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动物乐园05
45064000000086

第86章 文明社会为什么还存在人咬人的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人咬人是很普通的现象。如何解释人咬人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有些专家认为,应该说咬人行为是人类情感冲动的产物。但是更多的行为专家认为,关于人类咬人行为的本质,应该从动物的类似行为中去寻找答案。

几乎所有凶猛的野生动物,都有一副尖锐无比的牙齿。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中,牙齿成了动物取食和防身的武器。与人类同属灵长类的所有动物也都嗜咬成性,从残食婴儿发长尾猴,到有病态心理的狐猴,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用牙齿啃咬食物。当人类行为学家从生物学角度,将人类作哺乳动物的一员,进行考察时发现,人类咬人的习性与动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人类也有一副牙齿,尽管不如食肉动物那样锐利,但也足以切碎坚硬的食物。在原始年代,人类的祖行也是用牙齿撕咬动物的。即使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咬人的习性依然保存了下来。

行为学家艾尔佛雷德·金西在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哺乳动物在交配时都喜欢撕咬对方。有些雄性动物,如水貂在情欲冲动时,会用牙齿刺破其配偶的皮肤。这时雌性动物非但不躲避,而且十分乐意接受这种刺激。尤其在雌性动物排卵前,更需要这种强烈的刺激。据此行为学家提出:人类咬人的行为很可能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一种习性。

不少人讨厌人类咬人的行为,而且把它归属于人类开化前的野蛮行为。但是不管如何,人类咬人行为有文明社会中依然存在。行为学家们曾意味深长地说:在几万年以后,人类会突然发现自己被裸身关在外星球的动物园里,与所有哺乳动物陈列在一起,接受外星球游客的参观。在囚笼的铁栏外面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危险,人类是咬人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