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主要分析了工业社会的基本企业形式——公司。他叙述了公司的发展,并提出公司所具有的经济化方式和社会学化方式两种模式。他认为,现代西方社会所掌握的秘密就是生产率,经济生活可以不同时成为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的竞争,每个人最终都可以成为胜利者。
现代工业生活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称之为经济化。经济化是在互相争夺的各项目之间最合理地分配稀少的资源的科学。经济化的条件是一种主持分配的市场机制,是一种适应不断变化的供求特点的流动的价格体系。但是经济化方式也存在局限性:第一,它只衡量经济商品;第二,形成“外部成本”或带来社会成本(例如污染);第三,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间出现不平衡。与经济化方式对照,还有一种社会学化方式,即以某种明确的“公共利益”观念判断社会需求。
公司作为一种统一体,一端是经济化(在其中,组织的各个方面都一心一意地变为实现生产和利润目标的工具),另一端是社会化(在其中,所有的工人都得到终身就业的保障,而使劳动力感到满意成了资源的主要消耗)。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公司正不断走向社会化的一端。贝尔指出,现代公司已失去许多传统资本主义的历史特征,公司的“含义”,或者说公司为谁所有已有些模糊不清。今天的美国人正在脱离以私人企业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社会,而走向政治上以明确规定的“目标”和“重点”来作出重大的经济决策的社会。
六、理论概念工具
贝尔在考察了已有的理论概念工具,围绕社会选择和社会计划评价这些概念工具及方法的适应性。他认为,理性和个人选择通过市场发挥作用是18世纪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代议制和利益的概念则是19世纪政治学所增加的内容。但对于20世纪后半叶来说,由于外交政策的影响、社会的“未来方向”以及“技术”决策日益增加等三个因素已过时了。现代社会是大规模社会,许多问题已不能由地方解决,必须交由全国性的社会,因此,必须考察政治结构的适应性、集中化和分散化、“公”和“私”之间的区别、公私官僚阶层结构的最佳规模等问题。因此,社会选择、社会计划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贝尔继而评述了社会结算系统(包括国民收入和产业结算、货币流量结算、全国产业间结算、国民财富结算等)、社会指标(如健康指数、犯罪指数、环境问题指数、社会地位升迁等)。
七、科技治国论决策和政治性决策之间的关系
贝尔认为,一个新型社会的出现带来了财富、权力和地位的分配问题,这对于任何社会都是中心问题。他主要探讨了科技治国论决策和政治性决策之间的关系。贝尔把1945—1950年看做后工业社会象征性的“出生年代”。他列出了“阶层划分和权力”表,分别从资源、社会活动场所、统治人物、权力手段、阶级基础、取得权力的途径等方面,对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进行了比较。他指出,在后工业社会里,专业技术是取得权力的基础,教育是取得权力的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出现的人们是科学家。但是,在一个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社会中,更多的决策必须通过政治和计划来制定,因此,政治决策仍是社会的主要决策,知识对于权力来说仍是一个从属的因素。
八、后工业社会将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结语”部分,贝尔分析了后工业社会将出现的主要问题。他首先说明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不是阶级矛盾,而是经济职能不受管束的性质。当代发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变化,一是经济职能从属于政治秩序,二是社会职能与财产相分离。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专业阶级兴起,形成“后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然后他主要分析了两类问题,第一类是科学与政治或政府的关系,第二类是实行能者统治原则所产生的矛盾。他认为,最尖锐的紧张关系是文化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前者的中轴方向是反体制的,而后者则按经济化模式和科技治国论模式来确定。这种紧张关系将成为后工业社会中的最根本问题。
经典语录
一个领域的发展有赖于理论工作的优先发展,它汇集整理出已知的内容,同时为经验验证指出了方向。
对于组织决策和指导变革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理论知识要处于中心地位。
智能技术不同于机械技术,它的着眼点不在于发明本身,而在于发现发明的方法。
《博弈论》
——朱·弗登博格(美)和让·梯若尔(法)作者简介朱·弗登博格,1978年获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学士学位,1981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1—1987年任柏克莱加州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1987—1993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93年至今任哈佛大学教授。曾担任《经济理论杂志》、《经济学季刊》、《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和经济行为》等杂志主编或副主编,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等。
他的主要著作有:《动态寡头模型》、《博弈论》(合著)、《博弈学习理论》(合著)。
让·梯若尔,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1953年8月9日出生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小镇,197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素有法国科学家摇篮之称的法国理工学院。1978年,在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后,对经济学的兴趣油然而生,他来到著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并于1981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4年至今担任计量经济学杂志副主编。同时他还是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学术委员。
他的主要著作有:《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合著)、《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公司财务理论》。
历史定位本书是博弈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博弈论发展的最高水平。本书有以下特点:第一,覆盖面广,几乎囊括了迄今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第二,关注博弈论发展的前沿,参考书目齐全;第三,深入浅出,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博弈论的了解,也可以满足爱好技术性证明的读者对博弈论精髓的把握;第四,总揽全局,将纷繁复杂的内容整理成为逻辑严密,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博弈论的总体把握。另外,作者还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为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习题。所以,本书是学习博弈论的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背景链接本书虽然写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作为博弈理论的领军人物,两位作者吸收了最前沿的理论成果。十多年来,博弈论的进展不大,因而尽管出版11年,此书一直没有进行修订,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博弈论领域前沿的教科书。
一、“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先从一个垄断定价的故事引出博弈的问题,接着简要介绍了博弈论研究的发展史以及本书的内容概要,最后还介绍了如何使用这本教科书。
二、策略式博弈与纳什均衡
写出了博弈、纳什均衡以及其他概念的精确定义,并考察了它们的特性。策略(或标准)式和扩展式是用于描述博弈的两种近似等价的方法。本章首先建立了策略式博弈和优势策略的思路,然后定义了纳什均衡解的概念,最后初步考察了纳什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三、重复严格优势、可理性化和相关均衡
首先提出了仅由参与人的理性和参与人的支付是共同知识的假设可以得出什么预言的问题,由此引出了重复严格优势和可理性化的概念,并且指出这两个概念是紧密关联的,可理性化本质上是重复严格优势的对换。然后定义了相关均衡的概念,通过假设参与人可以在他们之间建立策略选择前向每个人发送私人信息的一种相关机制,对纳什均衡概念进行了拓展。
四、扩展式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