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32

第32章 铲除妃子,果断决绝——时刻保持危机感

武则天是那种时刻都保持着危机感的人。在盛况空前的封后典礼结束后,她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把她的利剑指向了后宫。指向了曾经被她打倒了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她要把她们置于死地,让她们永远失去翻身的机会。而她之所以要对她们下狠手,跟唐高宗的优柔寡断、仁厚懦弱不无关系。高宗到底有什么样的举动,让武则天忍无可忍,要下狠手除掉曾经的皇后和淑妃呢?

武则天和唐高宗经过共同的努力,终于扫除了一切障碍,使武则天顺利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同时,她也明白,皇后的位子虽然夺目,但很脆弱,王皇后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她能够成功进取的主要依靠力量就是李治,所以她要牢牢地抓住李治的心。同时,还要时刻提高警惕、保持着危机感、关注着宫廷内外的一举一动。果然,她发现了一件令她感到危机的事情。

当初,是唐高宗下令,说王皇后和萧淑妃“谋行鸩毒”,然后把她们废为庶人的。被废之后,她们二人就被囚禁在一个清冷的院子里软禁了起来,四面是高墙,只有一扇门开了一个小洞,每天把饭从小洞里递进去,再把空碗从洞口拿出来。

武则天派遣已被她收买过的宦官看守,两个人在里面不见天日,整天以泪洗面。尤其是王皇后痛恨自己引狼入室,不但自己皇后的位置没有保住,还害的自己身陷旮旯,生死未卜。更让她追悔莫及的是,连累了家族和父母兄弟。如今,她除了在心里咒骂武则天之外,还能做什么?她知道自己已无回天之力,更不是面善心黑、笑里藏刀的武则天的对手。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这种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日子可能还要继续下去。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唐高宗的感情世界又起了波澜。

武则天自当上皇后以后,便不像以前那样温顺了,她的个性、睿智、谋略、权术,渐渐崭露出来,这使仁厚、懦弱的高宗产生了畏惧。有时,他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好处来,认为自己太忘恩负义、太冷漠、绝情了。

于是,在永徽六年十一月的一天,高宗不知道是旧情复燃,还是鬼使神差,竟想去看看王皇后和萧淑妃。乘武则天不备,他命宦官引导他来到囚禁二妃的地方。当时正值严冬,当他看到囚禁二妃的冷宫,与外界联系的小洞口架着一盘残羹剩饭时,天性里温柔多情的那一面又表现出来了。他不禁内疚地向洞口喊道:“皇后,淑妃,你们在哪里?”

王皇后听见有人喊,走到门洞前,看到皇上过来了,不禁伤心地哭泣道:“陛下,臣妾是一个有罪之人怎能再称皇后?”这时萧淑妃也走了过来,二人哭的更伤心。王皇后的心头马上涌起了一丝希望和光明,她又改了口气,哀求道:“陛下,念在以前夫妻的情分上,求您开恩,放我们出去重见天日,我们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服侍陛下,并把这个地方改为回心院。”

高宗听了王皇后的哭诉之后,既心疼又内疚,他便想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她们放出来。但武则天是个很重视情报工作的人,她的眼线遍布整个后宫,高宗私会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事情,很快就通过发达的情报网密告给武则天了。武则天知道后,甚为生气。因为她知道高宗心软重情,怕他与她们旧情未断,节外生枝。

而且皇后那一番“给我个机会,重新做人”的话,让武则天联想到感业寺,这使她感到不寒而栗。她了解高宗的优柔寡断、仁厚懦弱,说不定什么时间他会改变主意,放那两个人出来。如果让她们卷土重来,那么后果就会不堪设想。想到这里,她决定置二人于死地,绝不能给自己留下后患。可以说是李治的行为,加速了她清除王皇后和萧淑妃的进程,也加大了清除她们的狠劲和力度。原来她只想把她们废掉,现在她却想让她们死掉。

但是,要将她们二人处死,可不是一件小事。虽说她现在是皇后,统领后宫,但这样的事情还得征得皇帝的同意。到底怎样才能说服皇帝呢?这时,武则天性格中果敢善断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她理直气壮地找到高宗说:“皇上,听说您去见王皇后和萧淑妃了,您这么做极不妥当。现在我刚当上皇后,她们也刚刚被废,无论朝廷还是后宫都还处于狐疑状态之中,一切都不稳定。您这样轻率表态,让宫廷、外廷的人怎么看我们?刚刚打压的那些权臣的势力可能和死灰复燃,继续支配你!难道您要让我们的胜利成果因为您的草率付之东流吗?”

面对武则天声色俱厉的责备,高宗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虽然他从心里可怜王皇后和萧淑妃,但作为皇帝,他不能儿女情长,还得顾全大局。于是,他对武则天说,这件事是他的不对,不如杀了她们,以免后患。可是,我出面不太方便,还是由你代劳吧。

于是,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来到囚禁王皇后与萧淑妃的地方,她先命令宦官责罚她们每人一百大板,打得皮开肉绽,感觉还不够解恨,她又效仿吕后的“彘人”之法,把二人的手脚全部剁下,然后投在酒瓮之中,并对她们说:“你们不是自作多情吗?我让你们骨醉而死。”

过了几天,武则天看她们还没有死,就让高宗下令将她们斩首。高宗听说她们没了手脚,他也不忍心再让她们受此大罪,就听了武则天的话,下令处死她们。当行刑官来到囚室,宣读敕令时,王皇后拜了两拜,很镇定的说:“愿大家万岁,昭仪承恩,死自吾分。”也就是说希望皇帝长命百岁,万寿无疆,现在武昭仪正承恩泽,所以死是我分内的事情。这就话说得平坦之极,骄傲之极,她至死都不承认武则天是什么皇后。

而萧淑妃性格比较刚烈,她恨透了武则天,愤怒得大骂道:“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来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意思是说,阿武这个狐狸精把我还到了这步田地,希望我来世变成一只老鼠,我要活活把它给掐死。

王皇后、萧淑妃惨死之后,武则天觉得还是难解心头之恨。她又玩起了文字游戏,给她们两个人改姓。此她下令将王氏改为蟒氏,将萧氏改为枭氏,就这样,她既消灭了这两个人的肉体,又从精神上侮辱了她们,还将王、萧两家亲族夺爵削籍。

武则天对昔日的恩人和对手表现出来的残忍、毒辣,让后宫的嫔妃们感到不寒而栗,从此,再也没人有胆量与她争宠了。这样,她不仅铲除了昔日的情敌,也受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达到了独霸后宫的目的。从此以后,后宫的女人,除了武则天,再也没有人为李治添下一男半女,李治的皇宫完全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

武则天经过了艰苦的斗争才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对于她来说,这份荣耀真的是太来之不易了。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她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果断、决绝地铲除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人,让她们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则天上位术”果断决绝:立于不败之地法

如果一个人遇事能果断决绝,而非优柔寡断,那么,他就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要想成为成功者,就必须培养自己果断决绝的习惯,那我们该如何培养呢?

首先,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谋略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知识面广的人才能够足智多谋,才会有更多果断决策的条件和能力;孤陋寡闻的人,根本看不到机遇的降临。

其次,看清问题本质的洞察力。果断决策,是经过充分估计客观情况、认真研究和掌握交往对象的各种情况而产生的谋略,不是不顾后果的勇气,更不是毫无目标的豪赌。

再次,对事物的全局思考。果断决绝并不是一条大路走到底,而是同时设想多种方法以便能够得到最理想的谋略去取得成功。

最后,把握良好的时机。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多果断的决策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准确把握时间,快速地作出反应,是果断决策者必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