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图文科普-看不见的世界
45117700000028

第28章 人从何处而来

人从何而来?生命的起源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人类。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是在美丽的神话还是在宗教,都是认为神创造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生灵。而且从神造物那天起他们就是那个样子,从来没有改变过。

19世纪前期,英国在农牧业育种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仅葡萄的品种就有700~1000个,牛的品种也有400个。这一切让人们怀疑物种不变论,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1831年12月7日,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年仅22岁。他随“贝格尔”号英国战舰出发,进行了历时5年多的环球航行。

生物学家达尔文

在航行中,达尔文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和化石,也观察到了许多自然界物种变化的现象。他在途中曾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一种古代动物化石与现在南美洲犰狳很相似,但体积却相差很大。这些事实只能用进化的观点来解释。

在返回英国后的20多年里,达尔文继续收集和整理资料。经过潜心研究,他于1859年发表了不朽的科学名著《物种起源》。书中首次以大量事实和系统的理论论证了生物进化的规律。这一理论认为:生物的最初形态是非生物,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而来的。现代生存的各种生物拥有着共同的祖先。在进化的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生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达尔文指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主导力量。那些发生细微不定变异的生物个体,如果适合当时外界环境条件就可以生存下来,并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逐渐使这种变异发展成为新的物种;如果不适合,就不能生存下来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1871年,达尔文又发表了《人类的由来及其性选择》。书中描述了人类整个进化的过程。他的结论是:“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某种古老、低级、早已灭绝了的生物的子孙。”

达尔文关于进化过程的图示

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的统治地位,因而受到了当时反动教会势力和宗教神学家的猛烈抨击,他们宣布达尔文是“罪犯”,辱骂进化论是“畜牧的哲学”。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给予了进化论很高的评价。他把它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并列为19世纪的三大自然科学发现。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等科学家、思想家的也支持达尔文的学说,他们为进化论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赫胥黎不仅热情捍卫和宣传进化论,甚至在将人类纳入生物界进化谱方面比达尔文更激进。他被后来人誉为“达尔文斗犬”。赫胥黎最先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确定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1893年,他发表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3年后被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以《天演论》为名译成中文出版。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对当时我国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