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的脸上出现了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全班的同学,端详着他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道问题全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4道问题的?”依旧没有人举手。
“3个?2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吧?”全班学生仍然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试卷说:“这正是我所预料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的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今后的日常操作中却是非常普遍的。”
教授微笑着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得: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话却被大家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这位教授就是犹太著名的学者列维?斯特劳斯。
学习是无止境的,虚心才能进步。让我们每个人都养成虚怀若谷的胸怀,有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和时间去探求更多的知识空间吧!
放低自己,不耻下问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例如,他在每一次演讲结束后,请撰写演讲稿的人分析一下他的演讲有哪些不足之处,以便下一次改进。”
——李开复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华寺,对住持释园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
释园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帧,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释园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园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园:“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园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杯中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园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哩?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只有放低姿态,保持虚心,才能容纳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个谦虚的人,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懂得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对学问、对真理总是执著地追求;尊重事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随时准备充实和完善自己,对外来信息,兼收并蓄,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谦虚,你可能会学到别人本来不愿意透露的东西;因为谦虚,你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为你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谦虚,往往还能得到别人友善的帮助。
1980年初夏,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在香港大学作演讲,有人问他成功的要素是什么。他反问道:“我成功了吗?我成功不成功还不知道……”他真诚地解释说:“如果我还有一点成就,主要是由于自己知道自己不行,找到了差距,就有了奋斗目标。”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能者为师,有机会就学,是华罗庚一生的主张。他所说的“自己承认差一点,工作加油一点”,正是对成功者谦虚胸怀的写照。
陈景润1955年在厦门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工作时,按照李文清老师的建议,开始研读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为了透彻地掌握这部著作,陈景润把书拆成一页一页的,走到哪里就读到哪里,整本书读了二三十遍,对每条定理都了如指掌。后来,他在书中有关“它利问题”的论证上,发现了一个难以觉察的差错,就提笔写了一篇改进华罗庚先生的结果的论文,由李文清老师托人转交给了华罗庚。陈景润另外还给华罗庚写了一封信,信中谦和地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您拭去。”
华罗庚读完论文和书信后非常兴奋,认为陈景润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很有培养前途。在他的推荐下,全国数学学会特意邀请陈景润参加了1956年首次召开的全国性数学讨论会,并在会上宣读关于“它利问题”的论文。
华罗庚在随后的发言中,阐述了这篇论文的意义,充分评价陈景润的结果,接着又提议把他调到中科院数学所工作。
1957年9月,陈景润到了北京。在华罗庚的指导下,他的研究水平得到飞跃,尤其是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取得的辉煌成果,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从这段数学史上的佳话中,我们领略到真正的谦逊与真正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两者都处于对自身价值的恰如其分的估价之中。
已经写出《堆垒素数论》这样享有盛誉的专著的华罗庚,面对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陈景润发现的问题,他虚心地接受了,承认“差一点”。
然而,后生可畏的感觉,并无损于他的自信,因为,那个结果的改进,只会使自己的著作更接近真理,而传之久远。
真正的谦虚,不是贬低自己,而是有自知之明,取长补短,从不足中求进取,从缺憾中求完善。谦虚的人,常常会“不耻下问”。向他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纳百川。因此,谦虚的人也会学的更多。
管仲在《形势解》里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其学,故能成其圣。”韩愈认为人天生有许多疑惑,要解惑必须谦虚地学习。孔子曾请教于老子,学到了许多知识。其实,孔子的学识不比老子差,但“术业有专攻”,老子在某些方面比孔子精通,所以孔子就谦虚地请教他。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而有些优点是你所不具备的,是你必须去学才可以得到的,如果你没有不耻下问的求学态度,你永远都不可能超越别人。
忠告16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
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
“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李开复
孔子治学严谨,道德文章皆出天下人,这使得他的弟子们既敬佩又自豪,庆幸有这么一位最好的老师。可是,老师的学问又是从哪来的?
几个人讨论一番,实在找不出个头绪,于是只好来向孔子请教。而孔子在问明来意之后,只是不在意地说:“我的老师呀,那可多了,怕是连我自己也数不清呢。”
弟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忙问孔子:“老师,既然很多,何不为我们指明一二呢?”
孔子说:“比如说吧,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就一定有人可做我的老师。人哪,不一定十全十美,但他总有某一方面是突出的,只要人家某一点比我强,我就甘愿向人家学习。”
弟子们这才明白了老师的老师是谁。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来源。只有善于向其他人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的学业。
我国五代南唐时的著名画家钟隐,为了学画,曾请过几位当地最有名的画家给他当老师。这样学了几年之后,几位老师的有限本领钟隐都学到手了,但他对自己的要求高,总是不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总想继续深造。有位老师告诉他要另找名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画艺。
钟隐听说在某镇上有一位叫郭乾晖的画家,擅长画花鸟,尤以鸷鹞画得最为出色,一心想去投师。但又听说郭乾晖为人性情古怪,对画艺方面极为保守,他的作品不仅不肯轻易给别人看,平日作画也是躲藏起来不让观看,生怕别人学到了他的技法。钟隐考虑,要想向这样一个极端保守的人学画,真是难上加难,但是由于学画心切,还是要去碰碰运气。
正巧,郭家要请佣人,钟隐就隐姓埋名去当佣人。在郭家,钟隐恭恭敬敬地侍候主人,端水送饭,磨墨洗笔,样样都干。一有机会,就偷偷地观看郭乾晖作画,将技法默默地记在心里。郭乾晖不知底细,见这位“仆人”起早睡晚,人很厚道,心里慢慢喜欢上了他,作画时就不再回避他。画到兴奋时,还随口讲授作画的诀窍。钟隐在旁,一句一句牢记在心。
郭乾晖擅长画鹞子,钟隐就特别留意他这方面的技艺。这样几个月后,钟隐就掌握了郭乾晖的一些画技。
有一天,钟隐画兴大作,随手在自己住房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鹞子。
不料,被别的仆人看见了,他们很惊讶,想不到他会画得这么好,就将这事告诉了郭乾晖。
郭乾晖赶来一看,这样的画,绝非一般仆人能画得出来的,还有点像自己的风格。回想起钟隐平时的行动举止,他顿生疑窦,问道:“你莫不是善于画花鸟的钟隐?”
钟隐知道无法再隐瞒下去,便跪下来,讲了事情原委,最后恳请郭乾晖收他为徒。
郭乾晖听了钟隐的一番话,深受感动,一边扶他起来,一边深情地说:“你为了学画,竟然来给我当仆人,太使我过意不去了。能像你这样苦心学画的,实在不多见,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收下你呢?虽然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技艺,但乐意把它传授给你。”
钟隐听了,立即行礼拜师。从此以后,钟隐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更加努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揣摩,钟隐不但继承了郭乾晖的绘画技艺,还有所发展,有所创造,终于成了南唐著名的花鸟画画家。
钟隐年轻时已是个有名气的画家,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的身份地位已经是比较高的。可是,他为了学习郭乾晖的一技之长,不惜隐姓埋名,屈身为奴。这足以说明他要向别人学习的诚恳迫切的心情,经过他的努力终于成为著名画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别人学习,即使已经成为优秀的、有成就的人,只要发现别人有一点比自己好,就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成绩。
学会发现并“嫁接”别人的优点
“在学校里,每一个朋友都可以成为你的良师,他们的热心、幽默、机智、博学、正直、沟通、礼貌等品德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对象。同时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和事也可以为你敲响警钟,警告你千万不要做那样的人和事。”
——李开复
每个同学都既有缺点又有优点,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越能向别人学习。所以说,发现别人优点的习惯,可以不断提高自己,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受益终生。因为在和别人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可以激发自己的上进心,以别人为目标,努力追赶。
葛晖,1995年北京市理科高考第一名,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他很欣赏他高中的班主任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善于学习的人,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更要懂得看到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的长处。”他说:“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多与大家交流就可以开阔思路,取长补短。高中三年我一直住在学校,因此有许多时间与同学们在一起,我觉得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小容,是一个大家公认的三好学生,她总能从别的同学身上看到优点。在班里,通常都是要好的几个朋友一起玩,因此每个班都会有几个学生,他们一个朋友都没有,别人都不喜欢他们。而小容,她从来不会看不起任何人,对谁都一样的好。
经常有人会对她说一些别人的坏话,最后总是用惋惜的口气说:“你怎么还跟他说话呀?”这时候,小容总是淡淡笑着说:“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你看到了,自然就能接受他这个人。”
在小容的眼里,每个同学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虽然现在才刚刚萌芽,等到成熟了以后都可以光彩照人、她觉得学校应该是一个让每个同学的特长充分发挥的地方,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学习的过程虽然艰苦,但就像是一个不断切割、打磨的过程,把矿石中的杂质去掉,最后才能剩下一颗晶莹璀璨的钻石。
在学校的每一天,小容都不断地被别人身上的优点深深地打动。
她佩服每一个同学,总是努力用别人身上的优点来磨炼自己,磨掉自己身上的缺点,让自己一点点进步。
期末考试的时候,她得了全班第一,老师让她谈一下学习心得。她说:“其实我比不上大家,每个人都比我强。我只是不断学习你们的优点,改掉自己一个又一个小毛病才取得进步。我做到的,其实你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做到。”说完后,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你周围的同学难免会有一些缺点,不要把它看得过重,其实谁会没有缺点呢?就连你自己也不例外。应该看到他们的长处,一点缺点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芒。记住,每个人都有向周围其他人学习的时候,你要充分认识到同学的长处,来弥补自己不足与缺陷。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优点,有的诚实守信,有的乐于助人,有的思维敏捷,有的沉着冷静,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妙笔生花……人皆有长短,及时“嫁接”——吸收别人的优点是推动自己进步的好习惯!
忠告17从失败中学习
积极地应对失败
“有勇气尝试新事物的同时,也必须有勇气面对失败。大家不能只凭匹夫之勇去做注定要失败的事。但当你畏惧失败时,不妨想一想,你怕失去什么?最坏的下场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吗?”
——李开复
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危机和失败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危机和失败不一定是不幸的,也并不是命运对你的不公,而可能是命运对你有更好的给予,让你开始踏上自己也不曾想过的成功之路。
许多人要是没有遇到失败,就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才干。他们若不遇到对他们生命本质的打击,就不知道怎样焕发自己内部贮藏的力量。休谟说过:要测验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看他失败以后怎样行动。
失败能否激发他更多的智谋与智慧?能否激发他潜在的力量?是增加了他的决断力,还是使他心灰意冷?失败是人生的试金石,通过人们对失败的反映,可以推之他们未来的发展。
从学生对于成绩不及格的反应可以推测他将来的成就。
拿破仑?希尔在大学授课时,曾把毕业班的一个学生的成绩打了个不及格,这个打击实在很大,因为那个学生早已做好毕业后的各种计划,现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难堪。他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毕业时才拿到学位。第二是不要学位,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