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45095900000008

第8章 中庸之道——不把弓拉满,不把势用尽(2)

有的人在名利场上追逐,总是不能把握一个度,最后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惨败而归。曾国藩认为,功高名显,必然会带来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和仇视,所以在利益和名誉面前,他总是会让一步,从来都不独占。

曾国藩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从来都不居功自傲,在每次呈报战果的时候,总是将下属或是同僚的名字放在前头。例如,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时,为了搞好关系,他就特别注意将满族人都督官文的名字摆在自己之前。后来,曾国藩费尽心思将湘军水师改为经制的长江水师,这样一件很大的事,曾国藩又将官文的名字推到自己前面。

曾国藩很了解官文这个人。官文是满族贵族,骨子里瞧不起湘军,但是却又不得不依靠湘军的战功提高自己的职位。而且官文本人贪功好利,毫无定识,更无风骨。曾国藩想要促成水师改制,不让官文反对,就必须满足官文在名利上的贪欲,官文才会站在自己的这一边。所以,在给太后、皇上的折子里,曾国藩建议改制后的长江水师统领由官文做,大家都做他的副手,他一定会乐意。曾国藩这样做既可以减轻官文对湘军的嫉恨,又可拉拢官文一起做事,借此消除满族贵族对湘军的仇恨和排挤。后来水师的发展证明了曾国藩推出一个满族贵族担任统领的做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自古以来,“名利”祸害了多少英雄豪杰。名利双收是很多人的希望,但是,想要赢得名利,首先就要懂得让出名和利。曾国藩很明白这个道理,在他的官场生涯中,他一直按照这个道理来做。这使得他晚节得保,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状态。

曾国藩于咸丰四年(1854年)在湖南老家招募兵勇,创立舟师,训练湘军。自与太平军开战后,他运筹帷幄,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有方,屡建奇功,多次受到清廷的恩赏和嘉奖。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两宫皇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4省军务,节制提督巡抚以下各官。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他又被加授“协办大学士”,从而成为清朝自开国以来权势、地位最高的汉臣。而曾国藩的弟弟们也兵权在握,四弟曾国荃统兵近2万,由于屡立战功,仅同治元年就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7次表彰;五弟曾国葆也统兵5000人。曾家兄弟权倾朝野。正如曾国藩自己所云:“余家目下鼎盛之际……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家门极盛并没有使曾国藩得意忘形,却使他忧心忡忡,而且更加小心翼翼。他深明“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之理。他说:家道的长久,不是凭借一时的官爵,也不是凭借一两个人的发迹来维持的。当家道鼎盛的时候,要做家道衰败时的考虑。上天既能使我们处于今天丰厚顺达的境地,就能使我们处于明天艰难困苦的境地。这样的经验教训,历史上举不胜举。

因此,曾国藩在信中告诫弟弟们要以霍光为鉴: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上天惩罚一个人是无形的,常常借助于人之手。霍氏的势力太强大了,上天就借汉宣帝来削平、限制他的势力。像霍氏那样,等到别人来限制就为时已经太晚了。我们家族正处于鼎盛时期,所以我们兄弟要自律自戒,不等上天来惩罚限制,也不等别人来惩罚限制,我们自己应该主动地想办法限制自己。曾国藩针对弟弟们在买地建房上的挥霍、银钱取予上的不谨慎、言谈举止的傲慢等,提出了自我限制的方法:“廉、谦、劳。”“俭而不奢,居官清廉。”他希望弟弟们“俭以养廉”,每用一钱均须三思;不妄取分毫,不寄银钱回家,对亲族不随便馈赠;在为人处事上,要做到内心谦虚、外表恭让,切忌颐指气使、气焰嚣张;在为朝廷办差上,要竭诚效劳、恪尽职守。只有在“廉、谦、劳”三方面潜心修炼,“正己为先”,才能够持盈保泰、家道长久。

人人都在追逐利益,不可能所有的利益都让自己一个人得到,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要主动地谦让,将利益送给别人,这样做虽然会有所损失,却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在名利上达到顶峰的时候,更需要谦让,否则月满则亏,后果不堪设想。曾国藩懂得在名利面前谦让,让他名利双收,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4.急流勇退方可长保富贵

曾国藩曾经感慨道:“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这的确是那个专制年代的一种悲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功臣名将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的时候,帝王就担心功臣名将会向自己发起进攻,所以会千方百计地置功臣名将于死地。然而曾国藩却能够寿终正寝,死后也没有人秋后算账,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不多见的。他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急流勇退。

曾国藩创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战功显赫,朝廷不断地给他封赏,他的地位逐渐地上升。等到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曾国藩的湘军就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对于曾国藩,朝廷自然是欲去之而后快。

曾国荃攻陷大平天国都城天京,当天夜里就上奏报捷,满心以为会受几句赞扬,不料却挨当头一棒。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晚间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1000多名太平军突围。朝廷并没有就此了结,而是步步进逼,揪住不放。数日之后,清政府又追查天京金银的下落,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尤其严重的是,上谕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

曾国藩自然听出了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更何况他也知道曾国荃的确是嚣张跋扈,将攻陷天京的功劳都归于自己身上。于是,曾国藩对赵烈文说:“沅甫之攻金陵,幸而成功,皆归功于己。余常言:‘汝虽才能,亦须让一半与天。”’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曾国藩生死存亡的关头,能否妥善地处理与朝廷的关系,成为能否保持其权力和地位的关键。曾国荃在这个时候依然存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想法,这与曾国藩忧谗畏讥、常怕盈满的想法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要他时时以此为戒,而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切实实践。

曾国藩在湘军声威达于极盛之时,就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理由,奏请裁湘军归乡里,明白地表示自己无挟军权以自重的态度。至于遣散湘军,远在攻克南京之前,曾国藩就已经有所打算。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南京合围之后,因为胜利在望,曾国藩开始思考善后的问题,他在二月初二日致曾国荃信中,就已明确地有所表示。

攻克南京之后,曾国荃就坚持辞官,申请回籍休养,所部必须裁撤是自然之理。曾国荃先行回籍,而裁军之事,则留与曾国藩料理。

曾国藩早已知道朝中那些将领没本事,却嫉贤妒能,早已讨厌自己这班书生风头太健,常想惩罚一下自己。清军中有一位高级将领名叫胜保,每战必败,每败必保,时人称之为“败保”。他最讨厌曾国藩兄弟。蔡寿祺跟败保最久,所以他首先弹劾曾国藩。曾国藩先裁湘军,以免授人以柄,就是这个原因。

在裁军上,曾国藩的计谋手法自是超人一等。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前,即计划裁撤湘军。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便已拼命地筹钱,两年之间已筹到银钱500万两。钱筹好了,办法拟好了,战事一告结束,他便立即宣告裁兵。他不要朝廷一分钱,因为裁兵费早已筹妥了。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攻下南京,七月初旬开始裁兵,一月之间,首先裁去1.5万人,随后又略有裁遣。但是,军可裁,官不可不做,曾国藩在领兵作战时,曾一再请求回家为父母服丧终制,而战事终了后,何以从不提及此事,这点仍和他的忧畏有关。

曾国藩在削平太平天国之乱后,皇帝封他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他是事实上的湘军领袖,凡是湘军出身的将领,无论是执掌兵权抑或出征疆场,都视他为精神上思想上的领导者,而湘军被裁遣的多至数万,这些人功名路断,难免有人心怀不满。

曾国藩如果在此时请求解官回籍终老,皇帝当然不能不接受他的要求。但如他在回到乡间之后,以一个在籍乡绅的地位,被一群图谋不轨之人挟制,并被奉之为领袖人物,即使曾国藩能够妥善处理,而对清朝政府来说,也仍然不是保全功臣之道。如果清政府怀有过度的恐惧,曾国藩辞卸官职,就是表示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那就更容易发生不必要的猜忌了。曾国藩在此时一方面自动解除兵柄,一方面留在两江总督任上继续为清政府效力,绝不轻言去留,正是使清政府绝对放心的最好办法。

不论什么时候,这个道理是不会变的:当你对于别人有用的时候,他自然会利用你的能力为他办事,一旦他功成名就,天下再无敌手的时候,你这个合作伙伴就成了他最大的威胁。如果这个时候你还不知进退,还妄图更进一步的话,那你就只会落得一个可怜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