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一卷)
45151200000030

第30章 荷马史诗

公元前11~9世纪,希腊人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是荷马史诗,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荷马时代”。世界上任何宝贵的文化遗产都要经过时间的永久考验,其伟大在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说,荷马史诗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

由于年代太久远,后人对荷马的生平已经所知不多。我们只能从公元前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讽刺诗里找到一些描写,从公元前7世纪初的诗人卡利诺斯的诗篇里找到一些记载。

荷马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对于他的出生地,大多数人认为是希腊爱琴海东岸的一个地区。西方一些学者考证过,说“荷马”是人质之意,从这点出发有人认为荷马是一个奴隶,但没有充分的证据。据史料记载,古希腊出了不少行吟歌手,他们不仅有丰厚的文学功底,而且有丰富的阅历。他们经常出没于宫廷,在王公贵族面前表演。荷马可能是靠行吟演唱维持生活的,在荷马史诗最精彩的描写中就有一段是写盲诗人的,感情非常真挚,所以推测荷马是个盲诗人。我们今天可以想象:荷马拄着一根拐杖,走在人世间,为自己的命运而行吟,为历史的变迁而歌唱。

荷马的作品并没有全部流传下来,而最为人传颂的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人们把这两部巨著称为荷马史诗。其实远在荷马之前,荷马史诗中记载的故事就有了,它们广泛流传于迈锡尼时代的小亚细亚一带,并在民间广为传唱。此后数百年,这些诗体故事经过许多行吟歌手的加工,不断得到提高。荷马又重新对诗歌进行了整理、改造,使之成了完整的艺术作品。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统治者庇西特拉图下令用文字对荷马史诗进行整理、定稿,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读到的荷马作品。

荷马史诗全部取材于特洛伊战争,并加了大量的神话描写。荷马史诗两部分中最早形成的是《伊利亚特》,它主要描写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51天发生的故事:联军统帅,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夺走了英勇善战的将领阿喀琉斯所宠爱的女奴,阿喀琉斯愤然退出战场,导致希腊人连遭失败。后来,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借用他的盔甲和武器出战,被特洛伊主帅赫克托身杀死。阿喀琉斯非常懊悔,便抛弃私怨,重返战争,用长枪刺死了赫克托耳。特洛伊王普里安赎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而《奥德塞》则写的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回家途中十年的漂泊,以及他怎样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和妻子团聚。

荷马史诗广泛地反映了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文学和史学两方面,它们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极其有力的影响。在古代希腊,荷马史诗几乎家喻户晓,许多人都能背诵,他们把荷马史诗作为道德观念的一种标准。荷马史诗不但在长时期内对人们的宗教观和道德观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而且对军事有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的亚历山大在出征前总要带上一本《伊利亚特》,没事的时候他总要翻一翻这本书,并把它作为自己在军事上的一种指导。

荷马史诗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重视。希腊籍获释奴隶安德罗尼库斯把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译成拉丁文,介绍到了罗马,使荷马史诗的光辉在罗马得到了发扬。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荷马史诗对罗马文化的形成的确功不可没。

又是许多年过去了,荷马史诗不仅没有湮灭,而且得到了更大的发扬。它曾在文艺复兴中成为人们反对压制的武器,最初的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虽不懂古希腊语,可他到哪儿都要把荷马史诗随身带着,并四处向人宣传荷马史诗的重要性。荷马史诗在16至17世纪的欧洲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争议并没有影响它的传播,反而使它传出了欧洲。

荷马史诗的影响可谓久远,不少人都从其中吸取到了养料,诸如维吉尔写史诗《埃涅阿斯纪》、但丁写《神曲》就受了荷马史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