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讽古思今(中华美德)
4509400000072

第72章 城市的历史感

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北京天文馆等一批著名建筑的设计者、92岁的张开济老先生,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次进北京的感觉:

“先进入眼帘的是宏伟的东南角楼,角楼上面是碧蓝碧蓝的天空,下面是城墙和城楼,一队骆驼正缓缓行进,真是好一派北国风光!到北京后看了那么多美不胜收的文物古迹,一下子傻了,我这个上海人才头一次晓得我们中国有多么伟大!有这种感觉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有一次我正在天坛欣赏祈年殿,旁边有位外国妇女情不自禁地说,我能站在这里看上三天三夜也看不厌。”

城市的建筑就应该像树的年轮,一圈一圈凝固住不同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要靠它的历史和文化所浸润、所托显。真正的繁荣应该是重建多于毁灭,像北京城,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其当年的老城墙、老城楼,不动脑子就被稀里哗啦地都拆掉了,却把钢铁、化工等大工厂建在了上风头,让污染慢慢地覆盖全城。幸好当年还没有把紫禁城也一块给拆了,否则,没有故宫的北京还能称其为北京吗?就像埃及没有了金字塔,法国没有了大教堂、博物馆……我们已经大拆大建了半个多世纪,现在有些地方还在大拆大建。结果有时便是拆了建,建了拆。比如,先是建起一片片的“工人新村”“干打垒”,随后又拆掉“新村”建“大板楼”,改革开放之初是拆掉“大板楼”建小区,眼下是看着早几年建的小区又过时了,拆掉重建更时髦的豪华住宅区……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新建的住宅区甚至是样板小区,不消几年就变乱变脏,成了又一种“棚户区”或“三不管”。而天津有个过去的“英租界”,所辖五条大道,又称“五大道”,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却至今仍能闹中取静,保持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被政府辟为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叫“欧洲风情街”。

这里面有什么奥秘昵?在欧洲的眼里,似乎房子越老就越宝贵,越是有钱人或贵族越要住老房子,而收入低的工薪阶层才住在新式的多层公寓里。如爱丁堡引以为荣的是13世纪的古堡,至今仍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民族文化节的中心会场。还有建于13世纪的神学院大教堂,14世纪落成的英王夏宫,以及诸多两三百年或四五百年以前的老建筑,有的因年代久远已经变黑,这反而成了更为亮丽的风景。

这些优美的古老建筑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意无意地接受了历史和文化的熏陶。我不相信他们会不盖新房子,只不过是把现代房子建造得和爱丁堡古老的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决不让它遮挡和破坏了珍贵的古代建筑的美感。

我不解,英国历史上战乱也不少,但古建筑却保护得非常好,从南到北各地都有自己完整而连贯的历史和文化遗迹。比如曾经出任过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家族的庄园,这个家族的祖上是英国的公爵,丘吉尔一世公爵率英军第一次打败了法国军队,安妮女王便给他划了一块地,拨了2400镑,让他建一个庄园。一世和二世两代公爵共用了28年的时间才建成拥有巨大城堡的庄园,然后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今天里面住着的是丘吉尔十世公爵。城堡巍峨壮观,富丽堂皇,里面完好无损地存放着一代代传下来的珍贵文物,如一世公爵战胜法国后法军投降的白旗……这让人感觉到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许多驰誉世界的名城,其辉煌正是来自历史文化的投光,那些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给人们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靠历史和文化的长期积淀,培养出城市的精神气质,反映出城市的本质。

所以,人类文明越是现代化,国家越是发达,就越重视自身的历史。而不研究历史,缺少文化品位,却急功近利、喜新厌旧地毁坏城市文脉,正是经济和文化落后的标志。

阐释诗意的城市,阐释城市的诗意,是我们文化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城市似乎与“诗意地栖居”隔得很远,与陶潜的桃花源、梭罗的瓦尔登湖离得很远,其实不应该如此,城市是文明的精华,人类精英荟萃的场所,它的诗意在田园牧歌的文化传统的背景上,看起来很另类。其实,它仅仅是“不同”而已。城市古老建筑所散发的诗意气息,城市的历史所散发出的厚重感和人文气息,一点也不比“白发渔樵江渚上”少。城市所激发的生命活力,所集结的人类智慧,一点也不比“庄子、惠子濠梁观秋水”少。保护城市的文脉,使之免于被肤浅地改建,既是一个行政领域的大事情,也是建设新的民族文化的大事情。作者分析得非常透辟,足以引起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