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042

第42章 叔向贺贫

《国语·晋语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①。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②;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③。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④;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⑤。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⑥。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惟无德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注释】①韩宣子:韩起,晋国的正卿。②栾武子:栾书,晋国的上卿。一卒之田:古称100人为卒。一卒之田,100顷。这是上大夫的俸禄。上卿的俸禄应有一旅之田500顷。宫:先秦时的居室都称宫室,秦汉以后,“宫”才专指帝王的住宅。③疚:弊病。④桓子:栾(yǎn),晋大夫,任下军元帅。⑤怀子:栾盈,晋国下卿。他父亲栾死后,其母叔祁与人私通,诬告栾盈阴谋作乱,因此被驱逐到楚国。⑥昭子:至,晋国正卿,恃军功自傲,被晋厉公杀死。

【译文】叔向去见韩宣子的时候,宣子正在为自己的贫穷忧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的虚名,而没有做卿的实际财产,没有条件跟卿大夫们交往,我正是为这忧愁。你反而向我祝贺,这是什么缘故?”回答说:“从前,我们晋国的上卿栾武子虽然没有100顷田地,家里连祭祀用的器皿都置备不起,但他能发扬美好的德行,遵守、执行国家的法度,使晋国的美名超过其他诸侯国。各国诸侯亲近它,戎、狄归向它,晋国也因此一直走在正路上。

由于他执行法度,没有差错,他也不会受到责难。可是到了武子的儿子桓子就不同了。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违反法度,任意妄为,放债牟利,囤货蓄财,本应遇到灾难,只是靠了他父亲栾武子的德行威望才度过一生。到了桓子的儿子怀子,一改他父亲的行为,而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这本来可以使他免遭灾难,可是由于受到他父亲桓子罪孽的牵连,因而逃亡到楚国。再说那位晋国的正卿昭子,他家的财富可以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的人在晋国的三军中担任将佐的占了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富有荣宠,在晋国骄慢奢侈不可一世。结果,他自己被杀,尸首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也全部被杀死在晋国的故都绛。要不是依仗财富飞扬跋扈,家八个人有五个大夫、三个卿,权势够大了,怎么会一旦被杀,竟没有人表示悲哀呢?这只是姓的太缺德了。“现在你有栾武子那样的贫穷,我认为你能施行他的德行,因此才向你表示祝贺。如果你不为德行还没建树忧虑,而为财富不足发愁,那我为你哀吊都恐怕来不及,还有什么祝贺的呢?”

宣子听了这番话就跪下来,向叔向叩头说:“我韩起可能走向灭亡时,你的话使我能生存下去。不只是我韩起一个人承受你的教诲,从我的祖先桓叔以下的子子孙孙,都要赞许你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