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浩渺的宇宙
45073300000020

第20章 奇特的扫帚星

有时候,天上会突然出现像扫帚一样的天体,民间称之为扫帚星,学名为彗星。

“彗”字表示扫把的意思。彗星在古代有许多名称,主要是对它的形状的细微分别。如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天文帛书中,29个彗星图形就有18个不同名称,这些名称出现于春秋战国以前,后世多有沿用的,但主要用“彗”与“孛”来称呼。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彗星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一书中,就记载有“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据张钰哲院士推算,这是哈雷彗星于公元前613年的一次回归。哈雷彗星平均每76年多回归一次,其时体大而明,肉眼能见到。自秦始皇七年即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的2000多年间,哈雷彗星共出现29次,每次我国都有详细的记录。这么长期的记录是世界唯一的,对于研究彗星的演变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古代的彗星记录中,不仅限于哈雷彗星,也有其他彗星。据初步统计,从殷商时代起到1911年,我国的彗星记录不少于360次。古人对彗星的本质也有所了解,《晋书·天文志》中就指出:“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说明了彗星本身不发光,是太阳光的照耀而发的光,还指出了彗尾的延伸方向及长短。古代还有彗星分裂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