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回味一生的历史故事
45084100000044

第44章 周文王与蛟汤面

岐山臊子面又叫“蛟汤面”,它的特点是只吃面不喝汤,把汤倒在锅里。吃第二碗面又将原来的汤舀在碗里。说起这种风俗习惯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

相传西周时候,周文王和他的祖先就在岐山定居。那时,还是部落社会。有一次,周文王带领部族们出外打猎,当他行至渭河畔时,只见一条大蛟龙从水里腾空而起,张牙舞爪,遮天蔽日。有时卷起阵阵狂风,遍地飞沙走石,吹得墙倒屋塌,吹得牛羊杳无踪影。有时,掀起漫天乌云,大雨倾盆,河水泛滥,村舍淹没。万恶的蛟龙,夺去了许多人的性命。周文王和部族们早对这条吃人的大蛟龙恨之入骨。今天见它又出来作怪,不禁怒上心头,一个个剑拔弩张。这蛟龙在空中翻滚了三圈,张开盆一样的大口,又要行妖。说时迟那时快,周文王命令部族们,一齐扳弓射箭,霎时间空中响起了“锵锵”的箭鸣声。大蛟的两眼被射瞎,咽喉被斩断,挣扎了一会,从空中跌落下来。周文王走近一看,只见这条大蛟足有五丈多长,一千多斤重。部族们高兴地围着蛟龙唱了起来:“蛟龙作恶兮,伤害庶民,渭水泛滥兮,不得安宁,文王积德兮,为民除害,普天同庆兮,其乐无穷!”

据传,蛟龙的肉味道鲜美,人们吃了它的肉,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周文王命部下把蛟龙抬了回去,剁成很小的肉块,做成臊子,放在几十口锅里,调成汤,所有的部族门将都将面条捞在碗里,周文王亲自掌勺舀汤,大家吃完面后,又将汤倒回锅里。这样,一万多人都尝到了蛟龙肉。从此,周王部落在岐山繁衍生息,力量特别强盛。

现在周公庙内还保存着一口很大的饭锅。据说,这就是当时吃臊子面遗留下来的。

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