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一卷)
45151200000022

第22章 所罗门的政绩

公元前3000年代,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下来。他们建立起一座座城堡,把自己的家园围绕在其中,建立起国家的雏形。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游牧的希伯来人来到迦南人居住的巴勒斯坦,并在那儿渐渐形成南北两个部落联盟。南部叫犹太,北部叫以色列。公元前1200年左右,爱琴海岸的腓力斯丁人侵入“伽南地”沿海一带,腓力斯丁人把他们的新居地称为腓力斯丁人同古代希伯来人展开过长期的战争。在战争中,犹太人领袖大卫彻底击败了“巴勒斯坦”。腓力斯丁人建立起统一的以色列一犹太王国,耶路撒冷是国家的首都。大卫决心建造一座神庙,祭祀犹太人的万能神主耶和华。神庙刚建成,大卫就死了。公元前960年,他的儿子所罗门成为新的国王。

在所罗门当政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一名官员带着两个妇女和一个孩子到所罗门那里。他对所罗门说,这两个妇女都说孩子是自己的,他无法判定,因此他只好将她们带到这里,所罗门稍想了一会,就对手下人说,既然无法判定谁是孩子的母亲,那就用剑将孩子劈成两半,两人各得一半。这时,其中的一个妇女大哭起来,向所罗门请求,她不要孩子了,只要不伤害孩子,另一个妇女却无动于衷。所罗门哈哈一笑,对那个官员说:“现在你该知道谁是孩子的真正的母亲了吧。”那个宁可放弃婴儿的是孩子的生母。从这件事中,可以得知所罗门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把他的聪明用到对国家的管理上。

所罗门在位时期(公元前960~公元前930年),以色列犹太王国进入了全盛时期,国家的各个机构已经相当完备。所罗门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处理每项事务,于是他把全国划分成了十二个行政区,任命总督去管理。同时,他又考虑到不能给总督过大的权力,否则对自己就会产生一种威胁。他下令,总督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税务管理。

对于首都耶路撒冷,所罗门还在城内锡安山上建造了耶和华神庙,使它成了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且在军事上,它也是易守难攻。

所罗门深深明白巴勒斯坦地区的重要性。由于它位于三大洲的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贸易的通道口。所罗门对近邻采取了友好的政策,他娶了埃及法老的女儿为妻,并把她立为王后,从而为两国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基础。同时,他还利用地势之利,努力开辟和控制了一些重要商路。他不仅同埃及、腓尼基和阿拉伯半岛的一些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交往,而且派人远航到东非的斐济等地。

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相对稳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所罗门统治时期是古代希伯来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许多文学作品里,都以所罗门的名字命名,反映了古代巴勒斯坦人民的生活和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情况。所罗门时期的文化也是《旧约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约全书》不仅是犹太教的经典,更是珍贵的史料,它后来被基督教全部继承。如此一来,古代希伯来文学又同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构成了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在世界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罗门的功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耶路撒冷这座世界名城,它在后来成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所罗门圣殿是古代犹太人宗教膜拜的中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在多年的战乱中,它多次被洗劫。那些饱受亡国之苦的犹太人在各种灾难中,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作为一个古代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家,在以色列—犹太王国,所罗门顺应了潮流。在他统治的四十年中,是古代犹太人历史上相对稳定的时期。所罗门加强国力,勤于改革。但他在晚年的时候,就有些只顾自己个人享受,大兴土木,从而加重了人民负担,让一个繁荣的国家从“黄金时代”很快开始衰败,社会矛盾顿时激化,国家很快分裂。所罗门极为富有。据说,所罗门每年仅从各个属国就要征收相当于666塔兰黄金(1塔兰相当于150公斤)的贡品。所罗门将他搜刮的金银珍宝存放在圣殿里。这就是历代相传的“所罗门珍宝”。几千年来,许多人都想找到这珍宝,但直到今天仍无结果。所罗门死后,以色列,犹太王国陷入内部争斗。公元前928年,巴勒斯坦地区再度分裂:南方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称犹太,由大卫王朝继续统治;北方以撒马利亚为中心,称为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