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101

第101章 晁错论贵粟疏

晁错论贵粟疏①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②,织而衣之也③,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④,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⑤,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⑥。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⑦,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⑧,而蓄积未及者,何也?地有余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⑨,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⑩,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岁终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半价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拽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足用,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注释】①《论贵粟疏》又名《重农贵粟疏》,作者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帝刘恒时为博士,兼太子家令。景帝刘启时升为御史大夫。景帝时因主张削减诸侯封地以巩固中央统治,为诸侯所仇视。后吴、楚等七国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抗朝庭,晁错被景帝处死。西汉初期,统治阶级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让步的措施,但并没有真给农民多少利益,实际仍是少数地主、商人聚敛了大量财富。文帝时,地主、商人势力日益兴起,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农民破产,生活日益困苦。阶级矛盾趋于尖锐,同时也扩大了地主与商人之间的矛盾。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晁错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上了这个奏议,提出重农贵粟的主张和办法,表现了他重农抑商的思想,被文帝采纳,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作用的,但这些主张的出发点还是为巩固帝王封建统治的。文中有些轻视劳动人民的话,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观点。②食之:给他们吃。③衣之:给他们穿。④九年之水:传说尧时曾闹洪水,禹治水九年,治平了洪水。⑤无捐瘠(jí)者:没有流离失所和贫困的人。捐,遗弃。瘠,瘦,贫瘠。⑥备先具:早有准备。⑦不避禹汤:不比禹和汤的时代差。不避,不让,不亚于。⑧亡:同“无”,没有。⑨山泽:山林水泽。⑩地著:在一个地方扎根。甘旨:精细的食品。薄赋敛:减轻租税。仓廪(lǐn):粮仓。牧之:统治、管理他们。以上用之故也:因为在上者(统治者)爱好而提倡的缘故。劝:鼓励。轻资:轻便的财物。聚于力:聚在一起需要人力。中人弗胜:中等劳力不能担负。治官府:修建官府。给徭役:应官差。吊死问疾:吊唁死者,看望病人。养孤长幼: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不时:时时,经常。倍称:取一偿二为倍称。鬻(欲):出卖的意思。坐列:开店或摆摊。操其奇赢:操,掌握。奇,稀有。赢,多余。对稀有的货物囤积等待高价出售,对多余的货物廉价买进,即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粱:上等好米。阡陌:田间小路,这里是田地的代称。以利相倾:用金钱互相结交。遨:逍遥自在。冠盖:车上的伞盖。坚:坚固的车。肥:肥壮的马。履丝曳(yè)缟(gǎo):穿丝鞋,披着丝绸的长衣。乖迕(wǔ):相违反。县官:朝廷,官府。渫(xiè):分散出去。损:减少。车骑(jì)马:装备齐全的战马。复卒:免除兵役。复,免。十仞(rèn):八丈。古代八尺为一仞。汤池:以滚开的热水为护城河,使敌人不能接近,比喻防护严固。五大夫:汉代第九等爵。相去:相差,相距离。擅(shàn):专有。塞(sài)下:边塞,边防地区。

【译文】在圣明的君主统治下,百姓不受冻挨饿,不是君主自己能够种出粮食给百姓吃,织出布给百姓做衣服穿,这是因为他给百姓开辟了生资发财的路子。尧、禹的时候有九年的水灾,商汤的时侯有七年的旱灾,可是国内没有流离失所和贫困的人,就是因为粮食储备多、预先做了准备的缘故。现在国家统一了,土地和人口的数量都超过了禹、汤时代,再加上多年没有发生水、旱天灾,可是积蓄却没有禹、汤时代充足。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现有的土地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百姓还有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能够种植谷物的荒地没有全都开垦出来,山林水泽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无业的百姓没有都回农村去务农。百姓贫困,就要出奸邪的事。贫困产生于财物不足,财物不足是由于不发展农业生产,不发展农业生产,百姓就不会在农村扎根,不在农村扎根就会轻视家庭、离开家乡。百姓就象鸟兽一样,即使有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和残酷的刑罚,也是禁止不住他们的。寒冷的时候,来不及去挑选又轻又暖的衣服;饥饿的时候,顾不得去选择甘甜的食物;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也就不顾廉耻了。一天只吃一顿饭就要感到饿,到了冬天不添置衣服就要受冻,这是人之常情。肚子饿了没有吃的,身上寒冷没有衣穿,即使是慈祥的母亲也留不住他的儿子,国君又怎么能控制住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让百姓耕种五谷,种桑养蚕,减轻租税,多多储存粮食,用来充实粮仓,准备水旱之年使用,这样,君主就可以控制住百姓了。百姓全靠君主来统治管理他们,他们追求利益就象水向低处流一样,哪管什么东南西北。珍珠、玉石、黄金、白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可是大家却把它们看得很贵重,这是因为在上之人使用它。这些东西分量轻,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走遍全国,不愁吃,不愁穿。可这样就会使大臣轻易地背离他的君主,百姓很容易离家而往他乡,就会使盗贼得到鼓励,逃亡的人得到轻而易带的资财。粮、棉等物是从土地上经过一定的季节生长出来的,是靠力气把它们收聚在一起的,这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办到的。好几石的重量,普通人都搬不起来,坏人是不搞这些东西的。可是一天得不到这些,人就要挨饿受冻了。所以,贤明的君主是重视五谷而轻视黄金、玉石的。现在一户五口人的农民家庭,最少要有二人去服劳役,他们只能耕种不到一百亩的土地,一百亩地的收成不过一百石粮食。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管理、秋天收割、冬天储藏,还要砍柴、修公房、出公差,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躲避暑热,秋天不能躲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寒冷,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一年当中还要忙于私人之间的送往迎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儿,教育幼童,他们是多么辛苦啊!况且再遇到水旱灾害,官府横征暴敛,赋税频繁,朝令夕改,变化无常,农民所受之苦就可想而知了。有谷物的家庭只好按半价把谷物卖掉换得钱来纳税,没有钱的就去借高利贷,于是有卖房卖地的,有卖儿卖女的,他们这样做是因为要偿还借款啊!而那些大商人一方面大量储存东西,一方面加倍提高借款的利息;小商人则摆摊贩卖。他们大搞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牟取暴利,整天在街市上游逛,利用朝廷对这些东西的急切需要,成倍地抬高了价格。所以,这些人中,男的不耕种土地,女的不养蚕织布,可他们却穿着华丽的彩绸衣服,吃着好米大肉;没有农民的辛苦,却能得到土地上的收获。他们凭借着资财的富厚,勾结王侯,势力超过了官吏。他们用金钱来互相结交,千里大地,到处遨游,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他们乘好车、驾肥马,脚穿丝鞋,身披绸衣,这就是商人剥削农民,致使农民流浪逃亡的原因啊!现在法律上虽然轻视商人重视农民,可是商人已经富贵起来了,农民却贫困了。因此,主上所轻视的,世俗则认为尊贵;法律上认为尊贵的,官吏却看不起。上下相反,善恶颠倒,这样,想要国家富强、法令建立,是办不到的。

现在的任务,没有比让百姓务农更重要的了。要想让百姓务农,在于重视粮食,重视粮食的办法,便是使老百姓以纳粮多少作为赏罚的标准。现在号召全国百姓纳粮给官府,可以被封官,可以免除罪过。这样,富裕的人有了官爵,农民有了钱财,粮食便有所分散了。能够纳粮受爵的,都是有余粮的人。拿余粮来供君上使用,就可以减轻贫民的赋税,这就叫拿富裕的来补充不足。号令一发出,百姓就有利可得了。这样顺应民心,好处有三点:一是能够满足君上所用;二是可以减少百姓的赋税;三是鼓励农民耕种。现在发布命令,百姓有一匹装备齐全的战马,可以免除三个人的兵役。战马是国家的武器装备,所以可以用来免除兵役。神农教导说:“有十仞高的石城,百步宽的护城河,守城兵士百万,可是没有粮食,那也是不能守住的。”由此看来,粮食,对于君主是有很大用处的东西,它是治国的根本。让百姓纳粮受爵,封赏他到五大夫以上,才不过免除了一个人的兵役,这对朝廷的贡献和有战马的人相比较,要大得多了。封爵,是君上所独有的权力,任你口说,想封多少就封多少。粮食,是百姓生产出来的,年年耕种,年年收获。得到高爵和免除罪罚,是人们所特别向往的,如果让天下的人把粮食输送到边境上,用这来受官爵、免罪罚,那么过不了三年,边塞上的粮食就一定会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