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神秘的城堡文化
45052800000007

第7章 伦敦塔

伦敦塔是一座具有900多年历史的中古建筑,它坐落在伦敦城东南角的塔山上,南临泰晤士河,是伦敦的闹市之一。

征服者威廉一世(公元1027~1087年)为镇压当地人的反抗和保卫伦敦城,于1078年开始动工兴建伦敦塔,历时二十年。后来,历代王朝又修建了其他建筑物,使伦敦塔既有坚固的兵营堡垒,又有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有天文台、监狱、教堂、刑场、动物园、小码头等建筑。

伦敦塔名为“塔”,实际是英国罗马风时期(公元1086~1097年)的一座城堡式建筑。按最初规划,它建置在罗马时期的旧城墙内,后经扩建,其国界向东延伸,越出旧城墙之外。现在的伦敦塔包括壕沟在内,共占地18公顷。

作为一个防卫森严的堡垒和宫殿,英国数代国王都曾在此居住,国王加冕前住在伦敦塔则更成为一种惯例。伦敦塔还是一座著名的监狱,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关押在这里。此外它还兼作皇家制币厂、档案馆和皇家天文台,并作为一处重要的军火库使用了几个世纪之久。从13~19世纪,伦敦塔还兼作皇家动物园,即现在伦敦动物园的前身。

伦敦塔曾是英国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要塞。整个要塞由两道防御围墙围合,外部围墙由忏悔者爱德华一世建于公元1275~1285年,最初是一圈低矮的墙体,墙外缘以一道沟堑形成一道屏障。矮墙即可作为掩体,又不遮挡内墙后面和塔楼内的卫兵瞄准和射杀敌人。沿墙设有6座碉堡,东北和西北角为圆形的棱堡,可以居高射杀壕沟外的目标。南面临河设有塔门,跨于壕沟之上,塔门有雉堞和箭孔,巡视和控制着河道。内墙较高,沿墙设有13座碉堡,构成第二道防御屏障。碉堡凸于墙外,卫兵可居高临下俯视墙外每寸土地,并可抵御来自任何方向的攻击。这些碉堡战时用于防卫,平时则作为住房,每座碉楼都分作两层或三层,房间均很宽敞。

伦敦塔的入口通道设在西南角,人们需先进入位于壕沟外缘的一座碉楼,经过一座桥梁再进入位于堤梁上的米德碉楼,然后再跨过一座桥梁,继而通过壕沟内缘的贝瓦德碉楼,才能进入外墙防御区内。贝瓦德碉楼是三座入口碉楼最关键的一座,是入口防御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从米德碉楼到贝瓦德碉楼设有多种防御措施,如堤道上设有吊桥,碉楼上开有射孔,除大门之外还增设了两道吊闸门等。现在除吊桥和里道闸门无存外,其他防御设施还保存着。若想进入内墙防御区还需绕至南面通过布拉底碉楼,它是内外防线的联系枢纽和通道。

伦敦塔最重要而且最古老的建筑是位于要塞中心的诺曼底塔楼,它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因其是用乳白色石块建成,故又称白塔。白塔因系主人居住与守备部队进驻之所,所以最为坚固。楼高27.4米,东西长35.9米,南北长32.6米,底部墙厚4.6米,顶部厚3.3米,双层墙壁,窗户很小,用坚硬粗糙的毛石砌成。塔楼四角外凸,耸出四座高塔,高塔三方一圆,在角隅设有螺旋楼梯,通达顶层。白塔楼分为三层,设有胸墙和雉堞,四角小尖塔覆以葱头形小穹顶。白塔的建筑可以说是彼时的典型,最吸引人的也许是其中的圣约翰小礼拜堂,这是一座小型的仿罗马式教堂,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所需要的,也供领主召开私密性会议之用,因为这里不会有家臣出入。总之,整座建筑宛如一座巨型堡垒,从12世纪到17世纪,这里一直是英国国王的主要城堡之一。

当初在设计伦敦塔时,没有考虑将它作为囚禁犯人的监狱,因此在建筑白塔时没有考虑在塔内设置囚室。但白塔动工后不久,由于伦敦的几处监狱人满为患,不得不将一部分犯人囚于这座白塔的地下室内,最多时里面竟关押了1700名犯人。这以后常有犯人被押解至此,伦敦塔也就逐渐成为国家监狱。在整个要塞西南角的外城墙下有一道水门,是要塞唯一的入口处,犯人经法庭判决后押入伦敦塔囚禁,必须经过泰晤士河,经这道水门方能进入,故这道水门被称做“叛逆者之门”。

伦敦塔建成后的几百年间,有成千上万不幸的人经过“叛逆者之门”被押入塔内囚禁,其中不乏自愿陪同丈夫坐牢的女性。这些人的下场都很悲惨,翻开存放在塔内的囚犯档案,会发现其中有不少是显赫一时的名人。

伦敦塔所处的要塞内有一块绿树掩映的草坪,孰不知英王理查三世正是在这里开了在伦敦塔处决犯人的先河。那是1483年8月,理查三世在伦敦塔召开的一次王室例会上突然宣布赫斯汀爵士犯有叛国罪,并下令将他立即拉出去,到草坪上斩首。赫斯汀爵士的头颅就埋在伦敦塔小教堂的地板下,一个世纪以后才被移往墓地与他其余的遗骨埋在一起。

1509至1547年在位的英王亨利八世在伦敦塔处决过许多人,包括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乌托邦”的鼻祖托马斯·莫尔和王后安妮。托马斯·莫尔因反对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拒绝承认亨利八世为英国最高宗教领袖而被囚禁在伦敦塔内达15个月之久,最后于1535年7月被送上了伦敦塔的断头台。亨利八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王后因为没能给亨利八世生个儿子而受到责难,进而遭贬,最后亨利八世竟指使贵族法庭以通奸罪判处安妮死刑。行刑前,安妮王后请求用剑刺死她而不要用斧头砍死她,亨利八世痛快地满足了她的这一要求,专门派人到法国找来了最好的剑手。安妮王后临死前平静地对她的朋友说:“我很高兴保全了我洁白的脖子。”

伦敦塔的另一个著名囚犯是沃特·雷利,他是一个狂妄自大的贵族,1603年因卷入一起推翻国王詹姆斯一世的阴谋事件而被投入伦敦塔囚禁,一关就是13年,但其中大部分时间他是在比其他犯人豪华舒适得多的条件下度过的,他的妻儿甚至获准来到狱中与他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沃特·雷利在伦敦塔的花园里种植烟草,把圈养动物的笼舍改造成化学实验室,还利用空余时间撰写了一部《世界史》。1616年,他机智地凭三寸不烂之舌竟说服詹姆士一世不计前嫌,让他率领一支探险队去南美洲寻找金矿,以此立功赎罪。不幸的是,雷利两手空空地回到了伦敦塔,这下就再没出来,最终在此丢了脑袋。由于雷利的戏剧性经历,现在“雷利显形”表演成了伦敦塔最吸引人的游览节目之一。

伦敦塔的士兵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他们又被称作“吃牛肉者”。这个绰号起源于17世纪70年代,那时为防止有人在国王的饭菜里投毒,伦敦塔的卫兵在每顿饭前都要为国王代尝饭菜,所以得了此名。1550年,英王爱德华五世下令组建由200人组成的伦敦塔卫队,将他们训练成精锐的皇家卫兵。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伦敦塔卫兵以王室保镖自居,纪律逐渐变得松弛起来。1826年威灵顿公爵入主伦敦塔后,下令对这支已成为乌合之众的军队进行改造。他宣布伦敦塔的卫兵必须是立过功,勇敢无畏,有道德修养的人。今天的伦敦塔士兵均是由服役22年以上,得过品行优秀奖章的高级军士充任。他们既是卫士又是导游。

伦敦塔卫兵至今仍穿着传统的猩红色都铎式制服,戴高高的黑色熊皮帽。夜间,他们背着自动步枪在黑色的木制岗亭附近巡逻放哨,对每一个过往的人查问口令,这是伦敦塔最奇特的趣事之一。每晚快到10点时,卫队长沿用700年不变的夜间锁门方式,提着灯笼去锁要塞内各扇大门,站岗的卫兵总要对走来的卫队长喝问:“站住!谁在那儿?”只听卫队长用低沉的声音喊道:“钥匙!”“谁的钥匙?”“伊丽莎白女王的钥匙。”这套一问一答的口令吸引了很多游人,他们专门在夜间来观看锁门这一幕。

伦敦塔卫兵的主要职责之一便是看守英国王权的象征物——皇冠和权杖。为安全起见,英国历代国王的皇冠和权杖都存放在位于要塞东北角的马丁塔楼内,因为这里离“叛逆者之门”最远。这些皇冠和权杖中有不少是世上珍品,如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制作的“帝国王冠”,上面镶着3000多颗宝石;还有一根嵌有一颗重530克拉宝石的权杖等,均是英国的国宝。

伦敦塔内流传着一些有关冤魂幽灵的可怕故事,令人毛骨悚然。据说,在伦敦塔的底部埋着15世纪时两位年幼王子的尸骨,托马斯·莫尔和大文豪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都指控杀害这两位王子的凶手是他们的亲叔叔,爱德华四世的兄弟理查三世。说理查三世为了篡夺王位命令他的心腹把两个孩子闷死在伦敦塔内,而191年后果然在伦敦塔的地下室内发现了两具小孩的尸骨。人们相信他们屈死的冤魂仍在伦敦塔内游荡,称他们为“宝塔内的王子”。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可怜的安妮王后,她经常被看到穿越城堡内部的那块草坪,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诉说她的冤情。

在伦敦塔内饲养珍稀动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亨利三世国王,当时他命人寻来花豹和北极熊在塔内饲养。这以后,伦敦塔内喂养的动物品种越来越多,其中便包括渡鸦。

渡鸦在英国是一种受保护的黑色食肉鸟类。在伦敦塔内有一套专门喂养渡鸦的程序。关于渡鸦有个古老的传说,说渡鸦如果一旦离开伦敦塔,伦敦塔就会倒塌,王朝也将随之垮台。为此,人们对渡鸦倍加爱护,生怕得罪它而给自己带来厄运。为防止渡鸦飞出伦敦塔,饲养人员在专家指导下给每只渡鸦修剪翅膀,这样它们就只能在塔内扑腾了,所以现在人们把渡鸦戏称为伦敦塔内“最后的囚徒”。虽然做了防范工作,但仍有意外发生。前几年曾有一只渡鸦顶着大风飞出伦敦塔,着实让伦敦市民虚惊了一场,幸而后来找到它,才让人们如释重负。

雄伟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使伦敦塔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而它那些说不完的故事更使它在岁月流逝中愈来愈有魅力。