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039

第39章 展禽论祀爰居

《国语》

海鸟曰爰居①,止于鲁东门之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②。

展禽曰③:“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④,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⑤。其子曰后土⑥,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黄帝能成命百物⑦,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⑧。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⑨。

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⑩。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项,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

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煗。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筊。

【注释】①爰居:一种大型海鸟,栖息于海岛。②臧文仲:鲁国大夫,复姓臧孙,名辰。③展禽:即柳下惠,名获,字禽。④烈山氏:即神农氏,相传烈山为其出生地。⑤共工氏:相传为古代部落酋长,作过水官。伯:同“霸”。⑥后土:后句龙,黄帝时任土官。⑦黄帝:古代帝王,姬姓,号轩辕氏,相传为中原各族共同的祖先。⑧颛顼(z花nxū):古代帝王,黄帝之孙,兴起于高阳,号高阳氏。⑨帝喾(裤):古代帝王,黄帝曾孙,号高辛氏。⑩尧:古代帝王,帝喾之子,号陶唐氏。单:通“殚”,尽。仪:善。舜:古代帝王,姚姓,号有虞氏,继尧帝位。鲧(ɡǔn):禹的父亲。禹:夏朝君主,姒姓。又称大禹、夏禹。契(xiè):帝喾的儿子,相传为商代的祖先。辑:和。冥:相传为契的六世孙,为夏代水官。汤:商代开国君主,又称成汤。禘(dì):祭礼,在祭天的高坛祭祀天帝,以先祖配祭。祖:祭礼,在太祖庙祭五帝,以祖(王业奠基者)配祭。郊:按四时节令在京城四郊祭坛举行的祭礼,除天、地、神祗之外,以先祖中有功业者配祭。宗:在太祖庙中祭五帝,以宗(王业开创者)配祭。禘舜:疑为“禘喾”之误。幕:舜的后代虞思,为夏代诸侯。报:报德的祭祀。杼(zhù):夏君主,为少康之子。上甲微:契的后代,商汤的六世祖。高圉(yǔ):周的祖先,为稷的十代孙。太王:高圉的曾孙古公亶父。煗:同“暖”,暖和。柳下季:即展禽,季,兄弟排行中最小的。茭(cè):同“策”,古代写字的竹片或木片。

【译文】有一只叫“爰居”的海鸟,在鲁国都城东门外,停落了两天了。臧文仲叫都城的国人去祭它。

展禽说:“臧孙处理政事越礼了。祭祀是国家的大礼,而礼是政事成功的根据。所以,必须谨慎地制定祭祀制度作为国家的常法。现在,无故增加祭祀,这是施政所不应该做的。

“圣王制定祀典的原则是:立法施于万民,就祭祀他;以身殉职的,就祭祀他;以自己的劳苦奠定国家基业的,就祭祀他;能够抵御大灾难的,就祭祀他;能消除祸患的,就祭祀他。不属这类情形,不在祭祀之列。从前烈山氏统治天下的时候,他的儿子叫柱,能种植各种庄稼和蔬菜。夏朝兴起以后,周族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国家把他们作为谷神祭祀。共工氏称霸九州时,他的儿子叫后土,能够治理九州土地,所以,把他尊为土神祭祀。黄帝能够定百物之名,从而使民不惑,并供给国家赋用。颛顼能继承黄帝的功业。帝喾能据日、月、星运行的规律来安定百姓。尧能够公平地执法,以使民向善,舜为民事劳苦而死在苍梧的野地里。鲧用堵塞的方法治理洪水,因失败而被杀;禹能以德行完成其父鲧的事业。契在尧时担任执掌教化的司徒,而百姓和睦。冥任水官,辛劳尽职,最后淹死在水里,汤以宽厚的政治治理百姓,除去了邪恶的桀王,稷辛苦地种植百谷,最后死在黑水之山。文王因文德而著称于世,武王铲除了人民的祸根商纣王。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祖祭颛顼;郊祭尧,宗祭禹。夏后氏禘祭黄帝,祖祭颛顼;郊祭鲧,宗祭禹。商人禘祭帝喾,祖祭契;郊祭冥,宗祭汤,周人禘祭帝喾,郊祭后稷,祖祭文王,宗祭武王。舜的后代幕,能继承颛顼的德业,有虞氏的后裔对他行报祭。禹的后代季杼,能继承禹的德业,夏后氏的后裔对他行报祭,契的后代上甲微,能继承契的德业,商人的后裔对他行报祭。稷的后代高圉及高圉的曾孙太王,能继承后稷的德业,周人对他们行报祭。总之,禘、郊、祖、宗、报,这五种祭礼,都属于国家的祭祀之典。

“再加上社神、稷神、山川之神,都是对人民有大功的;古代圣哲和道德高尚的人,是民众所信赖的;天上的日、月、星,它们是人民仰望的;大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人民赖以生息的;以及九州的名山、大川、巨泽,它们是生产财富的。不是这些,就不在国家的祭祀典礼之内。

“现在,海鸟飞来,自己不了解它而去祭它,以此为国家的祭典,很难说这是仁德和聪明。仁爱的人重视功德,聪明的人注重处理事情的方法。没有功德而祭,不合于仁;不明白而不请教别人,这不是智。如今这海上大概将发生什么变故吧?大海中的鸟兽,往往知道躲避变故。”

这一年,海上多风暴,冬季很暖和。

臧文仲听到柳下季的话,说:“确实是我的过错啊,季子的话不可不取法。”于是听人将展禽的话记在竹筒上,共抄写了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