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不知的世界常识全集
45060300000026

第26章 美丽的地球——亚洲(6)

“东道主”的本意是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它源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据此文载: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国外。经过郑国时,郑文公招待他很不礼貌。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联合围郑。郑文公派遣老臣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烛之武抓住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穆公评析舍郑对秦有利,灭郑对秦有害的道理。他说,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进攻郑国让它存在,让它做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当时郑在秦的东方),贵国的外交官经过郑国时,如果资粮不足,郑国可以供给,我看对您也没有什么坏处。烛之武能言善辩,析理透彻,他认真分析了秦、晋、郑三国的形势和利害关系,最后终于说服了秦穆公,使秦郑结成了联盟,解除了郑国的危难。后世就把“东道主”作为“主人”的代称。以后人们又把招待客人叫“作东”,把房屋的主人叫“房东”,还由“东道主”演变为“东道国”等。

孔雀为什么会开屏

孔雀是世界上有名的观赏鸟。它的老家在南亚,欧洲的孔雀是由印度传过去的。

孔雀家族有两种成员。一种是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和东南亚的中国孔雀,又叫真孔雀或绿孔雀;另一种是生活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印度孔雀,又叫蓝孔雀。中国孔雀和印度孔雀的样子差不多,只是中国孔雀的外型稍小一点。但它们头上的羽冠不一样,中国孔雀的羽冠像一把突起的镰刀,而印度孔雀的羽冠像一把展开的折扇。

从前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长着漂亮羽毛、会开屏的孔雀,一定是孔雀公主。事实却不是这样。

雌孔雀跟雄孔雀站在一块儿,很不相称。雌孔雀全身的羽毛是灰褐色的,点缀着不规则的暗色斑纹,像是个灰姑娘。而雄孔雀则像个漂亮的白马王子,它头上长着6~7厘米的羽冠,面部露出金黄色和天蓝色的色泽。在丰满的绿色羽毛上,镶嵌着黄褐色的横纹,特别让人喜爱的是它那像裙带一样整齐的尾羽,每枚尾羽上都有宝蓝色的眼斑依次散列着,两边分披着的小羽枝,像一根根金绿色的丝带,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被人称作“天使的羽毛”,跟传说中的凤凰羽毛比起来,一点儿也不逊色。

凡是到动物园游玩的人,都会被雄孔雀华丽的羽毛所吸引,特别是雄孔雀开屏的时候,只见它展开漂亮的尾羽,如同一把巨大的碧纱宫扇,又像是一面锦缎般的屏风,更加吸引游人的注意。

孔雀为什么要开屏呢?

有的动物学家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先了解孔雀在什么时候开屏最多。

每年的4~5月间,是孔雀开屏最多的时候,同时也是孔雀的繁殖季节。德国动物学家梅克肯定地断言,孔雀开屏是求偶的需要。通过对孔雀生活习性的长期观察和研究,他曾不止一次地发现,每到繁殖季节,雄孔雀的羽毛就会焕然一新,在山脚下开阔的草丛或者小溪旁,竖起美丽的尾羽,然后展开自己华丽的彩屏,紧紧跟随在雌孔雀的身后,得意洋洋地走来走去,而且还不时翩翩起舞,向雌孔雀求爱。我国的动物学家也认为,雄孔雀的这种动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动物本身生殖腺分泌出的性激素刺激的结果。随着繁殖季节的过去,这种开屏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了。

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孔雀开屏以后,张开的尾羽上有许多艳丽的“眼点”,是用来迷惑、吓唬敌人的,这样一来,孔雀就不容易被敌人捉住了。他们指出,孔雀开屏的目的,就是告诉要捉它的敌人:“我可不是一般的鸟,不要打我的主意。如果敌害被它的形象迷惑住了,雄孔雀就会趁这个机会逃走。

我国的动物学家也认为,游客鲜艳的服装和大声谈笑,也可以刺激孔雀,引起它们的警惕和戒备。这时候的孔雀开屏,也是一种示威、防御的动作。

到现在为止,这两种观点还在继续争论之中,孔雀开屏到底是什么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

万蛙聚会之谜

每年冬春时节,在南岳衡山的广济寺的冰雪世界里,都要出现奇特的万蛙聚会。

广济寺位于祝融峰下,群峰环绕,古木参天。一年一度的石蛙聚会就发生在寺前的水田中。

立春前后,成千上万的石蛙纷至沓来。有黄色的、褐色的,也有黑色的、棕色的。有的大如小碗口,有的则小似大花生。起初时或成团嘻戏,相互调情;或首尾相咬,围成圆圈;或前呼后拥,摆成长龙。然后蛙盖蛙,层层堆叠,形似宝塔,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最高者达1米左右。

万蛙聚会时会产出大量蛙卵。蛙卵如黄豆般大小,密密麻麻、弯弯曲曲地摆列成一条条长线,像蜘蛛网一样布满水田。南岳一年一度的万蛙聚会,多则半个月,少则好几日。然后,万娃就会突然在一夜之间散去,留下满田的蛙卵。到阳春三月,蛙卵便开始孵化。冰天雪地的高山田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蛙会奇观?这又是一个尚待揭开的谜。

你听说过会上树的鸭子吗

人们常用“赶鸭子上架”这句话形容强迫某人去做根本办不到的事,因为鸭子根本不会上架。于是人们自然会说:“鸭子不会上架,哪还能上树呢?即使野鸭会飞,但也是在江河湖泊中生活呀!从没听说鸭子还会上树的。”

鸭子不会上树,这是一般的情况,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我国长白山地区就有一种会上树的鸭子,叫做“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稀有珍贵鸟类,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黑龙江北部的小兴安岭,东部的镜泊湖和吉林省长白山地区,都有中华秋沙鸭的足迹,冬季时中华秋沙鸭越冬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的江河与湖沼中。雄中华秋沙鸭的嘴细长,鼻孔位于嘴峰中部,头上有长长的一对冠羽,好像姑娘扎的一对辫子。整个头和上背均为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腹为白色。两翅上各有一白色翼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鳞状斑纹,因此又叫“鳞肋秋沙鸭”。雌中华秋沙鸭体型要比雄性略小,羽色也不同,头部和颈呈棕褐色,背部为蓝褐色。

由于中华秋沙鸭属稀少物种,所以一般很难见到,要对它进行细致、深入地观察就更困难了,因此有关中华秋沙鸭的生态习性一直是不解之谜。直到本世纪60年代初,我国动物学家才揭开了中华秋沙鸭的秘密,原来它竟是一种会上树,在天然树洞中繁殖的鸭子!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是一种夏候鸟,每年3月末,它们从南方飞往北方,在长白山茂密的原始森林的河流中生活。它们都是很好的“潜水运动员”,小鱼、虾和水生昆虫都是它们的食物。每天早晨3点多钟,天还没亮时,它们就开始活动,直到天黑才停止活动。

中华秋沙鸭通常一雄一雌,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也有个别的一雄多雌。雄的在一起时,常常发生激烈地争偶斗争。中华秋沙鸭的巢设在混交林中小溪边上的大青杨树洞中,距地面高度一般在2米以上。巢中除树木本身的碎木屑外,其他就是中华秋沙鸭本身的羽毛和少量杂草,条件极其简陋。中华秋沙鸭每窝产卵10~12个,卵白色,光滑无斑,平均大小为63.25×45.91(毫米),重量61.9克,和较大的鸡蛋差不多。

雄鸭交配后即“离家出走”,孵卵和哺育后代的任务全由母鸭承担。母鸭孵卵时每天只趁中午气温高时去找一点吃的,不到1个小时就匆匆忙忙赶回来。每次离开时还要从自己身上拔下一些绒羽,严严实实将卵盖好。在孵卵后期,母鸭甚至整日整夜不离巢;什么东西也不吃。这时候,你即使在树下敲锣打鼓,放鞭炮,甚至上树去捉它也不飞走,真是为了下一代连命也不顾了。

在母鸭的精心孵化下,经过35天后,一个个小生命终于破壳而出,来到这个大千世界。

中华秋沙鸭属于早成性鸟类。小鸭出壳后即已睁眼,全身长满了金黄色(间杂着一些黑色)的绒羽,并能鸣叫和跳跃。小鸭行动敏捷,不仅善于潜水,而且善于匿藏,一遇到危险就像一支箭一样,逆流而上,激起一道波纹,十分壮观。

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特产的稀有鸟类,目前已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断板龟力斩毒蛇

我国湖北有一种奇特的板龟,它腹部的龟甲中间有一道能开能合的裂缝,所以又叫断板龟,断板龟就是用它背上的这条裂缝来捕食的。

断板龟捕食时,张开龟甲上的裂缝,仰面朝天躺着,身上还散发出一阵阵腥味。那些贪吃的毛毛虫、蚂蚁、蜈蚣纷纷赶来,挤满了裂缝。断板龟突然合上裂缝,把那些贪吃者夹死在缝中,供它自己美餐一顿。

捕食毛毛虫等,对断板龟不过是小菜一碟,更精彩的是它巧计斩毒蛇。断板龟见一条1米长的银环蛇朝自己方向游来了,它就“故伎重演”,又摆出了上述架势。银环蛇刚游到它跟前,脑袋就被夹住了。蛇不甘束手就擒,就使出了自己的绝招,把蛇身拼命往龟身上缠。断板龟毫不惊慌,任蛇缠绕,越缠越紧,蛇身变得越来越细。断板龟感到时候差不多了,暗中先聚一股内力,然后猛然发“功”,撑开断板,蛇身即被崩断成几截。这时断板龟翻过身来,尽情地享用蛇肉。

青蛙大战之谜

1970年11月7日,在马来西亚森吉西普的一处大泥潭里,发生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景象:成千上万只青蛙你撕我杀,声震四方。这场蛙战足足打了一个星期。这种奇怪的青蛙之战,引起了马来西亚大学动物系专家的重视,他们立即决定对这一非常事件进行调查,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这里早已偃旗息鼓,见到的只是水中的无数蛙卵和遗尸遍野的死蛙。

在我国,也发生过群蛙大战的场面。1977年广州市郊春夏久旱,直至9月初才下了一场大雨。雨后的第二天,在近郊公路旁的一个水坑里,数百只青蛙叫声大作,有的在水面追赶,有的用前肢打架,也有的十几只抱成一团,相互搏斗。搏斗的结果断肢残臂,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1979年10月下旬,贵州省某地一块水田里,竟有上万只青蛙搏斗,蛙声齐鸣,响彻山谷。

1981年4月中旬的一天黎明,一场暴雨过后,湖南省会同县城郊河边的一块浅水田里,上千只青蛙展开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搏斗。开始时,只有几十只对战,后来参战的青蛙越来越多,战场也越来越大。它们有的两只追打,有的四五只群战,有的十多只抱成一团,你撕我咬。交战的青蛙发出短促急切的叫声,像是擂鼓助阵,又像呼叫援兵,四周青蛙闻声源源而来,从清晨时许起一直闹到晚上7点多,最后因为一个小孩扔下一块石头后,青蛙们才各自罢战而逃。

1983年6月4日凌晨,湖南省醴陵县大障乡石冲村出现了一次泥蛙聚会的奇观。这次聚会是在四个村连片种植的杂交稻种秧田里进行的。

为了揭示青蛙大战等自然奇景的秘密,美国史密逊博物院于1956年专门成立了“短暂现象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虽然只有6名职员,可是分布在185个国家、岛屿和地区的2800多名科学家却是该中心的通讯员,至今已经报告了1000多宗事件。

动物学家调查研究后认为:青蛙“打仗”是蛙类“群婚”、繁衍后代的一种特殊现象。

一般说,在我国南方1至10月,在北方4至8月,是青蛙的生殖季节,在这个期间,特别是雨后第二天清晨,常会看到成群青蛙聚集在池塘、水田里,“呱、呱、呱”的歌唱声中,便是青蛙在争鸣求偶。此时,雄蛙显得格外活跃,常游于水面。时还搂抱其他雄蛙,或双双争抱,好像打架。当雄蛙抱上雌蛙后便不再鸣叫,只见雄蛙的前腿紧紧地搂住雌蛙的胸侧,雌蛙即背着雄蛙钻入水中。

在风调雨顺的年头,由于水源充分,蛙类争鸣求偶的现象比较分散。但如遇久旱无雨的年头,限于水源不足,蛙类本着寻觅水源的习性,从各方汇聚到有水的池塘或水田里,如果碰上大雨以后的隔天清晨,可能就会出现成千上万只青蛙大汇聚的奇异景象。有时青蛙还会在“群婚”中死得不明不白,那很有可能是,叫声引来了若干蟾蜍,蟾蜍皮肤分泌一种毒素,遂使青蛙中毒而死。

你知道会“飞”的“青蛙”吗

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的热带森林中及我国西南各省,生活着一种能在树间滑翔的蛙,人们称它们为飞蛙。

飞蛙的样子和我们常见的青蛙、蟾蜍等不太一样,它的脚趾大而长,趾端有很大的吸盘。它能利用吸盘的吸附作用在树干上轻巧地爬行,不至于滑落到地面上。

飞蛙滑翔时,能把趾间的膜张开,像大纸扇一样扇动起来,用以增大空气的阻力,保证自己从一棵树上滑翔到另一棵树上,或者安全地降落到地面上。后肢除了协助前肢扇动空气进行飞行外,也起到了舵的作用,只要把后肢转动一下,它就可以随意飞向另一个方向。

它们的肺在飞行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当飞蛙要飞行之前,总是先用肺吸足空气,使体积增大,相对地减少重量,飞行起来就更轻便了。

飞蛙的生活习性与猫头鹰相似。白天贴在树皮上睡觉,很少活动,当夕阳西下夜幕来临时,它们便活跃起来,在树干上爬行或在树间滑翔,追捕那些可作美餐的昆虫。由于它们长期生活在森林里的树上,所以体色变成和树叶一致的绿色。这样一来,既可以逃避敌害,又不容易被各种昆虫发觉,防敌利己,十分方便。这种和环境相似的颜色叫保护色。

你知道动物的“势力范围”吗

凡是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都知道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禁圈来保护唐僧的故事,妖魔鬼怪无法进入圈里,唐僧等人坐在圈里安然无恙。这样的保护圈有的动物也会应用。

在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生活着一种既像紫貂、又似黑熊的动物,这就是貂熊。它有一个异乎寻常的本领,每当饥饿时,它会用自己的尿在地上撒一个大圈,凡是被圈入圈中的小动物如中魔法,竟不敢越出圈外,只能呆在圈内一动不动,乖乖地等待貂熊来捕食。更为奇怪的是,圈外的豺狼虎等野兽,也不敢撞入圈内。因此这个“禁圈”具有了捕食自卫的双重职能。

然而,貂熊的尿液中究竟含有什么成分?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魔力?至今还是个谜。

科学家们发现,从脊椎动物的鱼、鸟到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画圈本领。

雄性棘鱼平时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棘鱼繁殖时期,它们的性格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一条雄棘鱼会撵走附近的其他雄棘鱼,把周围适当场所圈占,成为“圈主”,并在其中筑巢。若其他雄棘鱼游近时,对圈占界线监视甚严的这条“因主”便立刻竖起背脊上的棘,迎上去决斗,以捍卫自己的“领土”。格斗是在圈占的边界附近进行的,“圈主”很少游过边界进行追击,不过并不是所有棘鱼都不能进入圈内,画圈的雄棘鱼只攻击外来的雄鱼,而对外来的雌性棘鱼却格外欢迎,它们能友好相处,从不攻击,真是典型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有人曾目击一条1米多长的麻蛇顺着葡萄藤滑行而来,这时一只黄鼠狼突然窜出,绕蛇一圈,然后退去,蛇立即停止滑行,呆在原地吐舌头。几分钟后,5只黄鼠狼相继窜来,各叼一段蛇肉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