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1年云室被发明之后,人们开始广泛地使用这种探测器,它在早期核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云室也有一定的缺陷,云室中的气态物质非常稀疏,带电粒子进入云室只能形成少量离子。如果进入云室的粒子是一些罕见的粒子,或寿命很短的粒子,它就不能形成径迹,或因为径迹极短而被忽略掉。特别是在高能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在与大型加速器配合使用时,云室的缺陷就使它的适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要对探测器进行一次彻底的革新,完成这次革新的是美国科学家唐纳德·格拉泽。
格拉泽于194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就去密执安大学任教。在这里他开始思考对探测器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高能物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微观世界的新事物层出不穷。格拉泽很注重实验的研究,在改进实验技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发明了一些新型的云室和平行板火花计算器,这些研究也为后来发明气泡室创造了条件。
格拉泽注意到,人们在倒啤酒时,瓶中会产生大量气泡,于是他仔细观察了啤酒瓶玻璃上一些粗糙点上的气泡,并为此联想到这种气泡产生的原理。云室是利用过冷的蒸汽在离子周围凝聚,在大量气体中形成液滴的现象而显示粒子的踪迹的。与云室不一样,他设想的新型装置是,让过热的液体在离子周围汽化,在大量液体中形成汽滴。也就是说,在粒子经过的地方,产生大量气泡,进而显示粒子的径迹。
气泡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探测工具,最早使用是在1952年。当时格拉泽制作的第一个气泡室的直径仅有十余厘米,室内充有乙醚(后来又改用液态氢)。但气泡室的构造同云室相比,气泡室要复杂得多,造价也显得很昂贵。然而它们的工作原理却非常相似,只不过云室内充满的是气体和少量的水蒸气,而气泡室内采用的是液体。
气泡室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充满透明液体的大容器,容器内安装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大活塞。液体通常采用液态氢等,温度超过沸点温度,称为“过热液体”。由此可见,气泡室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的,它显示了很好的性能。
大家知道,在一定的气压下,当液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沸腾。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着直接的关系,气压越低,它的沸点就越低。在海平面附近,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随着地势的升高,水的沸点会逐渐降低。到了青藏高原,水的沸点就不到80摄氏度了。为了使容器内的液体处于标准气压以下,就要降低容器内的压强。
当气泡室的液体处于过热状态时,由于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液体一旦遇到扰动,就会立即沸腾起来,借此人们可以观测进入气泡室的带电粒子。
为了使容器内的液体状态符合要求,可以通过机械系统来调控活塞,使气泡室内的压强急剧下降,这样液体就处于过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过热液体就会对外来的带电粒子非常敏感。如果此时有带电粒子闯入气泡室内,在粒子行进的路上就会产生一串依稀可见的小气泡,气泡室因此而得名。
在闪光灯强光的照射下,摄像装置自动记录下这一径迹,再经过对照片的处理和分析,人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粒子在室内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其最后“消亡”的情景。如果气泡室用的是液态氢,由于室内只有氢,通过对照片的分析,人们可以了解带电粒子与氢原子核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这一复杂过程的大量信息:π-介子与质子相碰撞,可产生两个中性粒子--Ko和Λo(它们是两种介子),这两个粒子很不稳定,又会立即衰变为其他的粒子。对于这样的“短命”粒子,云室就无能为力了。所以尽管气泡室的造价高,但它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因此,随后在许多实验室都建造了一些大型的气泡室。
1959年,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院士利用装有丙烷液体的气泡室(也简称为“丙烷室”)发现了重粒子∑的反粒子。这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粒子,也是继反粒子的正电子、反质子和反中子的发现之后,所发现的又一个反粒子。我国科学家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