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谁学习,你就会成为谁
刚到美国时,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向什么样的人学习”。在长江实业时,我立志成为李嘉诚那样的企业家,但最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带领一家实体公司披荆斩棘,只能做一些策划和推广工作。所以,在离开长江实业到新加坡后,我走了一段弯路。
由此可见,向谁学习的问题比我们怎么学习更加重要。找对了榜样,你可节省大量时间,少支付昂贵成本。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有时会长达三年、五年甚至八年,这样你等于延长了自己的职业生命。在你取得某方面的成功后,回望过去,你总会想起一些人。他们给了你这样或那样的帮助,才让你渡过了一些关卡。正是这些当初你的“老师”,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了一些。
向谁学习,其实就是我们提升自己能力的基础,也是基本前提。如果你的前进方向都搞错了,丧失的不仅是可能成功的机会和无谓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你会错过一个正确的过程中的大量的资源和关系的积累。一正一反,损失可就太大了。
所以一到美国,我就针对自己的事业需求,确立了一个学习的目标:我要找一位营销推广方面的大师级选手,从他那里学到我以前没接触过的知识。在后来进入总统竞选顾问组时,我幸运地遇到了纽曼先生,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纽曼让我知道,一个人可以错失昨天的全部,也可以对未来充满惶恐,这都没关系,但绝不可以对现在有任何疑虑。“人必须坚定地走好现在的每一步,不要考虑过去和未来。当你走好今天时,你就拥有了值得骄傲的过去和未来。”
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如何务实,成为了坚定的现实主义者。所有的浪漫理想都需要在今天实现,再伟大的构想也不能只活在明天,而要拿到现实中一步步完成。这种极具成长性的力量推动我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机构,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并让我一直受益至今。
那么,对新人的启迪是什么,你究竟应该是向谁学习?许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向第一名学习。没错,第一名令人敬佩,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我们在年轻时总是把第一名当作榜样,视为行动的指南和坐标。像在上学的时候,第一名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也是老师口中全班同学要追赶的尖子;在工作以后,部门业绩最好的同事又成了学习的目标,他怎么能卖掉这么多的产品?你嫉妒又仰慕,因此悄悄学习他。
可是,我们却总是成不了第一名,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向班级第一名学习,但成绩还是提升很慢,而且考不到第一名;我们向部门业绩最高的同事学习,但我们的销售业绩还是没有提升;我们向上司学习,可我们仍然成不了上司,替代不了他的位置。
“我向他学习了,却没有成为他!”出现这种情况——它是如此普遍,肯定是有原因的。当然,你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来自我释解:“我学习还不算最刻苦。”“我还缺乏足够的销售技巧。”“我不懂得驾驭别人,在管理上心不够狠。”“我什么都做了,但机遇不好。”“我运气太差,没这个命。”
…………在我们为自己开脱时,最后总免不了归到宿命论上。可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原因是你没有学到地方,或者说,你不是学习了错误的人,就是在正确的人身上学习了错误的东西。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属于后一种原因。
比如你需要学习的上司,他必须至少具备三个优点。你也应该学习他的这些内在优点,而不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些具有欺骗性的东西。
●懂得如何倾听
当你知道如何倾听时,你才能明白别人是怎么想的。
●公正
任何人都渴望公正,你能给别人多少公正,你就可赢得多少尊重。
●值得下属信任和依赖
被人信任是一种稀有的能力,一个被许多人信任的人,他会天然具有某种号召力,这正是优秀上司可以给你的东西。
另外,你还要有野心。点燃你的渴望与野心,你将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跟在成功者的屁股后面,只能为他们摇旗呐喊,充当他们爬上顶峰的垫脚石。
在中国,“野心”好像一直是一个贬义词,在政坛,有野心的人常被形容成“独裁者”;在职场,野心家经常代表着“阴谋”或“非分之想”,比如狗血泡沫剧每天都在上演某人试图篡夺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在生活中,野心又常由于其不守常规的特点,为喜欢细水长流的稳定生活的世俗大众所厌恶。
然而在英语中,野心一直是中性词汇,它与抱负共用一个ambition这一个单词。野心就是梦想,而且比梦想更直接。在今天,野心与成就已越来越明显地具备了相关关系。机遇对大家都是平等的,是否具备野心,就成为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成为了你能否获得贵人相助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人愿意帮助不思进取的人,也没有人想和这种人交朋友。
当你决定向更优秀的人学习时,你必须目标明确,然后准备充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乐观向上。不要害怕挫折,要把每一次挫折看作一次转折,在转折之后就是全新的机遇。
每当有人问我在工作中应该向谁学习时,我总会告诉他:“先向你的上司学习,假如他让你尊敬。”没有做过领导的人,他不理解自己的上司每天都在忙什么,因此对上司总是充满负面观感和意见,也谈不上愿意拿出谦虚的学习态度。
比如有的人一脸鄙夷地说:“学习那个胖子?不,我最恨的人就是他,他已经四次退回我的加薪申请了。”可是,他为何不想一想加薪被否决的原因呢?恐怕这恰恰是上司值得他学习的地方。
第一个问题:你应该向哪一类的上司学习?上司有好有坏,有的领导每天不务正业,把工作全扔给属下,自己去娱乐场所逍遥快活。这种领导不学也罢,如果你跟着他学,你将来恐怕连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机会也没有。因此,一名值得学习的上司,首先应该是敬业的,热爱工作,并且能够和属下同甘共苦。其次,他能够教给你正确的工作和处事的方法。好的上司在做事时,考虑得会更加全面、周到。他们的判断力也更强,而且在更加自信的同时,又能比较全面地听取和参考下属的意见。这种管理的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
所以,要向各方面都非常出众的人学习,也要向大家一致认可的上司学习。
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向上司学习呢?
●首先成为上司的协助者,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是作为学习者的身份理智的定位。承认自己的不足,向对方学习,就要先成为一个工作中的好助手,以及合格的执行者。你想成为谁,就要先接近他,和他相处,为他提供协助,在和他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且体现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他才能注意到你,最终认可你的才能。
因此,打动上司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展示你优秀的一面,让上司知道你是一个人才,然后提供给你更多的机会。
●多沟通是永不过时的学习利器
沟通是什么?就是交流互相的想法,擦出火花,加深理解。机会合适时,我们可以与上司聊任何话题,包括工作、生活以及做人处世。这时,你将发现上司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优秀或者缺陷的一面,从而更理智地看待上司,得到更大的收获。
沟通也是让上司了解你的绝佳方法。你必须在沟通时谈谈你对工作的看法、对项目的设计或者对管理方面的建议。上司往往也从中观察到你的才能和潜质,来确定你是不是那个他想提拔或重点培养的人。不要担心会说错什么,如果涉及工作,你可大胆表达积累许久的见解——这正是一名好上司想听到的,除非你判定眼前的这位领导不是值得自己交心的好上司。
●从观察和模仿开始
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看上司的喜好和习惯。这并非教你讨好他,而是提醒你:优秀的习惯总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他工作时的收放自如、果敢判断、粗中有细、快速反应等,都是需要长时间观察和体会的,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另外,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去模仿和借鉴上司的行为。理由很简单,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领导者,就必须具备这些特质。想成为一个和他同等优秀的人才,就得逐步拥有和他同等优秀的行为模式。因此,学习他好的想法,也要具备他好的行为,才能内外兼修。
以上这三点,是我们与上司互动的三种基本模式,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好上司比好公司重要
刚毕业的时候需要找一个精明苛刻的老板,能学到东西。自己锻炼出来了,就需要换一个愿意放权或者能力稍差的老板,获得施展空间。
“一个好的上司能够带给你什么?”“好上司的作用真的胜过一家好公司吗?”这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对此,纽曼说:“一个好的上司,他可以带给你成长性,帮你指明方向。再也没有比这点更好的答案了,这是年轻白领在工作中最想获得的帮助,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可以碰到令自己满意、能提供真正帮助的上司。”
遇到一位好上司,胜过遇到一位好老师。遇到一个好上司,会让你终生受益。
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有一些误区,人们在工作中实际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调查小组成员佛莱彻谈到了他曾经的心路历程:“在年轻时,我认为老板会对你贴心贴背,关怀备至,就像一个兄长。我们期待在第一份工作中就得到上司兄长般的关怀。但现在我显然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所以我目前的认识是,宁愿对自己保持忠诚,也不要依赖一位根本不把你当回事的上司。”
我很喜欢他的观点。这是对所有年轻人的忠告:不要靠一个梦幻泡影似的理想中的工作来满足你自己。对上司不能心怀幻想,而要首先确定自己的价值。你自己强大起来,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当然也包括你的老板。
毫无疑问,年轻人都在做梦。他们对于工作单位有着很高的期望,或者说偏爱。他们喜欢豪华的办公场所、气派的桌椅和优越的福利。重要的是,名片拿出去一定要足够震憾。“呀,你竟然在这家公司上班?我好羡慕啊!”起到类似的效果,会令他们心花怒放。
但在一些管理者看来——尤其是那些经历过类似选择、最后取得成功的人,观点却是相反的。加州一个传媒公司的高管说:“这种想法极为‘自以为是’,事实上一家好公司不会给新人任何决定性的帮助,反而会因为高竞争性的淘汰机制,让一些有潜质的新人失去锻炼的机会,对他们的信心的打击是摧毁性的。”
工作中的新人有很多困惑,他们缺乏帮助,不管是公司还是上司的。要努力地成为最好的自己,当然就得严肃地对待这一选择。
我的问题——你是选择一定好公司,还是一位好上司呢?佛莱彻说,对任何阶层的人来说,鱼和熊掌是难以兼得的。喜欢好公司的人,他们进了一家好公司,却发现上司的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上司简直令他痛恨。一个坏的上司毁掉了有些人的“在大公司工作”的梦想;而有的人,他们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好的领导,但公司的环境却很差,随时都有倒闭之忧。
似乎没有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答案。但在我看来,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略的——我们的身边并没有那么多的好公司可供你选择。也就是说,多数单位其实都是十分普通的。不会有太多人可以找到一家好公司,这不具有普遍性。第一份工作进入一家烂公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这倒是多数年轻人共同的心声。
所以,为自己找一个好的领导者是最重要的。但有人担心说,烂公司里的好上司又经常绊住我们寻求更高平台的脚步。
佛莱彻讲了他以前一位同事蒙蒂略的例子。蒙蒂略是来自巴西的移民,他的梦想就是去撒哈维公司工作——巴菲特的投资帝国总部。蒙蒂略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能进入这样的公司,我可以当成一份终身职业来对待它。我不就需要看人脸色(他指上司的苛刻),我不再需要上司的提携来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提供资质证明。”
蒙蒂略大错特错。他没能进入撒哈维公司,而是很不幸地被蜗居在一座小镇上的为证券交易所提供数据收集的小公司聘用了。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老板,帮助他重新树立了信心,并改变了他看待工作的价值观,拓宽了他的视野。
最后,他有点舍不得这位上司了——当一份更好的邀约摆在面前时,他很矛盾:“我是该辞职,去更高的平台发展,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和这位难得一遇的老板共事?”
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一个人每个选择所面临的真实境况并不是别人能够体会到的。工作和人生一样,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的备选答案。别人无法给他方向,他的每个选择都是现实和理想的博弈、理智与情感的较量的结果。
佛莱彻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可贵的老板,获得了提升,相比之下,接下来如何选择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需要先为自己找到一位工作中的好老师。”
刚开始工作时,如果你的实力不是够强大,进入普遍意义上的好公司的概率是非常渺茫的。这一点我们已论述得非常清楚。我的朋友纽曼虽然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还是在全美拥有知名度的研究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专家,也曾有过被华盛顿的政府机构拒绝的经历。
他当时非常想为政府工作,但联邦当局无情地退回了他的简历。
你看,我们多数人都是非名牌大学毕业、没有任何背景。那么,你的事业目标就应该走务实路线,到一家可以正常运转的中小企业,然后为自己寻找一位好的上司。后者需要运气,不是谁都有幸碰到一位愿意提携你的老板,但这个方向是没错的。
北京的吴先生毕业那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他的故事就像丑小鸭一样充满戏剧性。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挤破头去和几千人竞争大单位的一个位置,而是盯上了那些不太出名的小公司,把简历全都投向了它们。一家设计公司向吴先生发出了面试邀请,给的待遇也还不错,但就是办公条件差了点:公司租了一幢居民楼里的三居室,一切还是乱糟糟的,显然是成立不久,在这里秩序初立,没那么好的福利和办公设备。
不过,每个同事都很愉快地工作着,充满朝气和活力。他的上司说话温和,态度谦虚,给他的印象也很好。上班后一段时间,吴先生才知道,这位上司竟然是业界十分有名的设计师,拿过许多大奖。从原公司辞职后,组建了这个新的团队。
吴先生说:“这些年来,他主持了许多获奖的设计作品,但奖金他从不自己独吞,而是把大多数分给手下。如果有人加班,他总是自掏腰包,请我们吃夜宵。更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客户大为不满要退单,上司不仅安慰我,还亲自去找客户道歉,取得谅解,然后又详细地跟我讲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工作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