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不断补充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曾国藩秉持耕读家风,严谨治学,一生未曾中断。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曾国藩研习法家思想和老庄之学。锐意进取的他不断地研究新的知识。他在晚年的时候意识到西学的重要性,便开始涉猎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曾国藩知识的不断更新是他一生功业的标志。
1.须臾不离读书
曾国藩为官和人生的成功,与他为人处世的智慧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智慧都来源于他所受的教育。曾国藩一生勤于治学,从不懈怠,有了很深的造诣,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读书是曾国藩人生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父亲的督促下,曾国藩从小就认真读书,9岁时已经读完五经,15岁时能够背诵《周礼》、《礼记》,并且还细读了《史记》与《文选》。就这样,曾国藩通过勤奋地读书,考取功名,走上了仕途。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宦海沉浮的曾国藩并没有忘记读书的重要性。在那个内外交困,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曾国藩一直都勤勉治学,从书中获取智慧,学习为人处世之道,以书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成就了一生的事业。
历代的有所成就的名臣们,大都是“人中龙凤”,天赋极高,但是曾国藩资质平凡,他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与他勤奋治学有莫大的关系。
曾国藩10年的京官生涯虽然并不是很得志,但是他依然没有忘记读书。他拜理学大师唐鉴、倭仁两位前辈为师。在他们的教育下,他自立课程12条,并全力以赴,终身行之不辍。他按照这12条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使得他的读书方法、学术见解、道德修养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收益。
曾国藩作为一个儒生,领兵作战,后来又主持洋务运动,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办起了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多功能工业基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翻译馆,派出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他所作出的这些成就与他坚持不懈地刻苦读书、经世致用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丰富的知识作为根底,他又怎么能作出这些成绩呢?
同治十年(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在那种情况下,曾国藩认为“暮年疾病、事变,人人不免”,而读书则贵在坚持,并在读书中体味出乐趣。2月17日,他更感身体不适,难以支持,但是他依然不肯休息,晚上继续挑灯夜读。他说:“疾病缠身,这已是难以摆脱的困扰,前以目疾,用心则愈蒙;近以疝气,用心则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竟成一废人矣。”
秋冬之际,曾国藩的病情日益加重,他在日记中写道:“脚肿愈甚,常服之袜已不能人,肥而复硬,且似已肿过膝上者。大约作文及看生书,俱嫌用心太过,有损于血,而气不能运化,故至于此。以后当不做文,不看生书。”由此可见,他病情加重与读书、写字有很大关系,所以他规定自己以后要少看书、少写字。但是没过多久,扬州阮家送《许周生集》。这是一部新书,曾国藩一看就难以割舍。后来湖南王闾运送近年所著《周易燕说》、《尚书大传补注》、《禹贡笺》、《谷梁申义》、《庄子七篇注》、《湘绮楼文集》。由于身体原因,这些书他虽不能细看,但是他都认真地翻看了几遍。此后,不管身体状况如何,他都不再坚持不看书的原则,先后阅读了《居易金箴》、王其淦所送其父著《王霞九文集》、朱彬所纂《札记训纂》、李芋仙寄来的《道蕴编》、日本人所著《新论》、上海新译之书《中外古今年表》、唐义渠所寄之《湖南阳秋》、王霞轩所寄《王少鹤诗》、陶篁村所撰《浙江诗话》、柳兴恩《谷梁大义述》等一批生书。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三月,曾国藩已是病入膏肓。三月五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南京,曾国藩出城迎候。出发之前,他阅读《二程全书》,迎接途中,他“舆中背诵《四书》,忽……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声”。他接连在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做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悚何极!”“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
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一日,曾国藩在日记里写道:“早饭后清理文件,阅《理学宗传》。傍夕入睡,又有手颤心摇之象,吃点心后,又在洋床入睡。阅《理学宗传》中张子一卷,二更四点睡。”这是曾国藩阅读的最后一本书。
有副对联这样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文武兼备者本就不多,而曾国藩却在这两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这就是他勤奋治学的结果。读书治学让他立言传于后世;经世致用让他战功赫赫威震当时;践行古书让他修身立德启迪后人。
2.秉持耕读家风,以不学为耻
知识是成就事业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学识的人难以有大的成就。获取知识的唯一法门就是刻苦努力,只有不间断地学习,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为成就事业奠定基础。曾国藩时时以“君子当以不如尧、舜、周公为忧,当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来勉励自己治学修身,秉持耕读家风,他年纪轻轻就步入仕途。
曾国藩生于封建社会末期,在湖南一个农民家庭长大。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曾国藩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是好好读书,金榜题名,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幸好,曾家并非一般的农民家庭。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字星冈)“少耽游惰”,但却能“立起身责”,“幡然悔悟”,“自是终身未明而起”,“讲求农事”。由于他本人“早年失学,壮而引为深耻”,决心让其子孙读书,猎取功名,因而对子弟督责甚严。曾玉屏治家极严,他立了一些家规,要求家人必须遵守,“男子耕读,女必纺织”。他要求家人谨行8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子孙:“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器。”“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玉屏对青年时期的曾国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曾国藩的父亲困苦于学,没能成功,转而发奋督促孩子,把光大门楣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少年时代的曾国藩经历了一段寒窗苦读的日子。虽然当时曾国藩读书的志向并不高,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但是随着书读得越来越多,心智不断的开发,曾国藩的人生志向也在不断提高。顽强的意志使得曾国藩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成为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
曾国藩的祖父要求家里人都起早,当时,曾国藩年纪小起不来。曾国藩想,怎样才能使自己黎明即起呢?他居然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他在睡觉的房间里放上一个铜盆,在这铜盆之上用一根绳拴着一个秤砣,然后燃起一根香,再把这根香用一根绳系在拴这个秤砣的绳子上,十字交叉地插着,香被点燃,当点到这根绳子的时候,把绳子烧断……于是他就被叫醒,黎明即起,开始读书。
曾国藩的记忆力很好,再加上他读书很用功,所以,他在8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读了《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9岁时就已经把五经读完。父亲曾麟书继续指导他念《诗经》,同时开始教他做八股文。次年,他的弟弟出生。祖父命曾国藩以《兄弟怡怡》为题做一篇八股文。当时10岁的曾国藩写出的文章让祖父大加赞赏:“文中有悟性,必能以孝友承其家矣。”曾国藩14岁那年,父亲的好友才高八斗的欧阳凝前来探望。为了一试曾国藩的才学,他以“共登青云梯”为命题,叫曾国藩做律诗一首。曾国藩写的诗得到欧阳凝的赞赏,他认定曾国藩必定前途无量。
曾国藩就是秉持耕读家风,刻苦地学习,通过科举考试,在28岁的时候就已经在翰林院供职,年纪轻轻就有了不小的成就。
3.读书须当求变
曾国藩成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名理学家,他对于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有很深的造诣。然而他与别的儒生不同,他敢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曾国藩所处的清王朝已经走上衰亡的道路,内忧外患使这个曾经雄霸一时的天国上朝千疮百孔。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一心济世救民的曾国藩展现出他的胆略和见识,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当时的中国士大夫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的变化,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在他们的眼里,只有中国的理学才是最正宗的学问,才是能够救国救民的学问。然而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洋人船坚炮利,中国在闭关锁国之下变得很落后。因此,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使自己逐渐地强大起来,改变清政府积贫积弱的状况,才能改变清政府被动挨打的局面。
尽管曾国藩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他提出学习西方技术最根本的目的还是维护封建统治,但是他比那些浑浑噩噩,还在梦中不知觉醒的士大夫高明了许多。那些因循守旧的士大夫在西方的铁蹄践踏中国土地的时候,依然夜郎自大、盲目排外,认为西方技术为“奇技淫巧”,对之嗤之以鼻。曾国藩开启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之风,给满目疮痍的清政府带来了自强的希望。
曾国藩积极主动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在他的日记里有当时著名的科学家的名字,徐寿、龚之棠、吴嘉善等;有西方现代科学的门类,光学、重力学、流体力学、化学、电磁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曾国藩虽然很喜欢天文学,但是操劳军政要务的他没有时间去钻研。他倾心研究西方科技,这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是绝无仅有的。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接受新知识的人,他以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为根基,广泛地涉猎各种门类的书籍,吸收借鉴其他不同流派的思想,将其融为一体,形成了他自己与众不同的观念。曾国藩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精神,就是他与其他士大夫不同的地方,也是他能够接受西方技术的原因。
其实在曾国藩以前,中国已经有人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林则徐是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而真正把这一思想落到实处的就是曾国藩,他开创了学习西方的先河。
曾国藩对于当时论述西方科学技术的书籍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他对《朔方备乘》、《校那庐抗议》、《几何原本》等书籍都有过详细的评价。他还让精通数学的儿子曾纪鸿给《几何原本》译本作序。
曾国藩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在他的幕府中聚集了一批精通西方技术的人才。这些人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知识分子,如精擅边境史地学的张穆、何秋涛,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科学家徐寿、华蘅芳,以及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这些人聚集在曾国藩的身边,对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帮助。曾国藩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知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的士大夫们就开始一心研究儒家经典著作,以此进入仕途,博取功名。到了明朝八股文开始以后,很多知识分子就成了读书的机器,一辈子守着那几本经典著作进行研读,不知进行知识的更新,这也是中国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那种社会风气之下,曾国藩依然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新的领域,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为后来国人的觉醒作出了贡献。
4.开创留学风气
现在留学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曾国藩所处的那个时期,中国的士大夫们把西方视为夷狄之邦的时候,留洋绝对可以称得上一个创举。曾国藩开启了留洋之风,为已经腐朽的清朝政府注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开阔了当时国人的眼界。
当时曾国藩意识到中国已经落后,需要学习西方技术,于是开始着手准备派遣留学生。当时了解西方技术的人并不多,想要引进西方技术,就必须有人精通,将之推广开来。同治九年(1870年),容闳向曾国藩提出一套选拔学生留学美国的计划:初次试办,以4年为期,每年选派30名12一14岁的聪颖幼童前往美国读书;预定每人留学15年,学成之后回到中国服务。这样一来,中国今后自己就有了富国强兵的人才,不再需要外援。
那个时候的曾国藩对于西方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他非常赞同容闳的建议,决定按照容闳建议向西方派遣留学生。曾国藩兴致勃勃地向清政府上奏,希望能够派遣部分人到西方去,没想到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当他的奏折上去之后,立刻就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派遣幼童留洋活动“固属中华创始之举,抑亦为古来未有之事”,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日本、朝鲜等国向中国派遣过留学生,而中国从来没有向其他国家派遣过留学生;中国是“天朝上国”,怎么可以去学习西方的东西呢?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曾国藩没有退步,而是坚持己见,他不断地向朝廷上书,希望能够获得批准。最终,清政府同意了曾国藩的提议。那时的曾国藩已经年老多病,但是高兴的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委托给他人来做,而是亲力亲为,积极地与李鸿章、容闳等拟定留学章程12条等,并且详细地规定了招募学生、施教步骤、管理及经费等相关事宜。曾国藩知道这一批留学生代表着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所以他不敢有丝毫马虎,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他在给留洋幼童监督陈兰彬的信中这样写道:“(幼童留美)第以西法精奥,必须专心致志始克有成。汉文之通否,重在挑选之际先行面试一二,以决去留,此后只宜专学洋学。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未可因兼课汉文而转荒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