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19

第19章 高宗相探,悲喜交集——把握心理,不战而胜

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经过漫长的等待,在唐太宗死去一年以后,新皇帝李治终于来到感业寺,这家皇家寺院,为父亲进香。李治在长安城里的众多寺庙中,偏偏选择了感业寺,这恐怕与武则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两人的相见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李治的到来会给武则天的命运带来怎样的转机呢?

李治即位后,对军国大事表现得颇为热心,太宗晚年三日一上朝,他却是日日上朝。每日引刺史十人入内,问百姓疾苦,及各种应对办法。对于军国大事,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放松,因为父亲留给他的是一个举世无双的超级大国,他必须高举父亲治国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父亲“仁政爱民“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以德治国的观念,把唐朝建设为一个文明、富强的国家。

虽然实现这个宏伟而美好的愿景压力很大,但李治对此充满信心。他决心像父亲一样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不仅每天都风雨无阻地上朝理政,还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遍访民情。踌躇满志地他一头扎进繁忙的政务中,似乎忘记了当初对武则天的承诺。或许,在男人的心里,女人和爱情永远都比不上事业。

当他看了武则天的那首《如意娘》以及那条石榴裙之后,他的心一下子揪紧了:这是我深爱的女人啊,我忙起来竟把她给忘了。如今,她跌进了万丈深渊,我却没有救她,真是不该呀!何况我对她有过承诺。她在那样的困境中,还这般地思念我,望眼欲穿地盼我,真让我感到愧疚!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再受委屈了,一定要去看看她。

当初他之所以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是因为他们的私情为传统伦理道德所不齿。况且他向来胆小怕事,而把父亲的女人留下来,是需要勇气和霸气的。他既缺乏父亲那样的气魄,又要顾及舆论的影响。再者,就算他有足够的勇气那样做,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是万万不会允许他胡作非为的,他又顶不过这些大臣,只好夹着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可李治不能立刻去见武则天。因为父亲死了,作为儿子,他要守孝3年也就是27个月。在这期间,只有在父亲忌日这天,他才可以入寺进香,才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见到武则天。但仅有这样的机会还不够,前提是李治得在父亲忌日这天,选择去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进香。然而,皇家寺院林林总总,感业寺并非是李世民的陵墓和宗庙,如果他必须要去感业寺的话,那也得先给朝臣们一个理由。

李治是如何说服朝臣们的,我们不得而知。皇帝毕竟是皇帝,在某些时候,说话必须好使,尤其是当一个男人想见一个女人的时候,恐怕别人很难阻止得了。

永徽元年五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唐太宗去世—周年的时候,唐高宗举行隆重的祭典仪式,并来感业寺行香。祭祀完毕后,唐高宗李治要求见一见那个曾令他魂牵梦萦的女人武则天。冲破重重阻碍,他们终于见面了。他简直不敢相信,站在他面前的这个身体健康,面色红润的女子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迸发出美丽惊人的容光,眼含秋水,面若春桃,双颊的泪痕更为她增添了几分哀而不怨的风韵,恰似莲花出水。她头上戴着黑色的布帽,遮掩了她被削净的光头。她穿着灰色的布衣布裤,绑腿缠得整齐而简洁。虽然是一身出家人的打扮,但还是掩饰不住她青春的美丽线条。

武则天的眼睛清澈明亮,但目不斜视,仿佛视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她望着唐高宗,似乎满肚子委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便一个劲地抽泣起来。唐高宗见她这副摸样,想起贞观末年的往事,也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就这样看着,看着,时间在两人如火的炽恋中慢慢溜走。宦官不断催促,虽然两人难舍难分,但李治又不得不走。

晚风习习,寺院内清冷的钟声响起,是那样的凄凉。听着马车在浓郁的夜色中响起,武则天不禁掩面长泣。

在这个有很多人参加的祭祀仪式中,唐高宗李治竟然和寺院里的一个尼姑脉脉传情。且不说这个场合有多少旁观者,这个仪式有多么严肃,单只说这个和皇帝暧昧不清的女人的身份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

对于在绝望中的任何一个女子,都想抓住身边的救命稻草不放,目前惨淡的环境只要能改变一点也好。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次见面也许是她脱离苦海的唯一的机会。如果说这个行动是一种冒险,那么老死尼姑庵则相当于一种死亡。所以她宁可堵上一把,也不想终老于此。

自从这次见面之后,李治就经常借机跑到感业寺去见武则天。而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那些仰人鼻息的老尼只有开门的份。也许,对武则天来说,这就是权力的吸引吧。

谁说命运是上天注定的,谁说要想成功就得等待机会?武则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证明了一切,在面临终生为尼的暗淡前景时,她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沉底绝望,而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功地创造了她和李治见面的机会。李治的到来,说明他并不是薄情寡义、言而无信之人。他的到来,给武则天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她多么希望唐高宗能把她接进宫去,但她也知道,像她这样的人,要重入宫廷不大容易,只能静待时机。

“则天上位术”把握心理:不战而胜法

在与人交往中,如果善于使用赢心之道,就可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自古以来,欲成其大事者必善于赢得人心,赢得人心的过程既是一个生动地展示个人风采、个性能力的过程,又是一个争取人心以说服对方、争取人心以达到目的的过程。

从大处讲,军事上攻战征伐,政治上统御领导都需要攻心的谋略;从小处讲,交往中和睦融洽,办事中尽遂人意同样需要攻心的技巧。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把握人心呢?

(1)通过容貌、表情、言词、谈吐把握人心,抓住对方的喜乐哀愁,掌握其基本性格特征。

(2)通过服饰打扮、肢体语言把握人心,了解对方的收入和喜好以及其隐秘心理。

(3)通过兴趣、爱好及工作状态把握人心,了解对方的喜好和志向及工作能力。

(4)通过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把握人心,掌握对方的处世哲学。

总之,赢取人心之术,不仅是我们办成大事的必会心法,也是为人处世的成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