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盛宴
45061100000019

第19章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经济学说(6)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他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主要从事哲学研究,他志向远大,立志造福于全人类。1841年获得博士学位。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并成为该报编辑。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参加正义者同盟。1848发表《共产党宣言》。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问世。

他的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历史定位《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它不仅完成了一次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而且还是一部哲学巨著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文献。它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资本论》自始至终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全书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正确地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规律。因此,它又是一部哲学巨著。

《资本论》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文献。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资本论》揭露了剩余价值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且指出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处的地位及其历史使命。

《资本论》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求解放的指路明灯。《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是无产阶级及其广大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不但为无产阶级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性,而且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求解放的道路。

背景链接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这个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英、法、德等国家先后占据了统治地位。英国产业革命的完成,把资本主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使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推进到机器大工业时期。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开始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历史的舞台。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结果,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充分地暴露出来,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日益激化。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此起彼伏地爆发了,1831—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5—1842年的英国工人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都标志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然而,在理论战线上,无产阶级还没有取得自己的阵地。资产阶级的思想严重地妨碍工人运动的开展。从政治经济学这方面讲,那些为资产阶级所豢养的经济学者,掩盖资本剥削,提倡阶级合作,极力为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诡辩。至于当时形形色色的所谓“社会主义”者,不仅没有一个能够阐明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找到能够成为创造新社会的阶级力量,反而寄希望于资本家发善心。所有这些资产阶级思想,都阻碍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的斗争利益要求批判这些思想,并且要求总结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建立为自己服务的革命理论。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马克思亲自参加革命的实践活动,进行了革命的理论创造。《资本论》就是为了这一战斗任务而产生的。

内容简介

《资本论》共分四卷。第一卷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阐述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阐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论述剩余价值理论,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

一、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是从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过程中抽出来的直接生产过程,阐明了商品和货币的基本原理,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价值增值和资本积累等问题,揭示了资本关系的产生、发展直到灭亡的历史趋势。

在第一篇中,马克思从分析商品这个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成开始,论述了商品和货币的本质,提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这一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讲的商品是单个的,是作为资产阶级财富的元素形成,这个元素形成是一个矛盾体。商品的内在矛盾表现为外部的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对立运动,并人格化为商品所有者在交换过程中的矛盾。货币便是这个矛盾的产物。第二讲的交换过程,就是普通商品转化为货币商品的过程,就是货币的形成过程。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但又不同于普通商品,不同之处在于,货币商品具有一种由它的特殊社会职能所产生的使用价值。集中论述货币的这些特殊的社会职能。由于货币的存在,商品交换运动就表现为商品流通,所以货币与商品流通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第二篇至第六篇中,马克思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工资等问题,总之,系统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抗关系。

第二篇主要是围绕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这一中心而展开的。马克思采取了从形式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他首先分析作为资本流通的运动形式和作为商品流通的运动形式的区别,指出资本作为一个运动,它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价值的增值。在这里,马克思阐述了劳动力价值的来源及劳动力使用给货币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深刻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一种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历史阶段中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质,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这个过程,从生产力上讲,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另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上讲,则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或价值增值过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生产出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划时代的功绩”。马克思又根据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第一次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说:“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值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的”。同时,马克思分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通过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价值,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另一种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价值,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适合的技术基础,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作出预测。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工资的本质。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但在工资形式下,好像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并且工人得到了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把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掩盖起来了。马克思通过分析工资的真相,从而全面地阐明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

在第七篇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的对立运动,从而也说明了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所产生的影响。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变化所造成的影响,阐明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概括地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过程和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

二、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由第一卷到第二卷,反映资本运动由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但这里研究的不是单纯的流通过程。而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统一的流通过程。这个流通过程,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过程。这一卷包括三篇。第一篇研究的是单个产业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的形态变化指资本在运动中顺次采取的三种形态:首先以货币资本的形态出现,在流通过程中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然后进入生产过程,于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形态。生产的结果形成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形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出售,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又回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资本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指资本在不断地从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再从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的经历中,从一个出发点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通过对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的分析,说明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资本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

考察单个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即资本周转过程。在这里,马克思从资本周转的角度对资本重新进行了划分。全部可变资本和价值一次转移完毕的不变资本部分(如原料),表现为流动资本,不变资本的其余部分表现为固定资本。这种划分对分析资本周转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马克思还从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角度区分了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劳动期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劳动期间必然和生产时间完全一致,由于产品的性质和制造产品的方式的制约,在生产时间中往往发生劳动期间的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期间就短于生产时间。生产时间中的非劳动期间,除了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以外,还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通过各种途径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从而加速资本周转时间,对于提高资本的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为数众多的单个资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运动中联系着、交错着,互为前提,互为条件。这种互相联系、互相交错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这种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本质上是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运动。马克思在批判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关于再生产的重要结论。他把社会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马克思通过考察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提出了简单再生产的公式,其表明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的可能性的条件。简单再生产为扩大再生产创造物质基础,从简单再生产过渡到扩大再生产,要求第Ⅰ部类的生产即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表明社会总产品是否能顺利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各生产部门是否按客观的比例进行生产和交换。

三、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