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股市操练大全(买进、卖出的82个小窍门)
45082700000006

第6章 常识是股市踏浪的基本功(5)

上升中途跳高弓形线:股价上升途中,多方奋力向上,但遭空头狙击,不得不回撤至较低价位,从而在K线图上走出一根长上影K线(即弓形线)。由于K线组合中空头力量在制造“长弓”过程中已消耗殆尽,因而弓形线形成时即介入良机,即使第二天不能形成将这一弓形线包容在内的大阳,股价上行趋势一般不会改变。如第二天多头尽全力向上攻击,将前一日长上影全部抹去,则股价将加速上行,连收阳线。如第二天多头不能攻上弓形线最高点,而是收出一根包孕在此弓形线长上影之内的中小阳线,就说明多头上攻遇到较大阻力,虽不能就此妄言股价见顶,但其后上攻速度将放慢。

七、天高云淡

上升中途小压迫线:多方连续发力向上,在收出阳线的次日股价大幅高开,至尾市时收盘价落至开盘价以下,但仍高于前一日收盘价,形成高档小压迫线。此种图形通常表示空头的压制力量有限,多方将乘虚而入,将股价推上新高。高档的小压迫线本身常常意味空头力量薄弱,故在形成压迫线当天一般是入货良机,或者在第二天开市时可以介入。如果压迫线与前一天的阳线之间留有跳空缺口(即该压迫线没有下影线),考虑及早介入。

八、蚂蚁撼树

上升中途伪阴线:股价上升途中,多头向空方发起猛烈进攻,导致股价大幅高开,空头也不甘示弱,尽力将股价向下打压,连续两日收出阴线,但两根阴线的收盘价都高于前一天收盘价,形成伪阴线。本K线组合中连续两根小阴线都无法遏制多头的进攻,通常会导致多空力量对比更加不平衡,股价一般将加速上行。故投资者一般可在第二根阴线处考虑加入多方阵营,以便分享胜利成果。

九、更上层楼

上升中途阳包阴:股价正在上行,多方发力向上,连拉阳线,其后遭空方拼死抵抗,报收小阴。第二天多头再次发力,从下到上统吃前一小阴,将前一天的空头一网成擒。在本K线组合中,一般稳妥的入货时机是第二天多头上攻,将股价拉至前一阴线的开盘之上的时候。其时正是烟消云散之时,万里晴空之始,此时考虑介入,收效既快,战绩也好。

十、浪子回头

上升中途归顺线:股价上升过程中,某一天收出一根阴线,似乎要进行调整,但第二天却峰回路转,多头一开盘即已稳占上风,在前一根阴线的开盘价之上开盘并高走高收,形成上升中途归顺线。此间,一旦多头将战火烧到空头防线(即前一阴线的收市价)之后,则通常为空头将全线崩溃的先兆,投资者可考虑此时介入,而不必等待阳线的形成。

十一、葵花向阳

上升中途上拉线:在股价上升途中,空头不甘于承认自己的失败,死命想压住股价,从而收出阴线,谁知第二天即遭到多头更加猛烈的攻击,在前一根阴线的实体之内开盘并收盘于前一阴线的开盘价之上,形成上升中途的上拉线,这通常是股价将加速上行的预兆。由于空头已经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一开盘即被多头轻骑奔袭,杀到己方防线后面,这常常是空头大厦将倾的预兆。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可考虑在形成阴线的次日一开盘就及时介入,也可等当天的上拉线基本形成时再加入战阵,以策安全。

十二、映日荷花

上升中途阳孕阴:股价持续上行后拉出一根实体较大的阳线,第二天却出一根包孕在前一阳线实体内的小阴线,这通常是股价将加速上行的迹象。由于本K线组合中的小阴线连前一阳线的开盘价都无力攻克,说明空头抵抗力量非常薄弱,此时可以考虑常常是买方加码的大好时机。

十三、红旗漫卷

上升中途切入线:多方正在拉抬股价,却遭空头狙击,收出覆盖性或包容性阴线,第二天顺势低开后并未继续低走,而是反复向上,拉出一根切入线。这通常说明前一阴线只是短期回档,股价仍将震荡上行。K线组合中的阳切线通常是一种攻击形态,但投资者应密切注意,收出覆盖性或包容性阴线的当天必须缩量,如果放量下跌,则必须十分小心。另外,还要注意分析该切入线的力度,如果是“斩回线”,则股价有可能快速上行;如果只是“插入线”,则将以震荡向上的方式为主,投资者一定要有耐心。

十四、忍辱负重

上升中途阳孕阳:股价正在上行,前一天收出一根实体较大的阳线,第二天却拉出一根包孕在前一阳线实体内的小阳线,这通常是股价上行受挫的迹象,其上升速度将有所减缓。如果第三天能高开收阳,考虑介入。

十五、极目楚天

上升中途并阳线:股价持续上升,在拉出阳线的次日又收出一根与其几乎并排的阳线,这通常是股价将继续上行的先兆。由于并阳线本身即是多头遭受意外挫折的一种K线组合,故其后股价虽将继续向上,但多以震荡盘上为主要方式。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一段快速向上行情,但概率较小。

十六、铅华尽洗

上升三法:在行情涨升的途中,大阳线之后出现连续三根缩量整理的小阴线,紧接着就是一条力度较大的阳线,放量洗尽其前的获利及套牢筹码,统吃前三根小阴线,这常常是蓄势待发的征兆,股价通常将上升。这是较为典型的“上升三法”走势,“三法”的含义是“买、卖、休息”,本K线组合三连阴也就是上升途中多头休息的迹象。由于空头已能连拉三阴,实力有所增强,故其后股价虽然仍将上行,但速度将比较缓慢,多半是一种盘升的走势,而且有可能再次出现这种上升三法的形态,投资者一定要有耐性。另外,有时本K线组合的第三根阴线的实体会比较长(甚至打穿第一天阳线的开盘定位),但无量配合,仅仅是无量空跌,如其后的阳线实体较大,也可以看成是变型的上升三法。

十七、前仆后继

上升跳空三法:在上升行情中,多方鼓勇向前,使股价高开高走,形成跳空阳线,随后空头全力反扑,在前一阳线实体内开盘后继续发力,股价低伏,补去前一天的跳空缺口,从而形成所谓的“上升空跳三法”。这是较为典型多头市场中的回档形态,其中的下拖阴线通常是多头以退为进,继续为拉升做准备。在本K线组合中,较理想的入货时机是最后一根阴线的下端。一般本K线组合是一种震荡盘升信号,其后股价的上升速度不一定很快,投资者可以考虑耐心捂股。

十八、一览众山

超越覆盖线或压迫线:股价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空头开始反扑,收出覆盖线或压迫线,显示股价已有调整压力。此后如出现再创新高的阳线,通常表明股价已结束调整,将重返升途。股价结束调整,再创新高,通常是强势的表现。一般而言,股价再创天价之时可能是买入时机。但本K线组合是一震荡盘上定式,投资者入货之后,应以捂股为主,避免倒差价。

股票买卖操作方法

炒股者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也需要良好的操作策略。下面,介绍以下操作方法,希望会对股民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分批买卖法

分批买卖指的是当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后,投资者开始进入股市分批购进:而当股价上扬到一定高度后,则开始将持有股票予以分批售出。

股票投资者总是希望能够在最低价买进和最高价售出。但真正能在市场上如愿以偿的投资者却为数不多。通常在股价下跌到可以入市购进时,许多投资者认为股价会继续下跌,仍然持持币待购。当股价强劲反弹上来时,又后悔莫及坐失入市良机。另外,当股价上涨到应该脱手时,还认为股价会继续上扬,而等股价下跌时,不仅卖不出好价钱,有时甚至还难以脱手。

至于分批买卖的时点,投资者最好根据一些技术分析的手段来予以确定。通常的确定方法是,当一种股票的相对强弱指标低于20时表示该种股票价格已经较低,其反弹的可能性很大,此时宜入市分批买进;而当相对强弱指标达80以上时,表明该股票的价格已处高位,其下跌可能性较大,此时可考虑将所持股票分批卖出。

分批买卖法克服了上述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和卖出的缺陷。由于分批买卖法进行的是多次买进和多次卖出,故而当股价下跌到某一低点时,投资者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予以买进,即使是买后股价继续下跌,投资者仍可陆续予以购买。同样,当股价涨至某一高点时,投资者也不会因贪心而舍不得卖出,因为即使股价继续上涨,投资者仍能通过不断卖出而获利,故而不会错失良机。

二、顺势投资法

对于那些小额股票投资者而言,谈不上能够操纵股市,要想在变幻不定的股市战场上获得收益,只能跟随股价走势,采用顺势投资法。当整个股市大势向上时,以做多头或买进股票持有为宜;而股市不灵或股价趋势向下时,则以卖出手中持股而拥有现金以待时而动较佳。这种跟着大势走的投资作法,似乎已成为小额投资者公认的“法则”。凡是顺势的投资者,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获利的几率也比较高;反之,如果逆势操作,即使财力极其庞大,也可能会得不偿失。

采用顺势投资法必须确保两个前提:一是涨跌趋势必须明确;二是必须能够及早确认趋势。这就需要投资者根据股市的某些征兆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就多头市场而言,其征兆主要有:

1.有利消息见报时,股价大涨;

2.不利消息(甚至亏损之类的消息)出现时,股价下跌;

3.行情上升,成交量趋于活跃;

4.除息除权股,很快做填息反映;

5.各种股票轮流跳动,形成向上比价的情形;

6.投资者开始重视纯益、股利;开始计算本益比、本利比等等。

当然顺势投资法也并不能确保投资者时时都能赚钱。比如股价走势被确认为涨势,但已到回头边缘,此时若买进,极可能抢到高位,甚至于接到最后一棒,股价立即会产生反转,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又如,股价走势被断定属于落势时,也常常就是回升的边缘,若在这个时候卖出,很可能卖到最低价,懊悔莫及。

三、“拔档子”操作法

所谓“拔档子”是指投资者先卖出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待其价位下降之后,再买入补回的一种以多头降低成本,保存实力的方法。投资者“拔档子”并不是对后市看坏,也不是真正有意获利了结,只是希望趁价位高时,先行卖出,以便自己赚自己一段差价。“拔档子”的动机有两种,其一为行情上涨一段后卖出,回降后补进的“挺升行进间拨档”,其二为行情挫落时,趁价位仍高时卖出,等价位跌低时再予回补的“滑降间拨档”。前者系多头推动行情上升之际,见价位已上升不少,或者遇到沉重的压力区,干脆自行卖出,希望股价回落,以化解涨升阻力,待方便行情时再度冲刺;后者则为套牢多头,或多头自知实力弱于卖方,于是在股价尚未跌低之前,先行卖出,等价位跌落后,再买回。

通常“拔档子”卖出与买回之间相隔不会太久,短则相隔一天即于回补,长则可能达一两个月之久。“拔档子”做对了,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万一做错了则吃力不讨好。通常的做法应是见好就收,以免成为压低行情,白白让别人捡便宜货。

四、保本投资法

保本投资法是一种避免血本耗尽的操作方法。保本投资的“本”和一般生意场上“本”的概念不一样,并不代表投资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而是指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因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人人各不相同,即使购买同等数量的同一种股票,不同的投资者所用的资金也大不一样。通过银行融资买进的投资者所使用的金额,只有一般投资者所用金额的一半(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规定从事卖空者在进行交易是需支付当时股票市场价格50%的保证金);以垫款买进(当然是非法的)的投资者所用的金额,更是远低于一般投资者所用的金额。所以“本”并不是指买进股票的总金额。“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则是指投资者心中主观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愿被损失的哪一部分,即所谓损失点的基本金额。

保本投资法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人的现金都是有限度的。因为它的关键不在于买进而在于卖出的决策。为了作出明智的卖出决策,保本投资者必须首先定出自己心目中的“本”,即不容许亏损净尽的那一部分。其次,必须确定获利卖出点,最后必须确定停止损失点。

比如某股票投资者心目中的“本”定为投资总额的1/2,那么他的获利点即为所持股票市价总值达到最初投资额的150%时,此时该股票投资者可以卖出持股的1/3,先保其本。然后,再定所剩下的“本”,比如改订为20%,它表示剩下的持股再涨20%时,再予卖掉1/6,即将这一部分的“本”也保下来了。以此类推,再订出还剩的持有股票的本。上述获利卖出点的确定是针对行情上涨时所采用的保本投资法策略。至于行情下跌时,则要确定停止损失点。停止损失点是指当行情下跌到达股票投资者的心目中的“本”时,即予卖出,以保住其最其码的“本”的那一点,如假定某股票投资者确定的“本”是其购买股票金额的80%,那么行情下跌20%时,就是股票投资者采取“停止损失”措施的时候了,即全身而退以免蒙受过多亏损。这就是保本投资法的关键在于卖出决策的道理所在。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经济景气明朗时,股价走势与实质因素显著脱节时,以及行情变化怪异难以估量时,操此法进行投资的人,切忌贪得无厌。

五、摊平操作法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精明的投资人,都不可避免地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如买进的时机不对,或者买进价格高了等。因此,有经验的股票投资者都必定会摒弃赌徒心理,讲求逐步操作,即任何买卖进出都不用尽全部财力,以便下档摊平,或上档加码。

下档摊平的操作方法,是指投资人在买进股票后,由于股价下跌,使得手中持股形成亏本状态,当股价跌落一段时间后,投资人以低价再买进一些以便匀低成本的操作方式。下档摊平的操作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1.逐次平均买进摊平法

即将要投入股票的资金分成三部分,第一次买进全部资产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再买进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一最后买进,这种方法不论行情上下,都不冒太大的风险。

2.加倍买进摊平法

加倍买进摊平法有二段式和三段式两种。二段式为将总投资资金分成三份,第一次买进三分之一,如果行情下跌,则利用另外的三分之二,三段式是将总投资资金分成七份。第一次买进七分之一;如行情下跌,则第二次买进七分之二;如行情再下跌,则第三次买进七分之四,此法类似于“倒金字塔买进法”,适用于中、大户的操作。

3.加倍卖出摊平法

加倍卖出摊平法是将资金分成三份。第一次买进三分之一的,如发现市场状况逆转,行情确已下跌,则第二次卖出三分之二,即要多卖出一倍的股票。这样可以尽快摊平,增加获利机会。上档加码就是买进股票之后,股价上升了,再加码买进一些,以使持股数量增多,扩大获利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