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历史优秀课例
45091700000006

第6章 西汉的兴衰

【教学建议】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

同时,改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对汉武帝的评价问题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帝王,在其统治时期,通过文治武功,使西汉统治达到鼎盛时期,其他向来被称为“英主”,其一生,既立有丰功伟绩,也有重大失误。他与秦始皇相比,即“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司马迁之语)史学界对其晚年的政策调整关注较大。他为调整统治政策,在有关西北屯兵的争论中,借机颁布了轮台“哀痛之诏”,公开向天下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公开否定自己,果断地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统治危机,带来了后来的“昭宣中兴”。他这一行举,可以说是古代帝王罪已以收民心的一次显成功的尝试,他比秦始皇、唐太宗高明的多。但也有人对他这一行举持否定态度,认为在统治危机和内外出现困局情况下,是悲观消沉情绪的反映。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真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l)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秦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加强了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20年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此后,有了三种观点。第一,基本肯定说。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第二,基本否定说。郭沫若认为: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第三,主观与客观说。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削弱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家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典型例题】

1998年7月1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新疆是我国西北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省区,加快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对我们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保障国家安全和边防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请按由南向北的顺序将这五大地形名称写出来。我国地势最低洼部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2)我国自古对新疆地区就进行了有效的管辖。西汉时于年设立,管辖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的辽阔地区。73年,东汉派打败北匈奴后,重建。唐朝时又设立了和,对之进行有效管辖。

(3)江泽民总书记讲话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现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

剖析:本题考查了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知识。知识点有新疆区域地理、中国古代边疆史和我国的民族等。主要检验学生的识图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1)问要注意顺序千万不能打乱,否则一分不得;第(2)问在于记忆准确,避免张冠李戴;第(3)问从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看出强调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参考答案:

(1)昆仑山一阿尔金山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2)公元前60西域都护窦固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3)C

【扩展资料】

对秦汉郡县制与汉初郡国并行制的认识

秦汉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在地方行政设置方面有差异:秦实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对两朝的地方行政设置,史学界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有人认为,秦的郡县制是政治上雄系中央集权统一王朝的一个重大贡献,但没有配合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使在数年间就天下离心了。汉初无为政策和分封子弟,恰恰解决了这些社会问题,使汉朝得到了巩固。也有人说,西汉前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把政治、经济的大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王国,由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第二种观点:有人认为,以秦始皇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抛弃了以宗法原则构成的政治体制的传统思想,以天下为郡县,在封建国家的体制改革上达到了变革的顶峰。西汉初年,以分封制为补充的中央集权制,是皇权与贵族阶层相妥协的状态。也有人认为,由于刘邦错误总结了秦亡的历史经验,分封诸子为王,这是一种倒退。

关于汉民族的形成

汉族,是与汉朝密切相联的民族。对汉民族的形成,史学界长期存有争论。

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的存在,是毫无疑义的。汉民族形成于秦汉的观点,已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

对汉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史学界也有争论。有人主张四阶段说。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是汉民族形成的准备阶段。经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到秦汉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即汉民族。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经过氏族迁徙与对流,到隋唐出现了面貌焕然一新的汉民族。第三阶段,宋辽夏金元,是第三次民族大融合。主要在边疆地区进行。第四阶段是清代,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有人提出了三段说。即有先秦的“夷”、“夏”之辨而后有秦的民族统一,汉继之;有魏晋南北朝的“胡”、“汉”之别而后有隋的民族统一,唐继之;有辽金西夏的三朝鼎立而后有元的民族统一,明清继之。

西汉的“和亲”问题

“和亲”是西汉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无力用军事手段抵御外族的入侵,被迫采用了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公元前200年,在“白登之围”中,刘邦被围七天。此后,汉政府感到实力不足,而采用刘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规定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最高统治者为阏氏(皇后),并每年奉送匈奴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这种政策一直实行到汉武帝统治初期。

后来汉武帝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匈奴进行反击,放弃了“和亲”政策。汉武帝以后,随着匈奴族的内部矛盾的激化,对汉战争的失败,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少匈奴人倾向于与汉族恢复和亲。汉元帝时,呼韩邪率都归附汉朝,汉匈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呼韩邪单于提出要求当汉家女婿以便进一步亲汉时,宫女王昭君毅然应召,自愿扮演一个“和平使者”角色,于公元前33年出塞,嫁给呼韩邪。这是汉匈之间重大的和亲行动。但这次和亲不像汉初那样有屈辱性,而是在匈奴归附中原后发生的,是汉甸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昭君及其后代对汉匈两族之间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汉匈之间有和亲关系之外,为联络西域各族,共同抗击匈奴,西汉皇帝也曾与西域各族实行过“和亲”,如武帝时,曾将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下嫁给马孙王。这种和亲实际上成为一种外交策略了。

西汉伦理思想家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伦理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曾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武帝采纳其对策,由是开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其学说以儒家思想为主干,杂以阴阳五行之学,形成神学式理伦体系。创天人感应之说,以天为万物之祖,百神之君,认为天制造了人类,人类为天的副本。天对万物实行主宰,以阴阳五行的变化和付瑞、灾异对万物和人类社会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君主是代天行事,须以天意为行为准则。君臣、父子、夫妻之纲常,均出自天意,不可更变。另有以“三纲五常”为封建伦理观点,并分人性为上、中、下三品。宣扬“黑、白、赤”三统的历史循环论,否认社会的发展。倡导义重于利的义利观,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矣。”又进一步在义利对立意义上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道德实践路线。政治上反对兼并,主张限民占田。对社会中贫富不均、土地多寡悬殊等现象有所认识和揭露。主张以教化为堤防,立太学,设庠序,以利于政治统治。著作存《董子文集》《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治国有方的萧何

萧何(?─前193年),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