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099

第99章 贾谊治安策(一)(1)

贾谊治安策(一)①

夫树国固②,必相疑之势⑨,下数被其殃④,上数爽其忧⑤。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⑥,亲兄之子⑦,西乡而击⑧,今吴又见告矣⑨。天子春秋鼎盛⑩,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日中必,操刀必割。”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有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仅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七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敌臣知陛下之不能也。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注释】①《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写于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六年)。西汉初期,诸侯王封地大,实力强,同汉中央政权存着尖锐的矛盾,他们经常发动叛乱,危及汉王朝的封建统治。贾谊预感到了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就多次向汉文帝出谋献策。《治安策》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里只节选了第一部分。文中首先指出了当时局势的危险性,提出对那些诸侯势力应当用“权势法制”打击他们,巩固中央集权。并提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势的具体措施,即实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缩小诸侯王统治的地盘,削弱他们的权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②夫树国固:诸侯国建立得很强大。夫,发语词。③必相疑之势:必然产生和朝廷相疑忌的形势。④下数被其殃:下,地方上。数,多次。被,遭受。殃,祸害。⑤上数爽其忧:上,指朝廷。忧,忧虑。⑥亲弟谋为东帝:亲弟,淮南王刘长,刘长是汉文帝的异母弟。谋为东帝,阴谋称帝。淮南在汉都长安的东部,所以说他“谋为东帝”。⑦亲兄之子:文帝兄刘肥的儿子济北王刘兴居。⑧西乡而击:向西面进攻。乡,同“向”。⑨今吴又见告矣:目前,吴王刘濞(bì)又被告发了。⑩春秋鼎盛:正当壮年。春秋,年岁。行义未过:实行仁义没有过错。德泽:恩德,恩惠。莫大:没有比这再大;最大。十此:十倍于此。少安:稍微的安定。傅相:官名,西汉时朝廷为封国任命的太傅和宰相。方握其事:正掌握着诸侯国的政权。大抵皆冠(guàn):大部分都巳成年。冠,戴帽子,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巳长大成人。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赐罢:赐准退职。丞尉:汉代诸侯国内县级文武官职。遍置:普遍安置。有异:有异于,与……不一样。(wèi):曝晒。割:宰割。安全:保全地方,巩固朝庭。堕:毁坏。抗刭(jǐng):杀头。季世:末代。尚:尚且,还。惮:担心,惧怕。匡:匡正,统一。曩(nǎng)时:从前,这里指汉高帝时。淮阴侯:韩信,刘邦称帝后封他楚王,因叛乱被降为淮阴侯,后又与陈豨(xī)勾结再次叛乱,被杀。王(wàng)楚:在楚为王。黥(qíng)布:高帝封其为淮南王,因武装叛乱,被高帝镇压。彭越:高帝封其为梁王,阴谋武装叛乱,被高帝废为庶人(平民),后被杀。韩信:战国时韩王的后代,汉朝建国后,被封为韩王,后因叛乱被杀,为与淮阴侯韩信相区别,故又称之为韩王信。张敖:赵王,曾与贯高勾结,阴谋杀害高帝,后被高帝镇压,降为宣平侯。贯高:赵相,勾结张敖杀害刘邦的阴谋失败后,被杀。卢绾(wǎn):高帝封其为燕王,后与陈豨勾结阴谋叛乱,被高帝镇压,逃往匈奴。陈豨)高帝时封其为阳夏侯。在代国为相国时与卢绾勾结,阴谋叛乱,后被杀。亡恙(艳g):无恙,没病。这里指健在。亡同“无”。殽(xiáo)乱:混乱。仄室:仄同“侧”,卿大夫妾生的儿子为侧室。豫席:豫,预先。席,凭借,依仗。中涓(juān)、舍人:官名。中涓是侍从官,舍人是办理内部事物的官吏。逮(dài):及,到。渥(wò):优厚。反者九起:指高帝刘邦时,韩王信、贯高、韩信、彭越、黥布、陈豨、卢绾、利几、臧荼等九起叛乱事件。非亲角材:没有亲自和他们比试过才能。角即“校(jiào)”。臣之:使他们臣服。身:亲身,亲自。一岁为安:一年的安定。诿:推托。疏:疏远。悼惠王:高帝之子刘肥。元王:高帝之弟刘交。中子:高帝之子刘如意。幽王:高帝之子刘友。共王:高帝之子刘恢。灵王:高帝之子刘建。厉王:高帝之子刘长。布衣昆弟:象百姓那样称兄道弟。虑亡不帝制:没有不想实行帝制。天子自为:自己做皇帝。擅爵人:擅自封给别人爵位。黄屋:古代天子专乘之车,黄绸做车盖,故称为黄屋。行不轨:行为不遵守法度。安:如何,怎么。天下圜视而起:皇亲国戚们都起来瞪眼怒视。悍:勇猛。冯敬:御史大夫,因告发淮南厉王刘长反叛之事,被刺客谋杀。领:管,管理。已然之效:已经成为事实。易其所以然:改变造成那种局面的根源。易,改变。袭是迹而动:按照这个样子起来叛乱。袭,因袭,继承。既有征矣:已经有了征兆了。其势尽又复然:那种已被平息的叛乱局势,又要重新出现了。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①,而芒刃不顿者②,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③。至于髋髀之所④,非斤则斧⑤。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⑥,而欲婴以芒刃⑦,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淮南、济北⑧?势不可也。臣窃迹前事⑨,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倚胡⑩,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已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他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一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无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有扁鹊,不能为已。

病非徒也,又苦跖戾。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惠王之子,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

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也,又苦跖戾,可痛哭者,此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