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廉雨清风沐桃李
45155500000036

第36章 “小小”听证会 折射“大”公信力

吕幼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守信,社会才有公信力。同样,廉洁教育也要讲公信力。有公信力,廉洁不彰自行,缺乏公信力,虽彰而不行。学校教育是给人以知识探求的环境,但是这个环境本身应该有民主的范围。民主的探索精神是培养一代新人创造力不可缺少的思想武器,是更新未来社会公民理性思考的核心。从小培养学生讲究公信,赋予小学生作为社会的小公民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的最好诠释。

“听证会”就是一种公开互动、一种理性引导、一种培养一代新人具有公信力以及民主探索精神的实践。这一举措落实在校园里,作为学生维权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助于使学生在多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和对比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明辨是非,择善而从,实现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同样,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家长的思想也在不断地碰撞,进而丰富。学生表露的许多想法会给他们带来很大启发,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要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深入健康地开展素质教育,必须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倾听教育对象的意见、愿望和要求,把握成长规律。

如今大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里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教室里手机彩铃声是此起彼伏。可是不知从何开始这股“手机风”悄然刮进了小学校园里,引起了老师家长的注意。我校大队部对四五年级的千余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曾带过手机进校园”的小学生就占了25%。小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带手机进校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某日,江东中心小学的校园大门前张贴着一张海报,上面“小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几个大大的字眼引人注目。下午三点半,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已座无虚席,有老师,有学生代表,还有家长代表,而台上正反双方家长、学生、老师都已正襟危坐,学生辩论手手执稿笔,念念有词正认真地准备着。随着主持人的层层提问,正反双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证会。最后大家有了共识:小学生不宜带手机进校园。不宜,并不是禁止和反对,特殊情况下还需要特殊处理,老师要做好管理工作。不可否认,手机是新时代的产物,是以往年代不存在的问题,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就必须要面对。胡震珍校长说,不仅是手机,学生接触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MP3、MP4等,这些问题同样值得学校关注。“小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听证会后,许多家长认为,姑且不论这次听证会的结果,但它毕竟为增进师生沟通、家校互动又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江东中心小学对于“手机是否进校园”举行听证会的做法无疑是一个让人称道的好措施,虽说对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说仅是一个很细微的情节,却反映出很深的用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决策理念。

一、以人为本:小小听证会让学生拥有学校决策的话语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打造公信教育更需晓之以理,“理”作主线。情之真谛在于理。江东中心小学办学历来追求民主办学,和谐教育。在允不允许小学生带手机问题上,学校不是简单地用校规一禁了之,而是慎重其事地召开听证会,在充分听取学生、家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再作定夺,这种民主平等的求实态度获得各方肯定。从小学生振振有词的申诉中,我们能欣喜地感受到小学生们一旦赢得话语权,他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愿望是如此强烈,而且陈述的理由和口气是那么地理性和老练,人与生具有的民主平等的意识在此再次得到了印证。

事实证明,从听证会结束后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反响来看,整个听证过程中学生自主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民主对话的胆量与精神。的确,一个真正优秀的学校要真正体现大气、平等、公信治理的民主风气,就丝毫离不开学生对教学与管理的积极参与,在事关学生权益的问题上,相关校规的制定必须有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在学校管理决策中拥有话语权,是教育公信力的一种民主表现。

二、阳光运行:小小听证会赋予家长学校决策的参与权

公开、透明是公信力的保障,只有让制度、规定在阳光下运行,民主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教育管理,说到底是一种服务,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这就必然要充分考虑学生及家长的需求,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打开校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参与者,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服务理念,也是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的一种有效举措。

“听证会”就是其中一个有力的举措,它加强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对共同培养学生的公信力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在此次“小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听证会上,正反方家长代表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等诸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场气氛热烈和谐。虽各执一词,然而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父母拳拳的亲子之心表露无遗。孩子们听了家长代表的发言后同样能深切体会到父母的一片真情。当然,与会的家长代表对于学校这样公开、民主的举措感到由衷的欣慰,为学校如何根据时代发展有效管理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中肯建议。

可见,推进与深化创人民满意教育活动,须大力打造家校教育合力,打破校园围墙,让学校的制度、规定在阳光下运行,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充分行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和参与决策权。家长因此而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信度、说服力大大增加,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方向相一致,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舆论导航:小小听证会促使社会关注青少年维权问题

“听证会”作为一种公开、公平、民主的议事管理制度,有利于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民主程度越高,越能自我更新;学校的民主程度越高,就越能引导学生在知识探求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在整个听证活动过程中,从问题选择、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到举行听证演示,所有准备工作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老师协助参与指导。将学生从课堂、书本引入到更广阔的实践天地,引导学生以一个小公民的身份关注身边的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享受参与自我管理的权利,以及伴随着这些责任需要获得的正确参与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促进公民自由和正义的意愿,这是学校开展“听证会”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类似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能力、信心、品质和使命感等综合能力方面有了提高,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道德潜能和多元智能,也为他们开辟融入社会的途径,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同时,随着活动的推进与深入,学生对于“公民”“主人翁”等词汇有了新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学会如何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当日亲临听证会并担当听证员的专家表示,这样的教育活动客观实在,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实践性强,效果明显。

其实江东中心小学体现教育民主的“听证会”制度早已建立,早在2004年,关于“绿领巾究竟该不该挂?”这一问题江东中心小学就举行了建校以来首次听证会,决定是否取消绿领巾。江东中心小学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以及江东区教育局领导和社区干部一起参加了这场听证会。会上,赞成方和反对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最后,学校采纳了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从第二年元旦起取消挂绿领巾。

可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讲究公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更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无论参与市场竞争,还是实现人的自身发展,都需要富有主体精神的人才能实现。我们学校教育中经常提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只有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才能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独立人格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的,许多时候,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不经意之间,我们就在为未来培养着优秀公民。可以这么说,“小小”听证会折射出的是“大”公信力,在反映许多热点社会现象的同时也培育了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学生。如果从这一角度和高度来观照“听证会”,江东中心小学实行“听证会”学生议事制度,给予学生、家长、社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做法,无疑是一条公正平等、民主和谐、公信教育的阳光大道,引领着中心莘莘学子奏响时代的华美篇章!

(作者单位:江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