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103

第103章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2)

【注释】①捐子之之心:舍弃让国给子之的心。子之,战国时燕王哙之相。哙极信任子之,让位给他,燕国大乱,齐趁机而入。捐,舍弃。②而不说田常之贤:不喜欢田常的才能。田常,春秋时齐简公之臣,杀简公而立平公(简公弟),做了平公的国相。五年,独掌国政。后来齐终被田氏所篡夺。贤,这里着重指才能。说,同“悦”,喜欢。③封比干之后:据说武王伐纣后曾封比干之子。后,后代。④修孕妇之墓:纣曾剖孕妇之腹。这里是指武王给被纣王杀死的孕妇修墓。⑤覆:遮盖,掩蔽。⑥夫晋文公亲见其仇,而强伯诸侯:晋文公亲近他的仇敌,却能称霸诸侯。仇,指寺人(宦官)披,晋文公重耳为公子时,献公派寺人披去杀重耳,斩去重耳的袖子。后来重耳归国为君,晋臣吕甥、郤芮(ruì)要杀他,寺人披谒见重耳告密,使重耳免于难。这里即指此事。⑦仇:指管仲。齐襄公死后,鲁送公子纠归国,桓公小白由莒国先入,齐鲁交战。在战斗中,管仲曾射中桓公的带钩。后来桓公以管仲为相,齐国遂霸。匡,拯救。⑧不可以虚辞借也:不可借用空话。借,借用。虚辞,空话。⑨卒车裂之: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牛和马驾车分裂人的身体。商鞅变法,对贵族宗室伤害很大。孝公死后,商鞅被处车裂之刑。⑩种: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禽劲吴:捉住了灭掉了强大的吴国。禽,同“擒”,捉住。这里引申为灭掉的意思。遂诛其身:诛,杀。其,代指文种。孙叔敖:楚人,曾三次任楚庄王的国相。《史记·循吏列传》说他三次为相而不喜,因为他知道是靠自己的才能得来的;三次免去相也并不悔,因为他知道并不是自己的罪所造成的。於(wū)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据说,楚国曾派使者用重金请於陵子仲任楚相,於陵子仲拒绝了,并带妻子逃走,为人灌园。怀可报之意:怀着让人可以报答之意。邹阳这里是要梁王推诚待士。披心腹,见(xiàn)情素):披露心腹,以真心示人。见,表现。素,同“愫”,真情。情素,真情实意。堕(duò)肝胆:肝胆涂地。堕,落下。终与之穷达:始终与士同甘苦、共命运。无爱于士:对士毫不吝啬,则桀(jié)之犬可使吠(fèi)尧:那么可以使桀的狗对着尧帝叫。跖之客可使刺由:可以派跖的宾客去刺许由。由,许由。据说尧想把天下让给他,他退而隐于颍水之北,箕山之下。尧又招他为九州之长,许由听说后认为玷污了他的耳朵,于是洗耳于颖水之滨。假:凭借。资:能力。湛:同“沉”。要(yāo)离燔(fán)妻子:要离,春秋时吴人。公子光(即吴王阖(hé)闾)杀吴王僚而自立,当时僚之子庆忌在卫,公子光派要离前去刺杀。要离为了能够接近庆忌,请公子光伪加罪于他而烧死了他的妻子。燔,焚烧。眄(miǎn):斜视。蟠木根柢(dǐ),轮囷(qūn)离奇:蟠木,屈曲的树。柢,树根。轮囷,离奇,盘绕屈曲的样子。万乘器:万乘,指天子。器,指供使用和玩赏的器物。容:雕饰。怨结:结怨。游:游扬。树功而不忘:树立功劳,并且永远不忘。贫羸(léi):穷困瘦弱的身体。羸,瘦弱。挟伊管之辩:有伊尹、管仲的辩才。怀龙逢(péng)、比干之意:怀了龙逢、比干的忠心。龙逢,关龙逢,夏代的贤臣。桀无道,龙逢强谏,被桀杀死。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这就是使布衣之士甚至起不了枯木朽株的作用了。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圣王治理天下,应该与陶工转钧一样,自有权衡。钧,陶工制陶器时放在模子下面能够旋转的工具。不夺乎众多之口:不受众多言论的影响而改变。夺,受影响而改变。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中庶子,官名,太子的属官,职如侍中。蒙嘉,人名。荆轲到秦国后,赠蒙嘉重礼,蒙嘉替他在秦王那里说了好话,荆轲因而得见秦王。匕首窃发:荆轲见到秦王,进献樊於期的头和燕督亢地方的地图。地图内藏有匕首。荆轲展开地图给秦王看,趁机刺秦王。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周文王在泾水、渭水打猎,把吕尚载回,因此王于天下。泾谓,二水名,都在今陕西省。吕尚,姓姜,因祖先封于吕,所以称吕尚。吕尚钓于渭水,文王出来打猎,遇见了他,与他交谈,知道他是贤者,和他一道乘车回去。后来吕尚辅佐武王而有天下,封于齐。秦信左右而亡:秦国因信了左右的话而灭亡。这里是夸大之辞。周用乌集而王:周朝用了偶然相识的贤人而作了天下的王。乌集,象乌鸦那样猝然聚合,这里指乌集之人,即素不相识的人,指吕尚。以其能越挛拘之语:因为他能超出固定的语言。挛,超出。挛拘,沾滞,固执。域外之议:就是不受任何局限的议论。昭:光明。旷:宽广。牵帷墙(qiáng)之制:受臣妾的制约。帷墙,指近臣妻妾。制,制约。不羁(激):不受束缚。骥(jì))好马。皂(zào):牲口槽。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这是鲍焦所以要对世俗嫉愤的(原因)了。鲍焦,周时隐士。相传因不满当时的政治,抱木饿死。不以私污义:不拿私情玷污公义。污,玷污。底厉名号者:底,同“砥”。砥、厉,都是磨刀石。这里用如动词。砥厉名号,指修身立名。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所以有村名叫“胜母”的,曾子不进入。曾子极孝,以为“胜母”(胜过母亲)之名不顺,所以不进去。邑(yì)号朝歌,墨子回车:邑,城镇。号,名。朝歌,殷的故都,在今河南汤阴县南。纣曾作乐叫“朝歌”。《墨子·非乐》认为朝歌就是早晨唱歌的意思,而早晨不是唱歌的时候,所以回车不入朝歌。寥廓:极高大的样子。笼于威重之权:被威重的权势所驾驭、笼络。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改变态度来事奉谄谀的人。回面,掉转面孔,指改变态度。则士有伏死窟(kū)穴岩薮(sǒu)之中耳:那么士人只有倒毙在深山穷谷之中罢了。薮,湖泽。

【译文】邹阳跟从梁孝王交游。他很聪明而有谋略,性情慷慨,不同流合污。他的地位在羊胜和公孙诡之间。羊胜等人很恨他,便在梁孝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孝王很生气,就把邹阳交给狱吏治罪,打算要杀死他。邹阳就从监狱里上书说:“我听说:‘忠心的人没有不得好报的,守信的人不会被人怀疑。’我常常以为这话很对;(从现在的情形来看)这仅仅是空话罢了。从前,荆轲仰慕燕太子丹的恩义,(去为他刺杀秦王的时候,)白色长虹穿日而过,太子丹还怕他不去;卫先生为秦国谋划长平之事时,天上的太白星侵蚀了昴星,秦昭王还怀疑他。(这两个人的)精诚感动了天地,却不能被两位君主所信任,难道不可哀吗!现在我十分忠诚地把计议说尽了,希望大王了解。可是您的左右不明(我意),终于听从了狱吏(对我)的审讯,使我被世人所猜疑。这样,就是让荆轲、卫先生再生,也不会被燕太子丹和秦昭王所了解啊,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事。从前楚国的玉人卞和献宝,楚王对他用了刖(yuè)刑;李斯尽了忠心(劝谏胡亥),胡亥杀了他。所以(有识之士就学)箕子假装疯癫,接舆避世隐居,就是因为怕遭到祸殃啊。希望大王考虑玉人和李斯的心意,而不要象楚王和胡亥那样偏听偏信,不要使我被箕子、接舆笑话。我听说比干被剖心,子胥(的尸身)被装进口袋沉到江里,我当初还不相信此事,现在才知道这确是实情,希望大王仔细了解,对我稍加怜惜。“俗话说:‘相识多年,直到头发白了,还和新交一样;在路上相遇,停车交谈,就好象有多年交情一样。’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相知与不相知的缘故啊。所以,(遭陷害的秦将)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愿把自己的头借给荆轲,来为太子丹效劳;王奢离开齐国去魏国,登城自刎,因而退了齐兵,保存了魏国。王奢、樊於期和齐秦并不是新交,与燕魏也不是旧交;他们所以离开齐秦,为燕魏两君而死的道理,是因为这种行为合于他们的志向,他们是十分羡慕道义啊。所以当苏秦不被许多诸侯国所信任的时侯,就做了燕国的尾生。白圭做中山将时失守六城,逃到魏国,却能替魏攻取中山。为什么?实在是因为能够相知啊。苏秦作燕国的宰相,有人在燕王面前说他的坏话,燕王却(对那些人)按剑大怒,反而把骏马肉赐给他吃;白圭因攻取中山而得显贵,有人在魏文侯面前说他的坏话,文侯(反而)赐给他夜光之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两君两臣,都能开诚相见,彼此相信,怎能因为没有根据的话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呢?所以女子不论美丑,一入宫,便受忌妒;士人不论好坏,一进朝廷,便受忌恨。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了膑脚的刑罚,终于做了中山国的宰相;范睢在魏国折断了肋骨,敲去了牙齿,终于做了秦国的应侯。这两个人都能相信自己必然成功的计划,摒弃了朋党的私情,坚持了独自的交往,所以就难免成为别人嫉妒的对象。申徒狄自沉于雍州的河里,徐衍背了石头自投入海,(虽然)为世俗所不容,仍按照道义不肯随便采取结党于朝的手段,来移动国君的心意。所以,百里奚(虽然)在道路上乞食,秦穆公却委托他办理国政;宁戚在车下喂牛,齐桓公举他做大夫。这两个人难道素来在朝上做官,靠左右的人说好话,然后两个国君才用他们的吗?(不过是)心相感应,行为相合,象胶漆一般的坚固,象兄弟一样不能离间,怎能因众人的议论而迷惑呢?所以偏听便生奸邪,独任一人便要出乱子。从前鲁国国君听了季孙的话,赶走了孔子;宋国国君用了子冉的计策,囚禁了墨翟。象孔子、墨子那样的辩才,也不能免于被人谗毁,然而宋鲁两国到底因此而危亡。为什么呢?因为众人的议论可以销熔金石,积久的谗言可以熔化骨肉。秦国用了戎人由余,称霸中国;齐国用了越人子臧,威、宣二王因此强盛。这两国哪里会被世俗所牵制,被一面之辞所束缚呢!

公正地听取(意见),各方面观察事物,就可以成为当世明察的典范。所以意见相合,互为仇国的吴越也可以变为兄弟,由余、子臧就是这样的;意见不合,那么骨肉也可变为仇敌,丹朱和象(对于尧与舜)、管叔和蔡叔(对于周成王、周公)就是这样的。现在的君主如果能做到齐王、秦王的明察,不学宋鲁两君的偏听,那么五霸不能和他相比,而三王(这样的圣君)也容易做到了。所以,倘若圣王觉悟了,放弃让位于子之的打算,厌弃田常那虚假的贤明,封比干的后代,修孕妇的坟墓,功业便可盖天下,这是为什么?因为求善的心总是没有满足的缘故。晋文公亲近他的仇敌而成为诸侯的霸主,齐桓公用了他的仇人(管仲),却能整顿天下。为什么呢?

(这是)慈爱仁厚,殷勤恳切,有一颗诚挚的心,而不是只说空话。至于秦国用了商鞅之法,东面削弱了韩国、魏国,成为天下的强国,最后却把商鞅车裂了;越国用了大夫文种的计谋灭掉了强大的吴国,并称霸中国,却把文种杀了。所以孙叔敖三次辞去宰相毫不懊悔;於陵子仲拒绝了三公的爵位,替人浇园子。现在,君主如能去掉骄傲之心,怀着让人可以报效之意,披露心腹,抱着诚意,肝胆涂地,广施厚德,始终与士同甘苦,共命运,对士毫不吝啬,那么桀犬可以使它吠尧,盗跖的客可以使他刺杀许由了。何况拥有国君的权柄又有圣王的能力呢?既然如此,那么荆轲任七族被杀绝,要离让妻子被烧死,(这样效忠君王的事也不算什么),哪里值得向大王谈呢?“我听说:明月之珠,夜光之璧,黑夜里抛在路人身上,人们没有不按剑怒目斜视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东西)无缘无故就到了他的面前。屈曲的树根,盘绕离奇,却做了天子使用的器物,这是因为左右的人替它雕饰而成。所以无故而到面前的东西,即使是随侯之珠、和氏之璧,也只能结怨而不会得到好感。假若有人事先替它宣扬,那么枯木朽株(般的人)也可以建立功劳而使世人不忘。现在天下的贫寒的读书人,身处穷困疲惫的境地,虽然有尧舜的(治国)谋略,有伊尹、管仲的辩才,怀着龙逢、比干的忠心,但若从来没有得到象树根那样的雕饰,没人推荐,虽然费尽精力,想把忠心献给当世的君主,而君主也一定仍旧照着那按剑怒目斜视的样子来对待,使得穷苦的读书人起不了枯木朽株的作用。所以圣王治理天下,应与陶工转钧一样自有主张,而不受卑下的语言所牵动,不因种种舆论而改变。秦王听了中庶子蒙嘉(为荆轲说)的好话,就相信了荆轲,却是图穷匕现;周文王在泾渭打猎,把吕尚载回,因此称王于天下。秦王信任了左右(宠臣)的话而亡了国,周文王用了偶然相识的贤人却称王于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能排斥固执的言语,不去附和(那些)放肆的议论,只留心于正大光明的道理。现在的君主沉溺在奉承、献媚的话里,受臣妾的牵制;使不受约束而有才学的人和牛马同槽,这就是鲍焦对世俗表示激愤的缘故。“我听说穿戴讲究而入朝的人,不因私情而玷污道义;修身立名的人,不因私欲而损害德行。因此,有村名叫‘胜母’的,曾子就不进去。城名叫‘朝歌’的,墨子就掉转车头。现在要使天下目光远大的读书人,被威重的权势所控制,被显贵的地位所胁迫,改变态度来侍奉谄媚阿谀之人,以求亲近于左右,那么读书人只有倒毙在深山穷谷中罢了,哪里有竭尽忠心而跑到宫阙中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