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十卷)
45150900000013

第13章 萨特和“存在主义”

战争给人们心灵与肉体造成的巨大创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文学中反映得最为明显。战时在法国诞生的“存在主义文学”,战后风靡西欧,影响扩展到全世界。存在主义的旗手是法国哲学家、作家让·保尔·萨特。

1905年6月21日,萨特出生在巴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幼年丧父;随母亲住在当德语教师的外祖父家中。1924年,他考入有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毕业后在一所高级中学当哲学教师。1933年,萨特到柏林的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拜现象学派创使人胡塞尔、德国存在主义创使人海德格尔为师,正式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1938年,萨特的哲学小说《厌恶》问世,这部作品同1942年加缪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局外人》奠定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基础。

《厌恶》是一部自叙体小说,主人公“我”——安东尼·洛根丁是一个单身汉小知识分子,梦想成为大作家。可是他写不出东西,但仍天天上图书馆。整部小说没有连贯的情节,以日记的形式记述“我”在图书馆的见闻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事物的看法,“我”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厌恶”,感到迷惘甚至恐惧。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部哲理性小说,表达的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观念:“人的生存状态”。

萨特的哲学认为人是孤独的,荒谬的,他的短篇小说《墙》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观念。

1943年,萨特接连发表《苍蝇》和《此路不通》两个剧本、同年他发表本体论《存在与虚无》,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1944年,他辞去教职,埋头著述。萨特在政治上一直比较进步,他对资本主义制度有所揭露和批判。他认为“这个是不道德的,它不是为了人,而是为了利润而建立的”,要求改变这个不合理的制度。从1951年起,萨特与共产党人接近,他自称是“同路人”,试图在党之外思考真理,并且希望党能利用他思考出来的真理。1954年和1955年,萨特曾两次访问苏联。

1955年,萨特与妻子西蒙娜·德·波伏瓦一起访问了中国,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表示出同情和支持。萨特积极支持国际进步与和平事业。1952年和1955年,他出席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大会和世界和平大会,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萨特坚决支援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1960年,萨特发表《辩证理性批判》,探讨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关系。萨特宣称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用存在主义来“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

萨特和加缪虽然认为世界荒谬,但是他们并不鼓吹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写法,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小说创作手法。1964年,瑞典科学院授予萨特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金。他拒绝接受这个荣誉。他说:“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我都不接受,我只接受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

萨特坚决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并于1967年接受英国哲学家罗素的邀请,参加由各国人士组成的罗素国际战犯法庭,担任主席。该法庭在他的支持下,判定美国对越南有战争罪。1968年5月,法国爆发学生运动,萨特热情支持极左派学生的活动,后来还从道义上、经济上大力援助极左派出版的小报。他曾是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人机关报《人民事业报》社长和《革命》月刊主编。但是,萨特并没有放弃他的存在主义。他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片面强调历史必然性对人的制约,没有看到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历史,由此导致马克思主义僵化。存在主义可以在方法论上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使马克思主义重新“发现人”,从而恢复它自身的活力。但萨特的存在主义实际上是把人的意识作为整个世界的基础和决定者,从而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淖。

萨特的一生不断探索,他的思想也不断变化。到了晚年,他越来越认识到社会条件对人的制约,也企图改变世界。1980年3月,萨特逝世前不久,在医院的病房里与他晚年的助手作过几次长谈。他这样总结他的一生:“我不认为,我单枪匹马,靠我的思想,就能改变世界。但是,我辩认出一些正在努力向前进的社会力量。我认为,我的位置是在它们中间的。”

这位执拗的思想家晚年处于半失明状态,他不能像过去那样从事繁忙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但他对当代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仍旧非常关注。萨特遣责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和入侵阿富汗。

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数万巴黎人自发参加他的葬礼,对他表达了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