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11

第11章 百花竞艳,竭心邀宠——机会不一定偏爱有准备的人

尽管才貌双全的武则天使出浑身解数又是练书法又是训练狮子骢,但仍然得不到唐太宗的宠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说唐太宗钟情于太过完美的长孙皇后的话,那么同为才人的徐惠为何能够日渐高升,成为仅次于妃的九嫔之一呢?看来有准备的人也不一定能把握住机会。难道真是黄天要负苦心人吗?

带着梦想进宫的武则天,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可以说是费尽心机。看到李世民喜好政治、文史、书法和骑射,武则天就处处模仿,她是想和李世民有很多共同的语言爱好,这样可以离他更近一点。结果她的这种做法,却是弄巧成拙。

唐太宗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肯定有工作疲惫的时候。疲惫的时候,他想暂时忘掉国事彻底轻松一下。比如,他想有人能帮他捏捏后背揉揉肩,想和妻妾们聊聊家常,但这一切武则天给不了他。武则天巴不得时刻和李世民畅谈军国大事与理想抱负。在李世民面前,她张口是文史,闭口是哲学,根本不分时间,搞得李世民心烦意乱,疲惫不堪。

后来,她发现李世民酷爱书法,水平达到了专业水准,尤其喜欢临摹王羲之的书法。武则天的书法基础也不差,见李世民也喜欢这个,她为了讨好太宗,就整日地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真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她那婉转流畅的独特笔法、飞白,都有很大进步。虽然后宫习练王书者众多,但练到她那个地步的还真是不多。

武则天开始只是想以此为突破口,在这方面当皇帝的一个红颜知己。没想到,后来竟得以大成,成为她终生痴迷的爱好。她跟太宗一样到处征集王羲之的作品,爱之如狂,以至于现在人们还在为《兰亭序》究竟是被太宗带入昭陵还是被武则天带入乾陵而争论不休。

她的书法造诣极高,在书学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太宗首创以行书入碑,她则是第一次用今草入碑。太宗有《温泉铭》和《晋祠铭》传世,她的《升仙太子碑》也堪称精品。她在书法和文学上的才华是她日后赢得文学青年李治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练习书法,她也曾尝试通过驯马来赢得皇帝的赏识,但都没有成功。因为无论是书法还是驯马,对于皇帝来说,都只是业余爱好,不是正事。皇帝最爱什么呢?最爱江山。他需要一个能帮他坐稳江山的女人,而不是一个能陪他吃喝玩乐的人。

可惜,武则天的种种努力并没有引起太宗的兴趣。在漫长的10多年中,她五品才人的地位一直都不曾得以升迁。从14岁到26岁,贞观时期占据了武则天最美的青春年华,却也是她生命中最黯淡的日子。

相对于武则天的不幸,另外一个女人徐惠可就比她幸运得多了。

徐惠也是名门之女,乃大臣徐孝德的女儿,右散骑常侍徐坚的小姑,她不仅貌美,而且极聪明。据说她生下来五个月就能够说话,四岁即诵《论语》、《毛诗》,八岁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才名出众,才被太宗宣进后宫的。她和武则天的起点一样都是才人。

迫李渊退位,自己当上皇帝的。所以,玄武门历来为人所重,它的守将都非常骁勇年轻貌美、兼通文史的徐惠不仅知书达理,而且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因此很受太宗的青睐。她不仅是唐太宗业余时间的情感寄托,而且成了太宗政治上的内助,大有已故的内廷良佐长孙皇后之风。她关心着太宗政治的得失,每次见太宗有过,她便直言劝谏。唐太宗从她身上仿佛看到了长孙皇后的影子,所以倍加宠爱。

有一次,徐惠进看到唐太宗在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蒸蒸日上后,有点志得意满了,便觉得此风不可长,就给太宗上书,说:“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其用意是在劝诫唐太宗戒骄戒躁,保持革命本色。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希望皇帝能够善始善终。

唐太宗不愧为贤明君主,他对徐惠的这番忠言大加赞赏,很快就破格提拔徐惠为婕妤。徐婕妤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大事,很快又荣升为充容。从五品才人,到三品婕妤,再到二品充容也就是九嫔之一。徐慧前进了两大步,品级遥居于武则天之上,娇媚的武则天被聪慧的徐充容取代了。

不难看出,唐太宗喜欢温婉、典雅的女性。长孙皇后和徐惠都是有才情,懂得收敛的传统女性,在她们身上具备淡定和温婉的女性特质。她们对于人性中欲望、嫉妒这样的因素,懂得合理的压制和调节,所以深得太宗的宠爱。而武则天这个古代版的野蛮女友,仍有不成熟的一面。虽然她竭力邀宠,但没有选对切入点,不知道皇帝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很难得到皇帝的喜爱。

如何去面对命运中的大考验呢?有人采取破罐子破摔的办法,随意为之,不计后果;有人则咬紧牙关,奋力挺身,做到“三不”——不气馁、不放弃、不退缩。武则天便属于后者。

其实,在徐充容得宠的时候,原地踏步的武则天是不无嫉意的。所有的人都会以为她这朵美丽的鲜花被折断以后,一定会枯损,萎顿,绝望得痛不欲生。然而她并没有过于伤感、自暴自弃,不仅坚持着挺了过来,而且活得充实灿烂,有滋有味。

这便是她的能力,一种应变的生命力,一种在大起大落中承受极端屈辱而又不动声色的能力。她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所带来的羞辱和痛楚,一遍又一遍地检讨得失,磨砺着自己。后宫的超常之苦造就了武则天的艰忍,也造就了她不甘向命运屈服的意志与精神。同时,她的智慧和经验也在相应的增长。

“则天上位术”投其所好:深得人心法

投其所好就是迎合别人的爱好。要使别人对你的态度从排斥、拒绝、漠然处之到对你产生兴趣并予以关注,就需要最大限度地引导、激发对方的积极情感。“投其所好”实际上是一种引导和激发的过程。

第一,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要善于赞扬别人,善于从理解的角度真诚地赞美别人。而且要富于洞察力,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第二,善于寻找对方的“兴趣点”。俗话说:“得宠是人的本能嘛!”要想有所成就,在与人交往中必须先尊重别人,顺着别人的“兴趣点”去赞美他们,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重要的人物,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只有这样去迎合别人的兴趣,投其所好,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使行进中的事情达到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