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以无所不包的心态,广纳天下英才,这些人对于成就他的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那些具有军事才能的人帮助他平定了太平天国;在洋务运动中,那些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成了开展洋务的先行者,那些技术人才成为顺利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的支撑。曾国藩依靠人才,完成了他人生中两项最重大的功业。有这样一批人的拥护,曾国藩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3.不拘一格选人才
曾国藩门下的幕僚就像他的左膀右臂一样,促成了他的成功。那么,曾国藩选拔人才究竟是本着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呢?那就是不拘一格选人才。不论是谁,地位如何,只要是有才能,曾国藩都会将他收于门下。曾国藩从来都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全才,他认为,书上所说的“百长并集、一短难容”的完人,只是后人的推崇之词罢了。实际上曾国藩自己也不是一个全才,比如统领将佐规划战略他很在行,但要让他带兵亲自参加一场战斗,他就总是吃败仗。
因此,他对这个选人切勿“眼光过高”的原则是深有感触的。他曾指出,一世之人才足够一世之用,就看怎么去发现、去识别。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大约上等的贤哲,只能靠天缘才能遇到;中等人才,则可以以人力求得。如果眼界太高,那就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为你所用的人才;如果降低取才的标准,那么获取的人才就会一天比一天多。
我国古代兵书《太白阴经》对此讲得很明白:强悍刚勇的人,可以勇敢地对待大难,其个性却难以持久;温顺安分的人,可以循规蹈矩,却难以灵活变通;性情沉静的人,可以考虑长远的规划,却难以应对突发的事件;性情谨慎的人,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却难以开拓事业。这就是说:如果对人才一味求全责备,“眼光过高”,就会让你感觉“无人可用”。曾国藩认为,挑选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拘一格,评判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求苛细。不能因为有一点儿朽烂的地方,就把几人合抱之粗的大木给丢弃了;不能因为仅仅撒了几网就灰心丧气,以至于错过了逮到大鱼的机会。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特长,就可以用之。用人者最应避免的是,由于有一点儿小毛病而将有用之才弃而不用。
曾国藩出身寒微,他向来反对以人的出身和资历来衡量一个人。他主张选人才要唯才是用。他曾讲过这样的例子:汉代大将军卫青在年轻时曾给人当过奴仆,后来却拜相封侯,娶了高贵的公主为妻。因此,怎么能用平常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人才呢?他认为,世界上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去搜罗人才的行动和发现人才的眼光。人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人在乎,就会被遗弃于社会的下层之中;一旦有人去发现去任用,就足以为国家之用。
一般有才能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怪脾气,尤其是在晚清那个乱世,很多人不愿意出山,不愿卷入政坛的是是非非。这个时候,既然要借助人才的力量,就要善于求才。人才再多,难以为社会所用,也是于事无补。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求才的人,他不仅具有识才之能,还具有求才之能。曾国藩为了求得人才,什么样的办法都能用上,不得人才,誓不罢休。正如他自己所说:“如白圭之治生,不得不休。”
曾国藩求才,根据不同的对象,会用不同的方法,或结以交情,或待之以诚,或激之以情。他每到一地都到处寻访,延揽当地人才。曾国藩认为山野之中多贤士,他在江西、皖南和直隶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他手下的王必达、程鸿诏和陈艾等人,都是他通过这种方法求得的。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曾国藩每到一地都要张榜安民,在其告示中,总是会加上一条寻访英贤的条文。“淮徐之地自古多豪杰之士,山左中州亦为伟人所萃”,“本部堂久历行间,求贤若渴,如有救时之策、出众之计,均准来营自行呈明,察斟录用”,“如有举贤才者,除赏银外,酌予褒奖。借一方之才,平一方之寇,生民或有苏息之日”。薛福成就是看到这样的告示后,向曾国藩上《万言书》,才进入曾国藩的幕府,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曾国藩任直隶总督的时候,为广纳人才,专门拟了《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广为散布。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制定了严密的人才选拔制度,“略分三科,令州县举报送省,其佳者以时接见,殷勤奖诱”。
曾国藩的幕府中的人才有一部分来自朋友的举荐。他在与朋友通信谈话的时候总是询问他们是否有人才,只要是有,他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人才调到自己的身边。方宗诚是吴廷栋举荐的;吴汝纶是方宗诚举荐的;凌焕是刘星房推荐的;赵烈文是周腾虎推荐的;李兴锐是师远鲁和李竹浯二人合力举荐的;李善兰则是郭嵩焘推荐人幕府的。
咸丰十一年三月,毛鸿宾署理湖南巡抚,向曾国藩咨询湖南政务的事情。曾国藩在回信中依然没有忘记物色人才,他在信中说:“阁下莅湘初政,仍祈以物色将才为先务……来示垂询用人行政利弊得失,窃以人存而后政举。方今四方多难、纲纪紊乱,将欲维持成法,似仍需引用正人,随事纳之准绳,庶不泥于例,而又不悖于理。”
曾国藩非常注意自己的修养,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使人才远离,在用人上力克用人唯亲的弊病。他还时常提醒自己:“不敢恶规谏之言,不敢怀偷安之念,不敢妒忌贤能,不敢排斥异己,庶几借此微诚,少补于拙。”曾国藩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吸引人才的到来,希望能够借此招揽更多的人才。从他日后幕府人才之盛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办法也的确取得了成功,很多人都是仰慕曾国藩的名望去的。他曾经在日记里写道:“又有王少鹤、朱连甫、吴莘畲、庞作人,此四君者,皆闻予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深浅,其皆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
曾国藩招揽人才,还注意人才之间的互相吸引。他说:“求才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得其余。”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国藩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将其中的一个得到,就能将其他的也一起拉拢过来,使之结伴而来、接踵而至,这样就能够更加广泛地招揽人才。
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注意结交人才。湘军著名将领江忠源就是曾国藩在京城的时候结识的。他在礼部复试时看到一句诗“花落春仍在”,提拔了诗的作者俞樾;在朝考时又看中了陈世杰。这些人在日后都对曾国藩的事业有过很大的帮助。
历史上有很多人整天喊着“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但是却不付诸行动,也不知道如何求才;就算有才学的人到了他那里,他也不加重用,这些人最终也没能成就大事。而曾国藩则不一样,他欣赏人才,而且真心实意地求取人才,通过各种办法招揽人才,希望天下有识之士都能聚集在他的帐下,为他所用。对于真正的人才,曾国藩也确实给予重用,让他们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一个想成就大事的人,不仅要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还要善于求取人才,这样才能群贤毕至,成就大事。
4.凝聚众人的智慧
曾国藩说:“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曾国藩被人称为是“中兴之名臣”,但是仅仅凭借他一人之力,岂能将已经病入膏肓的清王朝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曾国藩的确不能,然而他却做到了。曾国藩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把当时四处分散的名士们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完成了他一个人力量所不能完成的事业。
曾国藩是一个领导,他并不需要亲自动手去做某一件具体的事,只需要正确地指挥手下的人去做就行了。有了曾国藩的带领,他手下的那些能人们才能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就像荀子所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历史上,大业大都并非只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完成的,而大都是在众人的帮助下实现的。曾国藩就是以他人之力为自己之力,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曾国藩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中才”,必须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做成事情。在曾国藩看来,世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可取之处,将众人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收归己用,就可以成就一个完人,就可以完成任何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业。事实上曾国藩的幕僚就是曾国藩的智囊团,曾国藩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一直在向智囊团征求意见和建议,借用智囊团的力量。
曾国藩的仕途并不顺畅,因此他一直小心在意。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有犹豫难决的事情的时候,曾国藩总是向他的幕僚们征求意见,然后作出一个相对明智的决策。
幕僚们的意见在曾国藩的人生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了曾国藩的一生。当创办团练,开始和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曾国藩屡战屡败,朝廷对他并不怎么重视。后来,曾国藩接受郭嵩焘的意见,创建湘军水师,从此名闻天下,得到了清朝廷的重视。这支水师在曾国藩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曾国藩转败为胜的关键。
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围困长沙,长沙当地的官绅们向湘军求救。当时的湘军实力不足,能否打赢这场仗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这一战也关系到湘军的前程。为此,曾国藩多次召集所有将官,研讨这件事;还在官署设建议箱,请幕僚出谋划策。最终,他采取了陈士杰、李元度的建议,在湘潭大胜太平军,有了著名的湘潭大捷。
咸丰十年(1860年)秋是湘军与太平军战事的关键时刻。当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在出逃前发出谕旨,令鲍超北援,这使曾国藩陷入两难的境地。鲍超是曾国藩手下的大将,握有重兵,一旦北上勤王,湘军的实力就会骤减,难以与太平军抗衡,湘军就可能会全军覆没,曾国藩多年的辛苦经营就会毁于一旦。但是,咸丰皇帝已经下旨,如果不去,又会落个抗旨的罪名。曾国藩难以抉择,于是召集幕僚们来商议。李鸿章建议“按兵请旨,且无稍动”,曾国藩觉得可行,就采纳了他的意见。这使得湘军度过了这次危机。不久,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克安庆,包围天京,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形成了绝对优势,最终战胜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之所以成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也是因为他采纳了别人的意见。早年,容闳建议曾国藩设“制器之器”,送有识之士出国留学。曾国藩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洋务运动兴起,那些留洋回来的人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使他成为洋务运动的首脑人物。
有人评论曾国藩说:“以儒臣督师,削平大难,蔚成中兴之业,固由公之英文巨武蕴积使然,亦由幕府多才,集众思、广众益也。”这句话非常中肯,曾国藩是集人之智慧的典型,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叮嘱自己的弟弟曾国荃也要这样:“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