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从心选择——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35条忠告
45099100000008

第8章 学习永无止境(1)

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李开复

忠告11%%珍惜校园学习生活

学习是自我增值的关键

“唯有努力学习你才能增加自己的价值,增进找到好工作的机会。”

——李开复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人类起源及发展的初期,人类的祖先仅凭动物的本能就可以简单地生存下去。而在社会进化到今天这样一个发达的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可以说,不学习就根本无法得以生存。

今天,学习的内容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复杂。那么,怎样才能学到知识与技能?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充分运用学习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习力是“元能力”,是一切能力之本;学习成功是“元成功”,是一切成功之母。只有不断运用学习力,才能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知识驾轻就熟。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瞬息万变,成败可能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在激烈竞争中,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具有高能力、高素质,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新机遇,才能够获得成功。

成功,并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我们惟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而改变自己的惟一途径就是努力地学习,通过学习改造内在的品性与能力,从而改变外在的处境与地位。

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学习。要想通过学习积累起一生的资本,我们可以从知识与经验两方面着手。

知识分两种:一为一般性知识,二为专业知识。无论你拥有的一般性知识数量如何多,种类如何繁杂,对于成功用处都不大。知识不足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除非加以组织,并以实际的行动计划精心引导,才能达成我们追求的目标。知识只有经过组织,变成确切的行动计划,才能导向确切的目标,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

受过教育的人是指已经发展自己的心智能力至相当程度,可以得其所愿。受过教育的人不见得要具备丰富的一般性知识。发明家爱迪生一辈子只上过3个月的学,但他并不缺乏知识,也没有潦倒一生。亨利?福特小学都没有毕业,在财务上却游刃有余,乃至白手起家。

与一般性知识不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例如,受过会计、统计训练的商学院毕业生,各类工程师、建筑师,新闻从业人员以及杰出的领导人员等,在就业中就大有优势。校园中的活跃分子能和各种性格的人融洽相处,较诸只懂学术的学生占尽上风。这些人当中,有些因为条件完备,得到好几个工作机会。除了有专业知识外,我们还应充分运用学习能力学习一些职业技能。

打好基础才经得起风吹雨打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校生活是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好机会。这些知识将成为你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像建一栋高楼,如果不打好基础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李开复

为了进行有效的学习,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什么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与青少年成才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有:

1.智力学习

智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慧和聪明。它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一般说,在青少年的成才活动中需要培养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五个方面。

观察力是智力的门户。在观察力的学习与培养过程中,既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全貌,又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既要观察事物的相似之处,又要观察事物的细微差别;既要观察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事物比较隐蔽的特点。

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仓库。人们智力结构中的诸要素都离不开记忆力。培养记忆力,首先是要增强记忆力的敏锐性、正确性、持久性和备用性;同时也应当借助思维的帮助,通过思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必要的联想,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青少年的学习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记忆的学习水平、理解的学习水平和思考的学习水平。第一种只求记住学习的材料,甚至不惜死记硬背。第二种则要求弄懂学习材料的意义,力求融会贯通。第三种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积极思考,力求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主动去解决问题。就实际的情况来看,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还是第一、二种水平的人占多数,第三种水平的人数为少。因此,对处于前两种水平的人而言,要努力把自己提高后一种水平上来。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培养想象力,就要不断增强想象的丰富性、新颖性和独创性。但是我们又不要去提出那种毫无根据、完全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想象,只有同现实紧密联系才富有创造性,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才是成才过程所必需的。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维护者。注意力的作用在于使心理活动指向、集中或转移到某种客观事物上。人们的一切智力活动,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都只有在注意力的参与下,才能有效地顺利地进行。

因此,青少年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必须善于掌握和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2.能力学习

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才能和本事。它是一个人运用知识和智力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本领。在青少年的成才过程中,应当培养以下四种最基本的成才能力:

第一,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图、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动去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从实际出发正确制订学习计划,恰当安排学习时间,掌握科学的读书、听课方法,学会积累资料和使用工具,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出新的学习目标,等等。

第二,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指的是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做出发明的能力。在成才所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中,创造能力是核心。缺乏创造能力的人,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

第三,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就是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准确是表达的基本和首要的条件,表达不准确,信息就无法从你的口中和笔下传递出去,也就完全失去了表达应有的作用。表达也需要鲜明和生动,只有这样的表达,才能更好地排除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各种障碍,有利于表达目的的实现。

第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把人群组织起来有效地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在许多业务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个统一人们的意志、协调人们的行动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根本不行的。所以,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锻炼和提高这方面的技能。

3.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科学文化由三个基本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器物层次,比如新的技术、设备和物质产品等。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层次,制度层次的科学文化,主要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体制和组织管理的一系列变革中。第三个层次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层次的科学文化。这一层次的科学文化集中体现在由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倡的科学精神中,比如批判、创新、理性、规范、求真、献身、公平、宽容、效率、协作等科学精神,这些精神不仅为近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也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基础与思想前提。

每一个青少年都要努力学习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一切科学技术成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成才。

把学习当作终身事业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大学期间,我们要打好基础,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以后,我们应当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新的技术并积累相关经验;即使走上了管理岗位,我们也应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李开复

现在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掌握了现代知识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时代还在不断地前进,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替,人也就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所以,学习也就成为终生的事情。

学习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方面的活动都是学习,真正的学习是对人的各方面的才能的提高。从广义来说,学习就是人的机体对一定的环境,或者变化身体和精神的生活的反应方式,或者获得新的行为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过程。用一句话来说,学习就是人适应环境的行为过程。因为环境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中,人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学习,所以说,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个途径学习并增长才能。

2001年11月《成都商报》报道:每个周末,一名成都女士都乘飞机赴京,参加北京大学每周六早上8时30分开课的应用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进修班2001年上半年在新浪网发布了招生广告,不久,这名来自成都的女士就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取得联系,并于9月下旬正式报名。从那时起,这名成都女士就坚持每个周末乘机到北京进修。

11月中旬,她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在缴纳每年5万元的学费后成为该班一员。

一位老师曾为她算过这样一笔账:这位女士一共上了两年的课,她每周往返京蓉一次,两年间除去假期约为80周,按每张机票1130元计,她两年间赴京上课的机票费约为:1130×80×2=180800元,也就是说,该女士为此次进修所花掉的机票费就超过18万元!

也许很多学生看完这个故事,第一个念头或许是:值得吗?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想法,认为学习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如果已经走向社会,就没有必要进行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然而,在变化越来越快的21世纪,每个人既有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过时,因此要“不断充电”。

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在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学边摸索。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近年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就业能力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也在不断变化着,标准的提高,使得技术发展的要求与人们实际工作能力之间出现了差距,由此产生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失业在增加,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就业者;一方面争抢人才的大战异常激烈,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在岗者被迫离开岗位。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对劳动力不再只是数量需求,更重要的是对其质量有了新的标准和需求。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呼唤。

忠告12兴趣是最大的老师

激发爱好学习的兴趣

“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

毫无疑问的,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

——李开复

所谓兴趣,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作为一个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探究着,活动着。但人的探究和活动的情形是很不相同的,有的人是主动的,有的人是被动的。有的人任何事都不想做,感到太累,这是一种被动的活动倾向;而有的人什么都想做一做,把活动当成享受,这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倾向。前者是无兴趣状态,而后者就是有兴趣状态。由此可见,兴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思维和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人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在某种意义上,热爱和兴趣同义。只有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才会去热爱它,而所热爱的东西,总是对它感兴趣的。

大凡在学习创造上做出突出成就者,都是本人先有明确的兴趣爱好,这差不多是所有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兴趣的动力是最自觉最持久的动力。有了浓烈的兴趣,不用任何人推波助澜,也能自主地调动自己的状态,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创造。

兴趣爱好能激发学习的快乐感,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正如郭沫若所言:“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兴趣,有时比理想、抱负更容易焕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热忱,更容易凝聚人的意志、毅力。它是一种威力无比的潜能,是创造的激发器,是学习持恒的第一动力。

科学家杨振宁曾谈到自己的体会:“上海一家杂志写了一篇文章,介绍我的生平。文章有一个小标题叫做《终日计算,沉思苦想》。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不同意,尤其不同意这个‘苦’字,什么叫‘苦’?自己不愿意做,又因为外界压力非做不可,这才叫苦。做物理学的研究没有苦的观念。物理学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它对你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如果一个人觉得搞得很苦,他应该考虑他是否应该选择这个方向?是否应该再搞下去?”显而易见,一个人干起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来,往往不易感到劳累,它能使人在心理上始终保持着一种昂奋状态。

作业多,考试多,学习真的好累、好烦!许多学生总会抱怨学习的苦累,那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思维的技巧。任何一门学科的设置总有理由,而且我们的教科书都是好多专家、大学问家共同编写的,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和精妙的思维方法。学习的乐趣就在于此,理解了这些,你就不会感到学习的苦累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以学习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习好。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习兴趣呢?

1.认识学科本身的意义

这一点在心理学上称为“目标动机理论”,也就是要明白学习这门学科最终有什么意义。比如说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就简单地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计算,那么高中阶段的代数、几何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如果学不好数学,将来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都是不可能的。这样,你就会重新看待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了,进而也就能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