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信息战也如此。为了保护己方的电子信息系统和设备,采用施放电子诱饵手段进行保护是一种积极可行的办法。
谈到诱饵,就很容易想到让人上当的一种东西,正如鱼钩上的饵料,还有猎人捕猎时放在陷阱里的小动物。军事上讲就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去构造一些足可乱真的、敌方武器装备很容易发现和打击的目标。当敌方的武器像苍蝇飞向肉一样盯住诱饵目标不放,欲捕杀而后快时,己方的真实目标反而得到了保护。
电子诱饵,是模拟被掩护目标的特性,引诱和欺骗敌方防空电子设备,拖延或破坏其对真目标的探测和跟踪的努力。
常用的有雷达电子诱饵和红外诱饵。雷达电子诱饵是特种拖曳式干扰物或电子幻影。产生这种电子幻影的装置称为“灵巧”干扰机或欺骗式干扰机,它依靠在敌方雷达屏幕上产生一个假的回波亮斑来欺骗敌方的雷达,这一回波亮斑在距离、方位、速度上,给出了一个不同于真实目标回波亮斑的假信息。
结果使得导弹飞向不存在的“目标”即电子幻影而弹弹虚发。
安装在军舰
或飞机上的问答(或欺骗)干扰机,“捕获”来自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及高炮制导雷达的信号,这一信号在转发之前,被瞬时延迟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假的雷达回波信号转发给雷达。雷达收到一个表示假目标距离、航线、速度及其位置的错误信号,即电子幻影。导弹此时被雷达按电子幻影回波信息制导,从而使导弹跟踪“幻影”,丢失真实目标。正如“将计就计”,我方飞机或军舰先探测到敌方雷达发射的会给己方带来威胁的电磁信号,但有意接收了它,并将其进行一系列的包装处理,原来的信息被“掉包”了!现在的目标只是一个幻影,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东西,但敌方的导弹却对这个幻影目标感兴趣,那肯定是白费蜡了!
显然,电子幻影具有显著优点,敌方雷达不易察觉,通常是上当了还不知道。因为它“认为”幻影就是它所要的信号目标。结果,作战人员依据错误信息执行作战任务后,还真以为是战果辉煌呢!
产生电子幻影的欺骗式干扰机很小,能够方便地内装在飞机机身或吊舱里,这些吊舱可挂在通常挂炸弹和附油箱的挂架上,但制造它需要很强的技术力量和非常先进的技术。
在20世纪70年代的阿以战争中,欺骗式干扰机被认为是当时所有电子战设备中最秘密的。以色列就从美国获得了这种设备,在1970年6月,它的使用带来了以色列飞机和埃及导弹之间的一场戏剧性决斗,当然了,埃及的导弹全部击向,以色列所制造的“电子幻影”,最终导致埃及几乎所有的“萨姆”导弹系统的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