独轱辘车、手推车,在乡间,则是农人的三寸金莲,赤裸着蹒跚在在泥泞的乡路上。

最先触摸到独轱辘车,是从诗句里行走的。

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依依呀呀的声响,木质与力气的摩擦,是骨头与肉体的挤压与挣扎。在她走过的身后,是大地根根暴起的青筋,是缠绕于大地胸脯上的绳索。

农具,是农人的血与汗喂养的,包含着火的温度与泥土的朴素,木质的内核,让人一下子走进深处。独轱辘车也不例外,实木制的,狭小的车头,梯字形平拱的身体,终日躬身在乡间的道路上,负责着季节轮回的运载。两条车把呈外撇八字向后伸展,似乎敞开的怀抱,车轮中间为木轴,有十二根木辐条协调力点。它的轮子高于车盘,将车盘分成左右两边翼,车子可载物,也可坐人,但两边必须保持平衡。在两车把之间挂“车绊”,驾车时绕在脖颈上。

独轱辘车,因一轮子着地,只能一人推。对于生手来说却极易倾覆,而那些熟练老手有胆又有识,则平稳轻巧。据有经验的车夫说,推好独轱辘车就要善于掌握平衡,而掌握独轱辘车平衡的关键,是善于扭动屁股。“独轱辘车,不用学,全靠屁股扭得活”,说得就是这个窍门。

独轱辘车,是一切车辆的始祖,始从西汉末年。开始叫“辇”、也称其为“鹿车”,《风俗通》中说“鹿车窄小,载容一鹿也。”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才称其为手推车。现四川人叫它“鸡公车”;江南人则喊它“羊角车”,而苏北人则称之独轱辘车。据考,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三国志》确实记下“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木牛流马就是独轱辘车。宋代高承撰《事物纪原》也将造独轱辘车之功归于诸葛亮。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舟车》中描绘并记述了南北方独轱辘车之驾法:北方独轱辘车,人推其后,驴曳其前;南方独轱辘车,仅视一人之力而推之。说到独轱辘车,不由联想起苏州散文大家车前子先生,笔名是否源于中药谜语:独轱辘车前一把草。说的是车前草(中草药名),又称车轮草,看似平凡泼皮之物,却包孕着人生的大度与平淡,一切繁华过后终究归于平淡。

独轱辘车,在农人的世界里,是沉默的脚力,沉重货物的承受者,家中唯一不吃不喝的伙计,是穷苦人家最贴心的帮手。

在乡下,每到冬日赋闲时,生产队就会发动群众满村收缴家肥。村头巷尾,坑坑洼洼,曲曲弯弯,牛车是无法通过的,正好独轱辘车派上场了,咿呀的声响似乎是丰收的前奏。而到了收山芋、玉米的时节,依旧是独轱辘车的天下。一篮篮山芋骨碌碌地滚进车兜里,父亲或者母亲稳稳地握住把手,栓着红穗子的车缰绳搭在脖子上,一声吆喝“哎”,独轱辘车便吱扭吱扭地走开了。堆着小山似的山芋车子,一路洒下父辈的汗水,还有幸福日子的希望。

真正让独轱辘车子风光的还是小村里的俏新娘。在乡下,没有轿车的年代,独轱辘车子是农人最实惠的选择。和煦的春风里,穿红戴绿的新娘子得意地半坐在独轱辘车上,头上带着红盖头。鲜艳的嫁衣和赫黄色木质的独轱辘车子,在颠簸的歌谣里,走进了村口。四野是碧绿的田野,间或还有大块大块的油菜花地。那一刻,一地的喜庆,一村的喜庆,一空的喜庆啊!日子的美好,未来的憧憬,家境的和睦仿佛全都凝聚在这独轱辘车子上了。

小村的老人爱坐独轱辘车。逢集赶街,总喜欢让老头子掌车把,老婆子坐在车上,一路赶街。有爱时髦的老人呢,大都喜欢身侧着坐,和推车的老伴,或者熟人边走边说着话,土路绵软绵软的,温馨的话语轻轻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一时间在独轱辘车的周围弥漫开来。

如今,独轱辘车已成为乡村旅游中的古老文物了,没有谁再用独轱辘车接人运东西了。在渐渐逼近的幸福日子里,独轱辘车仿佛早已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消瘦甚至枯槁,以至化作乡间一堆柴火、一缕青烟罢了,但独轱辘车的生活故事,却刀刻斧凿般烙印在岁月的墙壁上,且愈发清晰、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