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迅速下达坚定决心的人知所取舍,取得所需也往往如探囊取物。各社会阶层、各行各业的领袖下起决心来,都既坚定又迅速。惟其如此,他们才会成为领导人。
一个人往往在年纪还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迟疑不决的习惯。一路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缺乏确切目标的恶习已渐积重难返。
拿不定主意的习惯会跟着在校的学生走入他日后选择的职业里。那是说,如果他终于真的选定了入那一行的话。一般而言,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会去找谋得到的任何一份差事做。因为他已习于迟疑不决,所以他会接受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如今有98%的人之所以做受薪阶级的工作,是因为他们缺乏谋划明确职务的坚定决心,也缺乏选择雇主的知识。
拿定主意始终需要勇气,有时需要的勇气极大。有时甚至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下了注。
38敢于做别人不愿做的事
心动为习惯的忠告三十八
记住,这世上有两种人永远在原地踏步,一种是不肯听命行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只听命令行事的人。成大事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取决于他愿意去做一些失败者所不愿意做的事。反之亦然,失败者之所以导致失败,乃在于他一直在做成功者所不愿意做的事。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未发迹前的年轻时代,曾担任过铁路公司的电报员。
有次在假日期间,轮到卡内基值班,电报机滴滴答答传来一通紧急电报,内容令卡内基几乎由椅子上跳了起来。
紧急电报通知在附近铁路上,有一列货车车头出轨,要求上司通知各班列车改换轨道,以免发生撞车的意外惨剧。当天是假日,卡内基怎样也寻找不到可以下达命令的上司,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而一班载满乘客的列车正急速驶向货车头的出事地点。
卡内基不得已,只好敲下发报键,冒充上司的名义下达命令给客车的司机,调度他们立即改换轨道。避开了一场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意外事件。
按当时铁路公司的规定,电报员擅自冒用上级名义发报,惟一的处分是立即撤职。卡内基十分清楚这项规定,于是在隔日上班时,将辞呈放在上司的桌上。
上司将卡内基叫到办公室内,当着卡内基的面,将辞呈撕毁,拍拍卡内基的肩头:“你做得很好,我要你留下来继续工作。记住,这世上有两种人永远在原地踏步:一种是不肯听命行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只听命令行事的人。幸好你不是这两种人的其中一种。”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是世界第二大个人电脑制造公司,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它的象征图案是一只缺了一块的苹果,其寓意大概是说这只苹果味道很好,已经被咬了一口,颇受青睐。然而,现在这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辉煌一时的“苹果”,却成了决策者失误的缺口的象征———它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麻烦的表现反映在世界市场上,就是它的销售份额大幅度减少,公司在1996年财政年度首季(1995年10月12日)亏损6900万美元,其股票跌到18个月来的最低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是苹果电脑公司决策上的盲目自大,闭门造车,没有顺应全球范围内的个人电脑革命的潮流。
首先是技术上的保守。苹果公司于1976年由史蒂夫·乔布斯和沃滋·湟克建立。在其初创时期,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过创新,走过辉煌。当时被人们认为“奇迹”加以传诵,被称作“硅谷的脊梁”。
这条成功之路成了“苹果人”的信条:惟有技术高,只走自己路。本来这也是正确的,在当今电脑社会中,硬件换代已经以月计算,软件换代已经以周计算,商海沉浮,各个公司齐头并进、相互竞争。首要的就是看有没有新的技术产生,但苹果公司在这条道上越走越窄,慢慢发展到后来的“惟有自己高,不愿与人交”的地步,变成了固步自封、自我封闭。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甚至对别的公司的发明创造采取藐视的态度。1990年“视窗3.0”出现在电脑市场时,苹果的管理人员讥笑它不过是“一块笨拙的废物”。
事实证明,是竞争对手先进了一步,苹果公司这种闭门自守、固步自封的做法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落后。
其次是销路狭窄。苹果公司的电脑主要适用于印刷、出版和教育领域,它本身的路子就较窄。但是,它在销售方面又很保守,它不愿把自己的技术产品转到别的公司去制作,怕削弱了自己的市场。这与IBM相对“宽容”的做法截然相反,IBM同意把自己的专利批给别家公司,这样乍看似乎减少了本公司的销量,但实际上它的产品占领了“市场地盘”。随着IBM“地盘”的日渐扩大,苹果却越来越小。
清楚地了解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是所有成功者皆需具备的条件。
39该冒险的,就不要胆怯
心动为习惯的忠告三十九
冒险精神不是探险行动,但探险家的行动必须拥有足够的冒险精神。
冒险要求的首先是要有勇敢精神,但不是盲目冒险。成功者首要的是目的明确,在目标召唤下勇敢地去做、冒险地去做。要求永远不犯错,正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改掉的是一整套的习惯。首先,遇到有小事要决定的时候,练习“快动作”。譬如说,决定看哪一部电影,写什么信,要不要买某一件外套。电影只用五分钟决定,信用一小时,外套大约二三小时。
强制自己在某一时限内作决定,决定好了就不要改变,(不要写了信又撕掉,买了外套又退回店里)。或许会觉得做这件事太莽撞,太不顾虑后果,这种想法正是问题真正所在。事情过了几天,说不定会意想不到地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
当然比较重大长远的事不能如法泡制,不要在有限的多少小时或分钟之内迅速决定婚姻、生子、投资之类的问题。不过,平时多采用快动作,可培养面临重大事项时的决断力。
许多画家就是以这个方法给自己实验求新及犯错的机会,譬如画一张平面立体感的画,三分钟内完成,假如效果好,自然很不错;假如不好,也可免得自以为完美无缺。要求永远不犯错,正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原因。就好像一封信始终不写因为还没想到恰当的措辞,万一永远想不起来,不是永远也写不成了吗?有一次,但维尔地方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制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仓来贮货。
他妻子劝说他,不要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作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安慰她道:“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甘布士的话似乎兑现不了。
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
这时,但维尔地区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的库存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
“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
在这里应当说,冒险精神不是探险行动,但探险家的行动必须拥有足够的冒险精神。所以,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都具备人类最伟大的冒险精神。没有这一点,成功与他们无缘。
然而,划时代的探险行为不是时时发生,也不是每一个冒险家都会碰到的机遇。正因为这样,日常生活中、科学实验、军事行动及工商活动等所要的冒险精神更有普遍意义,更值得人们思考、体验。
美国大亨哈默18岁接管父亲的制药厂,22岁就成为环球瞩目的大亨,其成功奥秘之一就是具有足够冒险精神。像他和前苏联作生意,当时是1921年,苏联刚打完仗,接着年成不好闹饥荒。哈默听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当时西方世界对这个红色国家充满魔鬼般的恐惧,没人敢问津,但哈默却跃跃欲试。他先和列宁做粮食生意,觉得列宁挺好,各取所需,哈默赚了一笔。后来他又果敢地在苏联投资办企业。哈默一生商业成就为人称赞,而他在前苏联的冒险成功尤其值得称道。
40优柔寡断者将一事无成
心动为习惯的忠告四十
要消除优柔寡断,你不要将各种可能的结果都用对与错,好与坏,甚至最好与最坏来衡量。所有选择的结果只是他们各自不同而已。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优柔寡断之人,他们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难以做出决定,究其原因,人们之所以优柔寡断,因为他们总希望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以为通过推迟选择便可以避免犯错误,从而避免忧虑。有一位患者去求助心理医生,当医生问他是否很难做出决定。他回答道:“嗯……,这很难说。”你或许觉得自己在很多事情上也难以做出决定,甚至在小事上也是如此。这是习惯于是非标准衡量事物的直接后果。如果当你要做出某些决定时,你能抛开一些僵化的非观念,而不顾忌什么是是非非,你将轻而易举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如果你在报考大学时竭力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则很可能不知所措,即使做出决定后,也还会担心自己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你可以这样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所谓最好、最合适的大学是不存在的。每一所大学都可能有其利与弊”这种选择谈不上对与错,仅仅是各有不同而已。要消除优柔寡断,你不要将各种可能的结果都用对与错、好与坏,甚至最好与最坏来衡量。所有选择的结果只是他们各自不同而已。例如,你到商店购买了一件衣服,当你穿给父母、朋友或孩子们看看之后,他们会表露出不同的观点,而你无法判断他们哪一个人的观点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关键一点,你自己喜欢最为重要。
如果采用自我挫败性的是非标准,你就会认识到,每当你做出一项决定时,你只要权衡选择其中的一种结果。倘若你事后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并且认识不到后悔是浪费时间,下一次你就会做出不同的决定,以达到你的期望。但是无论如何,你绝不会以“正确”或“错误”来自己做出决定。
你可能会认为,错误的思想是不好的,甚至根本不应提出来,应当鼓励正确的思想。你或许会对孩子、朋友或妻子说:“不对的话就不要说,不对的事就不要做。”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因为这种对与错、是非曲直的标准应该由谁来确定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肯定回答的问题。法律只能决定一件事是否合法,却不能决定它的对错。一个多世纪以前,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指出:“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我们所压制的是不是错误的意见。即使我们压制的是错误的意见,压制意见的做法比错误意见本身更为邪恶。”
衡量真正生活与否的标准并不在于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在做出选择之后,控制情感的能力则更为明确地反映出自我抑制能力,因为一种所谓正确的标准包含着我们前面谈到的“条条框框”,而你应当努力打破这些条条框框。这里提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将在两个方面对你有所帮助:一方面,你将完全摆脱那些毫无意义的“应该”标准;另一方面,在消除了是非观念误区之后,你便能够更加果断地做出各种决定。
本篇精要
□对于那些阻碍我们成功的恶习,我们应努力改正,并坚决摒弃,否则,它将影响我们一生的幸福。
□最好既要计划自己的活动,又善于开始一项较重要的工作,而不只是把它们按轻重缓急分分类便扔到各自的文件堆里等以后再做。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人,一个坏的习惯可以毁掉人。
□按部就班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惟一的聪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