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简便起见,我们把量子物理学以外的全部物理学叫做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物理学是根本不同的。经典物理学的目的在于描述存在于空间的物体,并建立支配这些物体随时间而变化的定律。但是那些揭露实物与辐射的微粒性和波动性的现象,和明显地带有统计性质的基本现象(例如放射性蜕变、衍射、谱线的发射以及其他许多现象),都迫使我们放弃这个观点。量子物理学的目的不是描述空间中的个别物体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这一个物体是如此这般的,它具有如此这般的性质”这样的说法在量子物理学中是没有地位的。代替它的是这种说法:“有了如此这般的几率,个别物体是如此这般的,而且具有如此这般的性质。”在量子物理学中,决定个别物体随时间而变化的定律是没有地位的,代替它的是决定几率随时间而变化的定律。只有这个由量子论引起的物理学的基本变化,才能使我们圆满地解释现象世界中有许多现象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和统计性。在这些现象中,实物和辐射的基本量子揭露了不连续性和统计性的存在。
然而新的更困难的问题又出来了,这些问题直到目前还没有弄清楚。我们只谈谈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中的几个问题。科学不是而且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个重大的进展都带来了新问题,每一次发展总要揭露出新的更深的困难。
我们已经知道,在一个粒子或许多个粒子的简单情形中,可以从经典的描述提升到量子的描述,从对空间与时间中事件的客观描述提升到几率波的描述。但是我们记起了在经典物理中极为重要的场的概念。怎样去描述实物基本量子和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呢?如果对10个粒子的量子描述需要用一个三十维的几率波,那么对于一个场作量子描述时就需要一个无限维数的几率波了。从经典的场的概念跃迁到量子物理学中几率波的相应问题,是极为困难的。在这里上升一层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目前为止,为解决这问题而作的一切努力都应当认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还有另外一个基本问题。在所有我们关于由经典物理跃迁到量子物理的论证中。我们都用了旧的、非相对论的描述,在这种描述中时间和空间是分开讨论的。但是,如果从对图像相对论所提出的那样由经典描述开始,则我们要把经典的场的概念提升到量子问题就显得更为复杂了。这是现代物理学要对付的另一个问题,但离开圆满的解答还是很远。还存在另外一个困难,就是对组成原子核的重粒子建立一种一致的物理学的困难。虽然对于阐明原子核问题已经有了很多实验数据,也作了许多努力,但是对于这个领域内有些最基本的问题,我们还是模糊不清的。
毫无疑问,量子物理学解释了许多不同的事实,对大部分问题,理论和观察很一致。新的量子物理学使我们离开旧的机械观愈来愈远,要恢复原来的地位,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显得更不可能了。但是这也是毫无疑问的,量子物理学仍旧应该保持两个基本概念:实物和场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二元论,因此对于实现我们把一切归结为场的那个老问题并没有丝毫的帮助。
今后的发展是沿着量子物理学所选定的路线前进,还是更有希望把革命性的新观念引入到物理学中来呢?前进的道路是否也像过去常常走过的那样,突然来一个急转弯呢?
近几年来,量子物理学的全部困难已经集中在几个主要点上,物理学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它们的解决。但是,我们没有方法预知这些困难将在何时何地得到澄清。
(第七节 )物理学与实在
本书中所叙述的物理学的进展只是粗线条地描画了最基本的观念,从这里可以作出怎样的总的结论呢?
科学不是一本定律汇编,也不是一本把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集合在一起的总目录,它是用来自由地发明观念和概念的人类智力的创造物。物理学理论试图作出一个实在的图景并建立起它和广阔的感觉印象世界的联系。判定我们的心理结构是否正当的唯一方法,只在于看看我们的理论是否已构成了并用什么方法构成了这样一座桥梁。
我们知道,由于物理学的进展,已经创造了新的实在。但是这根创造实在之链也可以远远追溯到建立物理学之前。最原始的概念之一便是一个客观物体、一棵树、一匹马以至任何一个物体的概念都是根据经验得来的创造物,虽然由此而产生的印象比起外在的现象世界来还是很原始的。猫捉弄老鼠,也是在用思维创造它自己的原始的实在。猫永远以同样方法来对付所有遇到的老鼠,这表明它也产生了概念和理论,这些概念和理论就是它在自己的感觉印象世界中的准则。
“三棵树”和“两棵树”有些不同。而“两棵树”又不同于“两块石头”。从客观物体中产生又从客观物体中解脱出的纯粹的数2、3、4……的概念是思想的创造物,是用来描述我们现实世界的。
心理上关于时间的主观感觉,使我们能够整理我们的印象,使我们说得出某一事件发生于另一事件的前面。但是用一个钟将每一时刻和一个数连结起来,将时间看成一个一维连续区,就已经是一项发明了。因此,欧几里得和非欧几里得的几何概念以及把我们所在的空间看作是一个三维连续区的概念也都是一种发明。
物理学实际上是以发明质量、力和惯性系而开始的。所有这些概念都是一些自由的发明,它们导致了机械观的建立。
一个19世纪初叶的物理学家总认为,我们外部世界的实在是由粒子组成的,在粒子之间作用有简单的力,这些力只与距离有关。他力图一直保持他的信念,他总认为利用这些关于实在的基本概念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必将成功。有关磁针偏转所发生的困难,有关以太结构所发生的困难,都启发我们建立更精细的实在,于是出现了电磁场的重大发明。要整理和理解现象,重要的不是物体的行为,而是位于物体之间的某种东西的行为,即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必须用大胆的科学想像力才能完全领会。
以后的发展既摧毁了旧概念又创立了新概念。绝对时间和惯性坐标系被相对论抛弃掉了。所有现象的背景不再是一维时间连续区和三维空间连续区,而是具有新的转换性质的四维时空连续区了,这又是另一个自由的发明。惯性坐标系不再需要了,任何一种坐标系对于描述自然现象都同样适用。
量子理论又创造了关于实在的新的主要特色。不连续性代替了连续性。放弃了掌握个体的定律,出现了几率的定律。
现代物理学所创造的实在,确实与旧时代的实在大有差别。但任何物理学理论要想达到的目的依然是相同的。
我们力图借助于物理学理论为自己寻求一条通过大量已观察到的情况所构成的迷宫的道路,来整理和理解我们的感觉印象。我们希望观察到的情况能够和我们对实在所作的概念相符合。如果不相信我们的理论结构能够领悟客观实在,如果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性,那就不会有任何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机。在我们所有的努力中,在每一次新旧观念之间的戏剧性斗争中,我们坚定了永恒的求知欲望,和对于我们的世界和谐性的始终不渝的信念,而当在求知上所遭遇的困难愈多,这种欲望与信念也愈增强。
(第八节 )玻尔的原子殿堂
在爱因斯坦之后,对量子论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发展的是被称为量子论三法老之一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
1885年10月17日,玻尔出生于哥本哈根,1903年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主修物理学。191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参加了以卢瑟福为首的科学集体,从此与卢瑟福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关系。玻尔既是卢瑟福的学生,也是朋友。
19世纪束,人们已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它也应该有其内部结构。可是,原子的内部是怎样的呢?它的组成如何呢?当时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多种原子内部结构模型。其中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于1919年提出的“有核模型”,也称“行星模型”最具有意义。卢瑟福认为,原子有一个核,这个核占的空间极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并带有正电荷,带有相同负电荷的电子绕着核运动,电子绕核就如同行星绕日一样。也就是说,原子结构就如同一个小的太阳系。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并不是完全的“纸上谈兵”,而是有其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作为依据的。
然而,卢瑟福刚一提出这个模型,就遭到许多科学家的反对,原因是它违背了经典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经典电磁理论认为,任何作加速运动的电荷都要辐射出电磁波,从而导致电子不断发射能量,电子发射电磁波愈来愈短,绕转也离核愈来愈近,最后电子就落到了核中,原子就毁灭了。
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原子寿命是很长的,并未因电子运动而毁灭。另外,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这些事实连卢瑟福本人也不能自圆其说。使他不得不说原子的稳定性问题还有待探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卢瑟福无计可施时,1913年,当时正在给卢瑟福当研究生的玻尔,受到普朗克量子论和爱因斯坦光子论的启示,把老师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加以改造,提出了“玻尔原子模型”。他的原子模型的要点是:
1.肯定卢瑟福的行星模型,不过当电子环绕原子核做高速旋转时,只能在特定轨道上运行,此时原子不辐射能量;
2.当电子从离核较远轨道到离核较近轨道时,原子便放出能量,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来,能量大小决定于电子跳动后所处轨道半径,因为轨道是不连续的,所以原子辐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