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追溯天文学起源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并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还包含着一些地学、地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门观天测地的学问,取得过非常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历法、宇宙观、天象观测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包括阴阳历法的制定,天象观测,天文仪器的制造和使用以及构造宇宙理论。大概到了汉代,我国即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天文和历法体系,特别在天象观测记录的丰富性、完整性方面,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前列。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制定历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到,要正确地制定历法就需要仔细地观测天象,制历必先测天,这个极为先进的制历原则在汉初即已确立。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既考虑月亮运动(阴历)又考虑太阳运动(阳历)。它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日、气、朔。气即二十四节气,按太阳运动编制,是阳历成分。朔就是月亮被地球完全挡住阳光变得不可视的时间,两朔之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所以朔是阴历成分。由于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连续两个朔望月的长度是不相等的,经长期观测推算出来的平均长度称为平朔,对平朔进行修正所得到的真实的长度称为定朔。将日、朔望月与二十四节气编制到一起是中国历法的主要工作。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以36514天为1年的所谓“四分历”,它以29499940为一朔望月,19年设7个闰月。公元前104年由汉代天文学家邓平、落下闳等创制的“太初历”是现存最早有详细记载的历法,它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历法的特点:除保持上述四分历的基本数据外,还规定以冬至所在的月固定为11月,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即从冬至开始每隔一个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为中气,其余为节气)的月份置闰。这些规定很好地调整了阳历与阴历的关系。以后,在天象观测的基础上,历代天文学家不断修正回归年长度、朔望月长度、置闰规则,使历法不断改进。据统计,我国历代编制的历法近百个之多,反映了天文历法事业的发达。中国的天文历法工作为皇家所重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享有至高无上之地位的观念,使天文学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天文学家本人即是政府高级官员,他不仅“敬授人时”,而且揭示“天”行之道,不仅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且为皇帝“天”子服务,这种特殊的地位可能是中国天文学比较发达的重要原因。
与制定历法工作密切相关联的天象观测工作,构成了中国天文学的主要内容,在恒星、行星、日月和异常天象观测方面,我国都有杰出的成就,特别在日月运行规律的发现以及异常天象的观测与记录方面,尤为突出。
在恒星观测方面,我国有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星表“甘石星表”(公元前4世纪)。到了汉代可能已有了星图,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一幅唐代绘制的星图载有1300多颗星。北宋时期于11世纪初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恒星观测,但当时绘制的星图均已失传。现存苏州的南宋石刻天文图(刻于1247年)被认为是按1193年的一幅星图刻制的,上面刻有1434颗星,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珍贵的文物。因为除中国外14世纪之前的星图都未保存下来。
在日月行星的观测方面,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五星占》详细记录了公元前246年到前177年间金星、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记载金星的会合周期为584.4日(今测值583.92日)。特别对于日月食的观测记录,是我国天文学的一大特色。
《汉书·五行志》对公元前89年的日食的记载非常详细,包括太阳位置、食分、初亏和复圆时刻等。
从汉初到公元1785年,我国共记录有日食925次,月食574次,堪称世界之最。在异常天象的观测记录方面,早在《汉书·五行志》中记录了公元前28年3月的太阳黑子现象;《汉书·天文志》记载了公元前32年10月24日的极光现象;马王堆出土的29幅彗星图表明当时对彗星的观测已非常细致,不仅注意到彗头、彗核和彗尾,而且还知道彗头和彗尾有不同的类型;《汉书·天文志》还记载了公元134年的一颗新星。所有这些异常天象记载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此外,在太阳黑子、新星、超新星等方面,我国都留下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观测记录。
中国天文观测历史悠久,其观测仪器也独具特色。大约在西周时代,中国天文学家已开始使用漏壶记时,而浑仪和浑象是我国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制造者是西汉的落下闳。
浑指圆球,浑仪是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的一种仪器,往往还加上窥管,以做实际观测用;而浑象则是一个球,上面刻上各种特征天象,用以演示实际天象。浑象和浑仪又统称浑天仪。东汉的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前人所造浑象的基础上,制成了漏水转浑天仪,它是由潜心壶和浑天仪共同组成的。
浑天仪是一个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和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等的铜球,它被固定在一个轴上转动,其转动动力由漏壶的流水提供,这样可以模拟星空的周日视运动。
张衡以后,浑天仪朝更加精致和准确的方面发展。宋朝苏颂(1020-1101年)等人制造了第一台假天仪,它类似现代的天文馆中的天象厅,人们可以进入里面仰面观看模拟的天象。
浑天仪的制作基于某种宇宙理论。自远古以来,我国人民相信宇宙的基本结构是天盖地承,将这种看法精致化就成了一种盖天说的宇宙理论,它主张天和地是两个同心半球,之间相距八万里,北极是天球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
盖天说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直观,但不能很好地解释精确观测到的天象,因此后来又有浑天说和昼夜说出现。
浑天说的代表人物张衡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个完整的球,地球处天球之中,如同蛋黄居鸡蛋内部一样,恒星处在天球之上,而日月五星则游离于天球附近。采用浑天说可以更好地解释天象,并且被用于计算天体的位置,是球面天文学的原始形式。
与浑天说对立的是所谓宣夜说,它反对有什么固体天球,主张宇宙处处充满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在其中漂浮游动。宣夜说的“气”论支持宇宙无限的观念,但与天文观测无法衔接,只是一种思辨的哲学理论。
张衡与天文学
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中国秦以前的天文学思想和成就。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秦以后中国天文学方面的发展。
秦统一中国以后,在全国颁行统一的历法——颛顼历。颛顼历行用夏正,以十月为岁首,岁终置闰。汉武帝时,国力强大,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汉武帝决定实施历法改革。他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颁行邓平、落下闳等人创制的新历,改此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后人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后来由于太初历的回归年和期望月的数值偏大,《太初历》用了188年以后,在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又改用《四分历》。
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张衡,他在科学、哲学、文学、绘画等多个领域做出过杰出的成就。如果就全面发展这方面而言,也许只有1000多年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级人物达·芬奇可与之相提并论。不过西方称张衡为“东方的亚里士多德”。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子平,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人。幼年时家境比较贫寒,靠亲友接济维持生活。但艰苦的生活磨砺了张衡的意志品质,他从小就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为后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岁时,张衡离开家乡,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情风俗和社会经济情况。后来,又到京城洛阳参观太学,求师访友。后回到南阳,担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
在此期间写了《东京赋》和《西京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一直流传至今。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鲍德调离南阳后,张衡去职留在家乡,用了三年时间钻研哲学、数学、天文,积累了不少知识,声誉大振。永初五年,张衡再次来到京城,担任郎中与尚书侍郎。元初二年(公元115年)起,曾两度担任太史令,前后共14年,其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就是在这期间取得的。
前面我们已介绍过,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理论主要有三个: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天好像一个鸡蛋壳,地好比鸡蛋黄,天大地小;天地各乘天而立,载水而浮。为了进一步形象地说明自己的学说,张衡设计制造了水运浑天仪。浑天仪相当于现在的天球仪,设计构思非常精巧,主体是一个大球,用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这根铁轴就相当于地球的自转轴,轴与球的两个交点则相当于地球的南北极。
仪器靠漏壶流水的力量推动齿轮,带动大球缓慢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圈。到了晚上,人们从仪器上可以看到星星的起落,和实际天象几乎完全吻合。浑天仪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能比较准确地表示天象的仪器。
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发生地震的情况,张衡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而欧洲是在18世纪后才出现地动仪。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称张衡是“地震仪的鼻祖”。
据记载,张衡的地动仪非常灵敏,它探测到了公元138年在甘肃发生的地震。但可惜的是,张衡的地动仪和浑天仪都失传了。后人依据文字记载,多次欲复原地动仪,但效果都不理想,可见当年张衡的天文学和设计制造水平之高。
另外,张衡最先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认为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到地球的阴影里的缘故;他还首先指出了月球本身不发光,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后反射所形成的。
张衡的天文学思想和理论都集中在他的著作《灵宪》中。《灵宪》是一部世界天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把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水平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它从哲学的高度,全面阐述了天地的生成结构及日月星辰的运动。张衡认为:天地的生成是按照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发展逐步形成的。这种宇宙和天体演化的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从中国天文学史来看,到张衡那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各项内容大体均已具备,一个富有特色的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地球子午线的测量
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汉代体系形成,然后在从三国到唐的这一时期又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主要在历法、仪器、宇宙理论等方面。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天文学家是祖冲之父子和张遂(即一行)。
祖冲之父子在前面作为数学家已做过介绍,但他们在天文学领域也取得过重大的成就。
祖冲之在天文学领域的贡献主要在天文历法方面。他创制了《大明历》。该历法的最大特点是引进了岁差,虽然祖冲之当时定的岁差值不高,但却是第一次把岁差引进历法,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对后世提高历法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大明历》采用丁391年中有144个闰月的精密的新闰月,使用的数据也大多相当精确,如一个回归年的日数为365.2428日,一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等。
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祖冲之上书要求刘宋政府颁行《大明历》,但遭到当时幸臣戴法兴等人的阻挠而没被接受。后来,在祖冲之儿子祖暅的三次上书推荐下,终于在梁武帝天监九年(公元510年)被接受颁行《大明历》,实现了祖冲之的未竟之愿。祖瞧曾亲自监造八尺铜表,测量日影长度,并发现了北极星与北天极不动处相差一度有余,打破了北极星就是天球北极的错误观点。
公元618年,唐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帝国,出现贞观、开元之治的强盛局面,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卜,唐代的天文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由张遂(即一行)完成的。
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其曾祖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张公谨。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已衰微。张遂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武三思的拉拢,剃度为僧,取名一行。后来,由于《唐书》以“一行”之名立传,因此知道他原名张遂的人反而不多了。
出家之后,张遂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后成为佛教一派——密宗的领袖。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后,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绝。直到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专人去接,他才回到长安。
不久唐玄宗即任命他主持历法的修订工作。这件工作成了他一生最后l0年的工作中心。正是在修订历法的过程中,他组织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工作,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观测站,获得了许多重大发现。
他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他认识到太阳运行速度的变化,发现太阳走到最南时,速度最快,然后逐渐减慢,到最北时最慢,以后又逐渐加快。
他通过对行星的观测,发现五大行星都不完全在黄道面上,各行星的轨道面同黄道面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自汉以来,“王畿知里”,“影差一寸”,即南北相差千里,影子长度相差一寸,已经成为传统的观念,成了许多盖天论者与浑天论者进行数字计算的依据,也是盖天说的一个基本观点。724年,张遂组织人用圭表(铜制标竿)测影法在河南平原地区进行测量,发现南北两地相距大约250唐里,表影长度就相差一寸。如从阳城到武陵是1826唐里,表影差7.3寸,从阳城到横野军为1861唐里,表影差8寸。于是他用大量的数据推翻了“寸差千里”的传统看法,沉重地打击了盖天说。
中国古代天文学十分重视北极星,所以测定北极星的高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张遂曾率领一批人进行了这项工作。他们在滑州测得当地天极出地高度(观测者向北极星的视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34℃30′。
在测量中他们还发现,河南地区两地相距351唐里,北极高度就差1度。因为北极高度正好是当地的地理纬度,所以这实际上是测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为351.27唐里,相当于129.22千米。
这个数据虽然同实际情况相差约20千米,但在1000多年以前的那种条件下,能得到这个近似的数据是很不容易的。而且这次天文测量的成果,在科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因为,测量出子午线1度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子午线的全部长度,也就说这是人类第一次实测地球子午线。所以,李约瑟认为它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