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4510700000009

第9章 毕业头三年,每天和谁一起工作很重要!(2)

我在美国认识的第一个“制造自己人生悲剧”的家伙叫作诺瓦克,他是得克萨斯州人,在华盛顿已待了六年,包括大学在内,所以他偶尔以华盛顿人自居,就差见人就说“我是特区人”。诺瓦克比我早到公司1年半的时间,但他显然还不清楚如何才能赢得同事和上司的尊重,尤其是那些公司元老的青睐。就像所有的自恋者一样,他不但瞧不上在自己之后才入职的新同事,而且对公司元老充满鄙夷。

在一次部门会议上,当时的负责人奎恩斯让他把自己正在进行的项目做一次汇报,以便听取项目小组成员的意见,看目前的营销策略是否还有更改的必要。我们经常会进行此类工作步骤,以便集思广益。但是,自恋的诺瓦克认为这是上司对他的不信任,而他自认是不需要任何“指导”的,尤其是坐在他身边的这些“不学无术”的家伙。

所以,诺瓦克不高兴地说:“头儿,我单独向你汇报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讨论计划细节。我可以在散会后给你发一封邮件。当然,也可以转发给同僚让他们看看。”

奎恩斯很不高兴,但没有第一时间发作。他“哦”了一声,大声说:“看来你根本不需要同事的协助?那你就自己做好了,我相信你能够给公司一个完美的结果。”

“没错,头儿!”诺瓦克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向他逼近,反而坚定地回答。

悲剧这才刚刚开始,仅仅一周后,诺瓦克就遇到了大麻烦。客户决定降低营销成本,本来计划给我们的资金被砍掉了30%,而这在诺瓦克的工作规划中并没有被列入应急预案中,他对此完全没有准备。巧合的是,在那次会议上,奎恩斯专门询问了这个问题,问他是否做好客户临时削减预算的准备,当时诺瓦克的回答是:“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我已做了详细沟通。”

所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诺瓦克本来就是一名新人,现在被拿掉了项目经理的头衔,成为了一名蓝衣员工(穿着蓝色工作服在街头干杂活的一线职员),工时长,很辛苦,而且薪水也被调低。用奎恩斯的话说:“这是对他自大的惩罚。”

总有一些人瞧不起自己的前辈,看不上那些经验丰富的同事,认为自己不需要跟他们搞好关系,也没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获得他们的帮助。同时,如果别人的话是他不喜欢的,他就认为这个家伙很刻薄;如果别人的行动让他感到不舒服,他就觉得这是刁难。好像自己的能力完全没有问题,那些老家伙都在嫉妒他,针对他。

于是,他怀着自恋的情绪在工作中将自己封闭起来,和同事、上司对立。长此以往,他获得的将不是前辈的帮助,也不可能迅速吸收同事的经验,而是逐渐被排挤出工作的核心,离自己的职业成功越来越远。

脱颖而出的关键力量

职业生涯发展协会(CCDA)的相关研究中心抽样了500名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士,然后对他们进行了一个有趣的调查。

“为了让你在职场新人中脱颖而出,你觉得下面哪三项最为关键?”对于这个问题,抽样中心给出了一份选项清单,例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积极的职业态度”“找到自己的天赋”等等。被调查对象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出自认为最重要的几项。

最后的调查结果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发现,但是研究人员通过对职场新人(0-3年占51.2%)和老人(3年以上,占到了47.8%)的选择做比较,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对于最重要的三项素质选择中,新人们给出的答案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拥有核心的硬技能”和“认可的行业与职位”。可这三项选择在老人的表格里却分别排在了第2、第6和第5名。职场老人的选项是什么呢?排名第一的是“积极的职业态度”,第二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则是“良好的职业习惯”。他们认为这三项是工作中最重要的。而在新人的选择中,这几个选项分别排在了第8、第1和第10名。

由此可见,新人与前辈在对工作的认知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或者说并没有什么错误的选择,但是很显然,新人需要综合前辈的这些选项,去参考他们的标准,并从中获得有益于自己的力量,帮助自己在职业竞争的初期就可以脱颖而出,而不是到了一定的岁数才自然地改变看法。

新人总是将良好的技能和知识作为职业成功的首要因素,而且注重行业的认可度和职位性质。但是职场前辈经过了入职后的摸爬滚打,发现了那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积极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习惯等,这被他们认作自己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至于“职业定位”以及“认可的行业”则成为了次要的东西——事实也是如此,在决定我们能否做好一项事业的长期条件中,最重要的经常是一些宝贵的职业品质,而不是你的能力到底怎样。

为什么新人和前辈对于工作的判断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双方的认知存在巨大的不同

新人通常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心怀理想,没有工作经验。这些人的事业刚开始起步,就像诺瓦克那样,他们更容易把工作认为自己的学生生涯的后续延伸,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这样的认识——我应该能力高,专业好,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并且,只要我能力强,知识储备足,我就可以搞定一切。

但是,职场前辈们早已经度过了这个年少轻狂的阶段,在相当一段时期的工作磨炼中,他们已经明白学校生涯和工作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平台,再强的人也需要从零开始,面对一个新挑战。那么,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自然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拥有多少知识。

●真正的卓越技能,是工作以后才能学到的

一旦你开始了工作生涯,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失效,就像过期的牛奶一样。大学一毕业,就有40%的知识被淘汰,而余下的60%中,大概能派上工作用场的不会超过20%。大学的专业优势对我们职业的支持度最多只能维持半年,通常三个月过后,很多人就会感觉力不从心,技能匮乏。至于学历方面的优势,像硕士、博士等最多也就维持三年。

这并非告诉你学历不重要,而是你必须明白,在工作中需要建立新的战场,做好重新再来的准备。那些对工作有效的技能,只能进入职场多年以后才能学到,所以,你需要前辈的指点,也需要他们的提携,帮助你尽量拥有这些技能。

●适合的工作重要,还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要?判断并不相同大多数的新人会认为找到匹配自己的工作和职位是重中之重,所以会过度看重定位问题,恨不得一下子找到终身职业,然后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但是老人们显然吃过了太多的亏,摔了太多的跟头,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工作都需要时间检验才能发现是否合适。也就是说,你首先应该肯干,积极地干,积累经验,保持积极,如此才能有机会、有实力匹配想要的职位和工作。

这意味着,新人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匆忙地做出重大判断。在进入职场的头几年,初期定位根本不算什么,而是你是否能够挤进去,拿到入场的门票。这也表明,不要急于判断一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而是要沉下心来,先把分内工作干好,谦虚地向同事学习,过一段时间再视工作的成果去决定自己未来的打算。

●做好本职工作重要,还是比拼天赋更重要,选择也不一样许多人喜欢听到“天赋”这个词用在他们的身上,尤其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他们总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不但运气好,而且才能也比同事优异。因此,他们期待发挥天赋赢得竞争,超过前辈,战胜试图挑战自己的同事。这决定了他们不会求助于前辈,不会向同事低头。说白了,这些人一进入职场,就摆出了一副全力冲刺的架势,想不费吹灰之力达成目标。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即便你具备某方面的天才,想获得人们的承认也不是什么易事。即便获得普通的尊重,也可能比你干好本职工作所花费的努力要多出成千上万倍。工作时间在3年以上的老人们显然更加冷静和清醒,他们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所以能够理性地总结出有利于把工作做好的原则,那就是——在前几年的职业生涯中,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胜过了一切的天赋异禀。

如果我们给这些职业素质打分的话,只要你足够认真,就能达到及格分;而付出努力和汗水,你会拿到80分;拥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好的工作习惯会助你到达90分;最后,跨过了从90分到100分的台阶,才轮到谈论天赋。

而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他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所以,你有没有底气不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呢?

互相需要是前提

你不妨问问你自己,你现在可以达到多少分呢?实际上,让前辈看到你的努力,同时也是在让“未来的你”看到现在的你的努力。而且在工作中,互相需要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如果你不能提供足够的价值,或者表现出足够的努力,就不太可能有人愿意帮助你。

就像刘邦和韩信,他们谁是谁的贵人,到底谁帮助了谁呢?事实上他们互相需要,不存在有一方施舍而另一方接受施舍的可能性。刘邦不会随便找一个庸才给他军事指挥权,封他作齐王,一定是基于韩信的能力和忠诚;韩信也不会将就着找一个无能的主公,然后献出自己的才华,否则他就没必要离开项羽阵营了。

因此,有句话叫“打铁尚需自身硬”。我们需要获得职场前辈的帮助,就必须先放弃“贵人相助”的幻想,而且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不要盼望得到施舍,没有人会当一个无条件帮助别人的傻子,都是以互利合作为出发点的。你需要前辈的提携,其实他也需要你的帮助,至少你要表现出能成为他很好的助手的能力。

应该避免的五种行为

在和前辈的相处中,有哪些需要避免的问题?

●不合群

什么是不合群?比如,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你躲在一边不去参与;公司在某一天将发奖金或福利,你第一个知道了却不通知同事;同事请你一起聚餐,你冰冷冷地拒绝,没有参与的意识。如此几次下来,同事就觉得你是一个不合群的人,缺乏团队意识,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

不合群的危害平时只体现在交流上,你和同事的沟通会有障碍。但到关键时刻,它的危害就没有这么浅了,反而直接影响你的前途,比如年终考核或者在某些发展机遇的竞争中,由于缺乏实力同事和前辈的推荐以及一个广泛的好人缘,你缺乏胜机,会成为一个角落中的不被上司注意到的人。

●不热情

一个热情的人很容易就能获得大家的好感。不管公司的情况如何,你都应在第一时间体现出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我想和你们搞好关系,我正努力和你们融为一体。”这是你要表现出来的态度,并且积极参与和他们的沟通。

你要表现自己乐于助人的一面。相反,不热情的人在有必要帮助同事时,会冷眼旁观,比如同事要请假去办事,需要一个人帮他代理一下工作。他找到了你,而你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就是不热情而且不理智的选择。等到下次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没人理会你了,因为你已经“恶名远扬”。

●不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