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71

第71章 保权防患,告密成风——有一帮心腹死党

由于武则天是以女人的身份当皇帝,虽然“革命”成功,但在朝野还有大批李唐王室的拥戴者和儒家伦理的捍卫者伺机而动。徐敬业叛乱,使她意识到了下情上达的重要。为了保权防患,击敌于未发,不至于酿成大祸,她采取了鼓励告密的措施。那么告密之风的兴起究竟给她的统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平息了扬州叛乱之后,武则天又改年号为“垂拱”以作纪念,垂拱元年也就是公元685年,当时她已经六十二岁了。

从徐敬业的叛乱中,武则天意识到了下情上达的重要。徐敬业一伙进行了那么多秘密勾结和串联,朝廷却—无所知。直到他们组织起了一支十余万人的大军,气势汹汹地攻城掠地之时,朝廷才做出反应。这件事暴露出,各级政权机构的迟钝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情报梗塞。如果情报及时,应变迅速,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击敌于未发,不至于酿成大祸。

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情况,垂拱二年也就是686年,武则天命工匠鱼家保制造了四个如信箱之类的东西——铜匦。这种铜匦,从外观上看像一个箱子,中间有十字间隔,分成东西南北四格,外面分别涂着青、红、白、黑四种颜色,每格有一个小孔,是投放书信用的,并各开一小门,以便从中取出信件,平日小门上锁。四个铜匦有四个不同的作用,分别放在庙堂四周。

东面的青匦叫“延恩”匦,专门投放有关劝农务本及仕进方面的信件,也可以写你的自荐材料,是求才之路。

南面的红匦叫“招谏”匦,专门投放批评朝政得失的意见和建议,让官民畅所欲言,提供治国的正面建议和反面的教训。

西面的白匦叫“伸冤”匦,专门为有冤者投书诉冤,百姓有要陈述冤屈的,可以往这里面投书,直接向中央申诉,以免州县官、或上下串通搞出冤狱,民不得申。

北面的黑匦叫“通玄”匦,专门搜集天象灾变或军机秘密之类的报告。这个铜匦有点神秘色彩,在当时设这个毫不奇怪,因为大家都有迷信思想。

如果一个人把疏表从小洞口投进去之后,别人就再也拿不出来了,朝廷设专人在庙堂管理四匦事宜,每日的投书都要在傍晚前进呈武则天。

其实,武则天制铜匦的初衷是和“垂拱而治”的想法有关系的。铜匦如同今天的意见箱,是让广大民众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投放至箱内,以供领导采纳。这就好比张网捕鱼捉鸟,放好网之后,只要放那么个匣子,等着到网里拿鱼拿鸟就可以了。其实,武则天的铜匦就是一个意见箱,是垂拱而治的工具。

铜匦的设计者鱼家保,在徐敬业谋反过程中,教他们制作过刀、车及弓弩。徐敬业失败后,他侥幸逃脱了追查,但内心还是不安。现在,他迎合了太后的心意设计了铜匦,本以为自己有望高升。没想到,时过不久,有人投书告发他以前曾为徐敬业制造兵器,杀伤了不少官军。所以鱼家保还没来得及高升,就被处以死刑。

武则天从中得到启发,通过鼓励告密,就可以尽快得知外间的各种动向。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于急于想专权的她来说,也确实异常险恶。虽然铜匦的设立之初,有延恩、招谏、申冤、通玄等四种用途,但由于她对告密者的奖励,使很多人把铜匦告密视为快速富贵的捷径,他们抓住机会告密,很快平步青云。

告密之风兴盛起来之后,武则天还颁布了关于告密者的旅途费用和安全规定。告密受理权既然已经集中到她的手中,而告密者又遍及全国各地,他们必须由所在地区奔赴洛阳,才能受到自己的接见。而且他们往往是贫贱之人,自身解决不了旅途费用。

于是她下令:凡是告密的,沿途都要提供驿马、按五晶官的标准供给伙食,保证他们安全抵达,来京后安排在国家级宾馆里。

另外,她还颁布了关于告密者,政治待遇的规定。由于告密者往往是既有捞取富贵的希望,又有着恐惧的心理。因为他们所告之密,不一定符合告密受理人的当时需要,如果他们所告之事与事实不太吻合,那么告密者的心理会更加恐惧,也许求官不成,反而会受到“反坐”的处分,断送了性命。

为了解决告密者的心中的顾虑,武则天颁布诏书:“稍称旨,必授以爵赏以诱之,贵以威于远近。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官,若不得实,亦不追问。”其基本精神就是一个:不管内容如何,只要是有人告密,就会受到丰厚的报偿、客气的待遇。他们根本不会受到反坐的处分。

自从有了铜匦,“家贼层出”,显贵之家的奴婢多与外人相通,动辄罗织罪名,告发其主,以求官赏。

告密者不仅存在于众多家庭,给家庭造成不安和恐怖,也存在于宁静的寺庙之中,使那些终日吃斋念佛的和尚也不得安宁。

恒州鹿泉寺有一个净满和尚,因其品行高尚,遭到了其他僧人的嫉妒。僧人们便卑鄙地画了一张画,画面上有一个居高楼的女人,画中的净满和尚手持弓箭,正向那女人射去。意思是说净满和尚有异图,想杀害武则天。他们把这张画藏在装经书的匣子里,再让弟子带到宫中去告密。

武则天看到这张画,勃然大怒,马上派御史裴怀古查实,然后诛杀。裴怀古到寺中一查,原来是诬告,便放了净满和尚,而将告密者抓了起来。

当他向武则天复命时,武则天责问他:“为什么宽纵恶人?”裴怀古申辩说:“陛下法无亲疏,应天下一致,为什么让臣妄杀无辜,来顺从陛下的圣旨呢?如果净满确有不轨之行,臣怎能宽恕他?法官以执法为己任,如能维护陛下法律的尊严,臣虽死无憾!” 这一席话将武则天说服了,放了裴怀古,也不再追查净满和尚。

随着告密之风的兴起,恐怖政策也应运而生。因为武则天的野心是消灭大唐,建立自己武姓的天下。而要创建新朝,以周代唐,她所受到的阻力会更大。面对多数大臣的不配合,李氏宗亲的不断叛乱,她觉得必须要制造一种气氛,一种不同的政治气氛,要使百姓深信她已然是至高无上的,抵抗已是徒劳的。

要制造恐怖气氛,她要做两件事:一是要有一群忠心残忍的办事人,结成死党,做一个坚固的中心,这群人是否读过书并不重要,而是能由她的暗示,不用吩咐就能行事无误;而是要有一个效力强大的间谍网,要有充足的特务人员,谁要敢造反,就能立时捕获。

酷吏周兴和来俊臣都是靠告密升官,并得到武则天重用的,他们虽然对武则天忠心耿耿,但审案、判案的手段极为残酷。他们随意给别人罗织罪名,那些人在五花八门的残酷刑具面前,个个望而生畏,闻之丧胆。就算自己没有罪,为了逃过刑罚,也要自诬有罪。

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审讯法——“牵连法”,也就是审讯一个人,穷根究底,可以牵连到数百人。武则天对这种方法大力赞赏,于是刑杀之风大开,许多人因受刑不过,便诬告他人以保全性命,以至于社会上人心惶惶。

作为一个皇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镇压、杀人在所难免。由于顽固势力太强大、多数大臣不配合,李氏宗亲不断叛乱,武则天用酷吏惨杀官员,扩大了打击面,也造成了许多冤狱。但是,她用酷吏制造冤狱与立“四匦”治国,却是两回事。当时司法不健全,也会有小人利用这个工具打击别人。如果说,铜匦是良药,那冤狱就是其副作用。

“则天上位术”心腹死党:助己成功法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再能干的人,也需要别人的支持。只有大家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成功。

汉高祖刘邦正是得到了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的帮助,才得以创建帝业;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正是得到了孔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帮助,才得以三足鼎立天下;“及时雨”宋江是个一遇大事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的主子,正是有了梁山一百多位兄弟的辅佐才占据了八百里水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