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著名建筑
45096300000028

第28章 尼兹瓦古堡与圣·塞巴士蒂昂古堡

(阿曼、莫桑比克)

尼兹瓦城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8世纪到17世纪是阿曼的首都。

尼兹瓦古堡是亚里巴王朝第二任统治者苏尔坦·本·赛伊夫用12年的功夫兴建的阿曼最坚固的城堡,也是阿曼现存的100多座古堡中最大、最完整的古堡。

在一片椰枣林中,高100英尺,直径120英尺的古堡,巍然屹立在尼兹瓦的制高点上,气势雄伟。

在古堡拱形大门两旁雄立着两尊古代大炮。古堡是泥石结构,墙壁厚2米多,全堡共分7层,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队梯盘旋而上。每层都有铁皮包裹钉有铁钉的厚达半米的木门,而且每个门前都有一道天窗直通至堡顶平台。遇有敌人攻门,堡顶上的守卫者即从天窗倒下沸油或抛下石头,敌人再凶猛也无法登上古堡。

游人顺着阴暗的过道往上爬,花20分钟才能爬到堡顶平台。堡顶平台是一个圆形广场,足可容纳500多名守卫者。在圆形广场的围墙上还有城垛,高达6米,士兵们可以在围墙上监视四郊的动静,巡逻和射击。围墙还有十几个高2米,宽1米的炮眼,现在尚有2尊300年前用青铜铸的大炮雄踞在炮眼跟前,旁边放有一大堆铁铸的炮弹。

堡顶中心有一间长方形的屋子,是供士兵们休息、祈祷和喝咖啡的地方。

屋旁有一口深深的水井和一个水池,可以用绞车把水提上来倒入水池。屋子左侧还有3间地牢,是囚禁战俘和罪犯的地方。

这座城堡真是固若金汤,几百年来为保卫尼兹瓦地区人民的安全立下了丰功伟绩。人们通过炮眼可俯视全城。古堡下面是传统的阿拉伯市场,卡布斯清真寺的绿色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从阿曼现在首都马斯喀特来的公路沿古堡旁伸向市区。纵目远望,椰枣林掩饰着农田,绿山山脉起伏,延伸至尼兹瓦郊区。从绿山上渗下来的泉水经过法拉吉渠道,浇灌着农田、果园和椰枣林,形成8千米长3千米宽的尼兹瓦绿洲,哺育着40000多勤劳智慧的居民。

在莫桑比克北部的莫桑比克岛南端,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古堡,那是葡萄牙人为保护葡萄牙帝国海上通道而于1558年修建的大城堡,名叫圣·塞巴士蒂昂堡。

古堡三面依水,宽约40米,长约100米,墙宽5米,高15米,北侧面岛的城墙外有参天的苍松屏列护遮。城墙外表经风化雨蚀,已灰土斑剥,砖石松移,但城堡内部尚保存得很完好。城堡的中央有一个方形广场,以石砖铺地,广场一侧有三个储水窖,一大两小。沿墙建有粮仓、弹药库、监狱以及营房。营房约可容纳近2000名士兵。

城堡的东南西北四个角上都设有炮台,其中两个面向大海,用于监视来往的航船。现在游人可以看到四个炮台上仍各有数尊大炮,炮口虎视眈眈地对着海口。登临古堡,近海内港历历在目,海天之间连绵的大陆和绿岛,也遥遥在望。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75年莫桑比克独立的数十年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把这座古堡变成了关押、屠杀莫桑比克爱国志士和无辜百姓的监狱。他们在古堡内挖掘了两个“焚人坑”,深约10米,宽2米;还设立了秘密刑场。

被捕的人有的被当作“会说话的商品”,装上海船贩卖到国外;有的被秘密处决。不少人被殖民军的神父以“异端”罪判处火刑,投入焚人坑活活烧死。

刑场长约20米,宽6米。左侧是一块宽约9米,长12米的舌形珊瑚岩礁,上面建有“圣母炮堡”。刑场与炮堡之间有一堵半人多高的土墙,墙上有若干射击孔。刑场中央立有一块高不到1米的石墩,行刑时犯人跪在石礅上,刽子手们就在土墙的射击孔里向犯人背后开枪,犯人被处决后,就被抛进大海。

现在古堡成了殖民者屠杀莫桑比克人民的罪证,也成了政府对青少年进行殖民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